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擁有缸內直噴渦輪增壓引擎的各位

前一代ecoboost 2.0鑄鐵版本是開放式水道open deck,但由於鑄鐵材質太硬沒啥災情。

雙渦流2.0改鋁合金本體,當然改closed deck,封閉水道能沖掉應是水箱破損散熱液流光過熱導致。

1.5T四缸沒什麼不好的,只是歐洲人喜歡三缸環保,歐福就換三缸。前一版鋁合金缸體加開放水道若沒有積油問題穩穩開出事機率極低。

美國人喜歡2.0T四缸是一定的,天性奔放不愛省油。



https://www.motorreviewer.com/engine.php?engine_id=134





第二代Twin-Scroll 2.0 EcoBoost引擎
新雙渦2.0升EcoBoost發動機於2015年的福特Edge首次亮相,與前代的2.0 EcoBoost open deck鑄鐵版本相比,工程師主目標:引擎響應更加靈敏愉悅,且在福特的[AWD應用]具有更好的性能和燃油效率。

新版本(雙渦流2.0 EcoBoost)幾與以前的發動機無共用零件,但為鼓勵米國全民公測,仍使用相同的名稱生產,而舊發動機逐漸在所有車輛中替換。

新2.0配備新的[鋁製氣缸體]和經過重新設計的[鋁製氣缸蓋],並帶有針對[博格華納]雙渦管渦輪增壓器進行了優化的[集成排氣歧管]。來自汽缸2和3以及1和4的廢氣分別進入渦輪增壓器的每個渦管,大幅減少達到完全增壓所需時間。新的渦輪增壓器還具有[主動式廢氣旁通閥],以精確控制增壓和扭矩水平,但由於博格華納提供排氣歧管加雙渦輪渦輪total solution因此成本偏高。此外,新2.0升EcoBoost發動機具經改進的噴油器,更精確燃油輸送,鍛鋼曲軸,新活塞,更高的壓縮比(10.0:1對9.3:1)和主動油控制系統。雙渦流2.0發動機也比以前的發動機輕10磅(約4.6kg)。

第一代2.0L EcoBoost引擎

該發動機具有高壓壓鑄鋁“ Open-Deck”式氣缸體,並在模腔材料中模製有高強度鋼套。發動機缸體配有“鑄鐵”曲軸和八個配重,五個主軸承(直徑為52毫米)和帶阻尼的前輪。活塞裙邊上還有鍛鋼“ I型梁”連桿和帶有低摩擦塗層的鋁製活塞。發動機缸體具有用於冷卻噴油嘴的活塞。在缸體的頂部,有一個帶有雙頂置凸輪軸的鑄鋁氣缸蓋。根據市場和應用情況,2.0升GTDI發動機具有集成在氣缸蓋或帶有單獨排氣歧管的常規氣缸蓋中的水冷排氣歧管(與渦輪增壓器一體製造)。每個氣缸有四個氣門-兩個排氣門和兩個進氣門(總共16個氣門)。發動機的進氣門和排氣門具有可變正時(福特的Twin獨立可變凸輪正時或Ti-VCT)。進氣和排氣凸輪軸由單排正時鏈條驅動。

2.0升EcoBoost具有高壓汽油直噴燃油系統。每個氣缸都有一個7孔噴油器,可將燃油直接噴入燃燒室。高壓燃油泵安裝在氣缸蓋的頂部,並由四側凸輪軸凸角驅動。燃料壓力在65至2150 psi之間,具體取決於需求。渦輪增壓器是允許發動機提供如此出色的動力輸出和燃油效率的另一個關鍵部件。冷卻的廢氣使低慣性的博格華納K03渦輪增壓器旋轉,該渦輪增壓器壓縮進氣並將其通過安裝在車輛前部的空對空中冷器送入塑料進氣歧管。

點火是電子控制的,每個火花塞都有一個單獨的點火線圈。發動機操作由Bosch MED17 ECU控制。為了防止爆炸,發動機配備了單獨的爆震控制裝置。節氣門體也是電子控制的。節氣門根據汽油踏板位置傳感器,發動機溫度和其他發動機控制以及車輛系統(例如ESP等)的信號而致動。


Raven16 wrote:
感謝你的分享但可否問...(恕刪)
anfernee93 wrote:
前一代ecoboost(恕刪)

感謝您的分享!

很有用的資訊
其實2.0T我從之前KUGA MK2跟MONDEO搭載的時候就一直在觀察了
確實沒聽說有什麼問題
包含國外的資訊也是這樣

只是二代的引擎好像沒有特別註明水道設計到底是怎麼樣耶...
不確定的話還是會覺得有點擔心
HomieBaBa wrote:
長知識所以大大是買舊(恕刪)

目前在觀望新款的
一邊做功課啊
novocain wrote:
國內油品龍頭日昨新品(恕刪)

這支油的新聞我也有看到
但不知道價格親不親民...

之前看國光的油在大賣場好像也是比國外品牌同級的貴
LSPI...
直噴NA/渦輪引擎...
曲軸箱機油高溫氣化透過回收系統進入進氣岐管後降低溫度...
機油油氣隨進氣進入燃燒室...造成活塞積碳嚴重...
直噴噴油嘴噴油後遇到高溫的積碳產生預燃...
產生LSPI狀況...曲軸往上進行壓縮動作時燃燒室提早點火...
一上一下讓曲軸變形...

使用SN Plus機油降低機油高溫汽化比率...
強化廢氣回收系統過濾汽化機油比率...
降低燃燒室積碳發生(降低進氣岐管/進氣汽門積碳與卡油泥)
定時使用燃燒室清潔劑減輕燃燒室積碳...
應該都能降低LSPI發生...

開放式水道/半開放式水道/密閉式水道...中缸設計
各有優缺點...高性能高轉高輸出引擎基本上都是採用密閉式水道...
耐用度高...開方式水道散熱較好...
墊片高溫沖掉不一定是中缸設計問題...
冷卻系統效率降低(水箱散熱片髒汙)/冷卻液比例錯誤...
使用條件(塞車/長時間怠速)等都容易出現水溫過高...
Raven16 wrote:
因為原廠汽缸水道是設計開放式的(整個汽缸頂部懸空)
可能是為了壓榨大馬力而需要加強散熱而做的設計
且汽缸頂部跟汽缸頭中間夾著一片汽缸頭墊片
如果汽缸頂端沒有任何結構支撐的情況下
引擎作動一定多少會因為汽缸頂部缺乏剛性的結構而有晃動或震動
結果就是汽缸跟汽缸頭兩塊硬物夾著墊片不停磨擦
那個墊片壽命應該都不可能多長...


哈哈哈! 您是用想像的情境去對比引擎設計用動力學CAD輔助設計系統模擬動態引擎活塞與汽缸壁在各種高壓力爆炸與爆震環境中的震動模擬,這種高壓力與力距對汽缸壁造成的熱漲冷縮等等各種考量,才推出這種獨立環流冷卻汽缸設計,晃動你個頭!

現代的引擎全部都有爆震感測器,若有爆震發生,就會調整引擎噴油與點火時間,根本不會讓爆震去傷害引擎,如果調整噴油與點火時間都無法降低爆震,電腦就把引擎關閉,亮起引擎警告燈,不讓你開。你說的完全不成立,一派胡言亂語。

另一個謬誤就是廢棄汽油進入曲軸箱的問題,你知道汽油氣化溫度是多少度? 曲軸箱又是多少溫度,油氣若進入曲軸箱會怎樣?
在汽缸中每個循環都會有汽缸壁上的殘餘機油進入汽缸燃燒,但是量太小,不會造成問題,所以機油蒸氣進入汽缸中燃燒是必然會發生的,但是其量甚微,根本不會造成影響,現在環保法規的嚴苛,根本早就會讓檢測無法過關,這些說法在科學前面,通通站不住腳! 根本是胡說八道!
開個車而已⋯⋯需要那麼累喔⋯⋯
Charlie2020 wrote:
哈哈哈! 您是用想像(恕刪)

不知道這位前輩對這些引擎問題是不是有更深入的了解
若能不吝指教當然願聞其詳

不然照您的理論來說的話現今的引擎應該是不可能有歪活塞連桿跟爆活塞的問題了
畢竟爆震有爆震感知器在不用怕
爆震感知器不行的時候引擎有問題還都能及時關閉引擎避免傷害
伍子彈 wrote:
開個車而已⋯⋯需要那麼累喔⋯⋯


如果你有買車,以現在的科技,只是早累跟晚累的差別而已,沒什麼差的
伍子彈 wrote:
開個車而已⋯⋯需要那(恕刪)

不就是保養的時候動個嘴跟保養廠說一下自己要的保養內容而已嗎
怎麼會累呢? 除非都自己DIY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自己DIY的話是花自己時間精力但可以省到一些工資

自己不想動手就花錢給保養廠處理就好了
車主其實也不需要做什麼啊

這就是個人的選擇而已

而這些東西的觀念不過就好比手機一樣

以前的3310哪來什麼上網或是GPS等等便利功能
也沒什麼攝影藍芽等等這種既好用 在現在大家也習以為常的東西
當然也不需要什麼保養
就電池記得充就好 手機基本上也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但看一下現代的智慧型手機
什麼功能越出越多越來越方便 功能強大
相對這些精密的零件越多就越需要某些必須的維持
好比現在手機光學防手震功能人家說掛在機車上導航久了容易震壞防震機構
作業系統要順暢還要常常更新debug等等

小排量渦輪現在來說也是除了油電或純電車的一種車廠開發趨勢
我覺得跟上時代了解一下現在的東西一定是有益無害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