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汽油渦輪進氣溫度高會使空氣含氧量減少.一旦上路之後渦輪起正壓
油耗表現就會變的難看.而在實驗室的測試肯定是很循環漸進很柔和的加速
才能弄出漂亮的官方油耗數據
再者只要是國產的車輛.只需通過兩項低標的撞測就能上市.沒有星等分級
也不公佈撞測影片.車身耐撞能力肯定不如同樣車款國外在賣的車.台灣的撞測連對岸都比我們嚴苛
對於車廠而言那麼低標的撞測代表的是可放心偷工減料(都是錢耶)
光是車門用全片衝壓製成(強度較優.成本較高).窗框跟門板焊接而成(強度較差.成本較低).一個車門省3000元台幣.四個車門就能省下12000元台幣的成本.一年只要賣1萬台就能省下1.2億元.賣5萬台就能省下6億.賣10萬台就省12億
各位試想台灣生產的車體使用比較低強度的抗扭鋼材可以省下很多錢.車廠怎可能會放過

Black-tin wrote:
登入來回文5年車主...(恕刪)
關於稅金的問題其實你說的對也不對
之前我在對岸汽車之家車主回饋(每種車款型號數百人乃至破千人)察到的資料.FOCUS 1.5T平均油耗10.309km/L而MAZDA3 2.0 12.658km/L.按台灣的95油價以及年用車里程1萬5千公里來計算.FOCUS 1.5T省下的稅金補不回多花的油錢.現在的油價是相對便宜.等油價越高FOCUS 1.5T花費更多.會發現省下的稅金無濟於事.並不能真的省到錢
以下是前不久在台灣的調查
http://incar.tw/post/ford-asia-pacific-survey-revealwd-that-consumers-in-taiwan-idea
當購買新車時,超過五分之四的台灣消費者認為燃油效率比馬力輸出更重要。這是FORD(褔特)在今年6月委託調查機構,透過問卷調查亞太地區11個市場中9500位駕駛,所獲得眾多發現中的一項 。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五分之四的台灣消費者特別重視燃油效率,主要是為了省荷包,其它則有58%的消費者是為了對環境更友善,另外約有45%的消費者則是考慮到高油價的議題。而油耗效率作為台灣消費者重視的考慮因素,也反映在一項發現,41%目前擁有以大馬力導向的車輛駕駛表示,希望當時自己買的是更節能的車輛。

油價漲跌 駕駛怎麼看
FORD亞太地區引擎工程總工程師Kevin Tallio說:「我們進行這項調查,以進一步了解消費者在購買新車時對燃油效率的態度。燃油效率一直備受關注是因為駕駛們對油耗非常敏感,不論現在油價是高是低。」調查發現,許多台灣消費者表示,他們確實有一些節省油錢的技巧,例如49%的消費者,會等待油價低的時候才去加油;23%的消費者則習慣前往能累積紅利點數的加油站;而47%的駕駛則不在乎油價漲跌,在有需要加油時就去加油。
動力與油耗效率 天秤上的抉擇?
很多台灣的駕駛都渴望節約燃油的花費,但只有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願意投入更多預算,選購搭載節能引擎科技的車款,以節省未來的燃料支出。然而,亦有許多跡象顯示消費行為可能正在改變,許多打算在明年購車的消費者計畫如下:50%的消費者計畫購買擁有更節能引擎的車輛;34%的消費者計畫購買油電動力混合車或電動車;15%的消費者計畫買一輛較小的車。
然而,這是個困難的抉擇,部分台灣消費者也很重視性能表現。66%受訪者表示性能也是他們購買新車時的一個考量。「如今的消費者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複雜。他們期待他們的車能在不犧牲性能的情況下,擁有卓越的燃油經濟性,不論是在高速公路上奔馳或是穿梭在車陣中,隨傳隨到的動力是很重要的。」FORD亞太地區引擎工程總工程師Kevin Tallio表示。


小惡魔市集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