肥子 wrote:
想請教阿福大較低的...(恕刪)
你確定不是仿品嗎??
就我對國內汽車業,鋁圈業我不熟!
但周遭不少是國內做鋁圈業者。
真要說能做到汽車中心廠原廠等級的,國內在台灣最大的就六和機械!
沒是廠車規的,他們也不屑做了吧!!



其他的,國外馳名的像OZ
OZ一咖就得萬把多~
18"要找到牌價低於15000~16000的,有這麼低的行情嗎!

說穿了~
有沒有廠車繁複的安規驗測~便會是鋁圈售價的成本關鍵!
18"一咖上好的鍛造圈,通常得要到18000~26000"以上"。
價格過低,就很難有足夠的驗測條件,這是相對應的!
跟空力套件一樣。
山寨件真的爆多!車友自己要多方確認真偽!
另外~
從車廠工程角度來談車,我不吃輪上荷重這碼子事!
或煞車制動得要多活塞這檔子事!
但減輕荷重和多活塞~都有助於基本型車款提升就是。
但不是我們盲目跟從,這完全是兩回事!
前者除非我們有下大鵬灣,不然以台灣的靈修公路,都無用武之地,鋁圈安全永遠應該擺在第一順位,多重3~4公斤和減少3~4公斤,上了靈修公路,下雨天龜80以下,一樣廢,台灣就沒這樣的環境咩,這陣子新聞還在報說交通部還要再修下速限,V6都是浪費嚕,V8都是怪物,根本沒地方能合法的噴。

鋁圈一定要優先考量用車安全性,通常改圈的人,肖想的就跟上晶片一樣少幾匹馬力的精蟲作祟!

安全和車輛健康穩定性都丟腦後邊!
鋁圈強度不足,輕量化鋁金材質差,密度不足,中間空心偷重,是鍛造圈最常見的劣品!
輕,就早往生,不是開玩笑的!
鑄造圈18"正常重量都在12~13kg跑不了,為何Porsche保時捷知名改裝品牌SpeedART,一咖21~22"鋁圈仍然多數採用鑄造單顆19~21kg鋁圈,也沒再盲目追求輕量化!這些車友可以多方咀嚼!
擋人財路的缺德事,還是別找我當黑臉啦!!

後者多活塞卡鉗,我們也不用多想,BMW M3可以說歷代都堅持單活塞卡鉗,並不見得多活塞功率就比它強!
廠車的驗測都是國際最嚴苛的測試標準,為何國際知名車款也這麼設計,都有固中原理在。
鋁圈建議首重還是安全擺第一,輕量化則附帶價值!這就是我推薦原廠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