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係參與福特六和公司之免費試駕活動所撰擬
前言
考上駕照至今已經25年多,從年輕時租車,到擁有第一部車而至隨著時間、朝著理想置換了幾部車。異鄉工作,上班通勤,不知不覺也累積了五十萬公里以上的公路駕駛里程數。
對大多數人而言,車子,是單純的代步工具,讓你從甲地移動到乙地;對慵懶的人而言,車子是他(她)儲藏室,不管是襪子、高跟鞋或是沒吃完的早餐,車上都找得到;對車痴而言,車是第二位情人,對愛車的投注可能比自己(或另一半)還大方;對有錢人而言,名車伴隨是炫富與把妹的最佳利器……!
算不上是愛車成痴,但應該算得上養車成痴。1991年退伍時接手家裡的1981 ford 全壘打(4.5萬KM),一年半後購買1993 ford 天王星(13.5萬KM)接替,跟著是1999 nissan cefiro(22.8萬KM),目前則是2008 volvo s60(近8萬KM)。而因工作通勤需要,內人的買菜兼通勤車先是2001 ford active 四門(10萬KM),而後蒙小偷垂青直接開走,再購入2010 ford focus 1.8 四門(3.5萬KM,服役中),除了全壘打之外都是新車,如此的養車生涯,福特是否應頒獎給我呢?
算是福特的愛用者,不論是以前的日系或是現在的歐系風格,但是始終認為自己與休旅車無緣,內部空間大、沒事載一團空氣到處跑、耗油、重心高操控性差、容易暈車…,等刻板印象總揮之不去,於是帶著嘗試與學習的心,參與了本次的免費試駕活動,預定的路線是花東一日訪友行,台9山線去台11海線回,預計路程350KM,市區路段2成,郊區8成。

嶄新的1.6T
試駕心得
一、油耗經濟性:
出發前里程、油耗歸零,從台東至花蓮往返,全程以最輕鬆的方式操駕,並於安全許可之場地、路段進行直線加速測試多次,定速85KM轉速為1500轉。還車前行駛里程338.8KM,油槍跳停計25.93公升,手算油耗約13.07 KM/L,行車電腦7.5 L/100KM約13.33 KM/L,兩者差異不大,足證行車電腦不是快樂表。對照1.6升渦輪增壓、超過1.5噸的體位而言,不只算是可以接受,應該說有不錯的C/P值。





二、動力輸出性:
1.6T引擎即擁有177匹的動力,以往需要2.5-2.8升的自然進氣引擎能達成,現今小排氣量加上渦輪增壓已成為引擎研發與使用的主流趨勢之一。如果您知道kuga的兩具1.6T、2.0T引擎及其變速系統,是與其他幾家高級車品牌車系共用,其”物超所值”的相對價值,應該會讓您做夢都偷笑。
實際上路之後,起步輕快、動力飽滿是這具引擎給你的直接感受,配合六檔手自排變速箱,不管是悠閒起步或是大腳油門,動力輸出總是均勻而流暢的湧出,兩種輸出的差別,僅在於換檔的轉速及其所帶出的聲浪。悠閒起步時,檔檔均在2000轉前換檔,您感受不到換檔的震動與聲浪,汽車雜誌常用”如絲綢般的柔順”之詞應該就是形容此時此刻;中度油門時,中後段檔位均在4-5000轉區間換檔,幾無換檔震動,在良好隔音的阻擋下,只能從引擎轉速的起伏與不致令人亢奮的引擎聲浪中,輕快的前進。1.6T夠用嗎?日常生活上,真的夠用了!

台東鹿野高台大草原

台東池上金城武之樹

台東池上伯朗大道油菜花田
三、剎車制動性:
剎車行程不長,不僅僅是新車的關係。剛上路時頗不能適應,約莫十餘分鐘後踩過數次後才漸漸熟悉,講得淺白些就是煞車夠利,畢竟跑得快就要煞得牢、停得住!了解煞車行程與特性之後,敏捷的動力踩之即來,遇到狀況需要時也能踩之即停,乾淨俐落而不拖泥帶水。加上配備18吋(19吋)大腳與柔韌的懸吊,整體煞車行程短捷有效,不死硬而且兼具視覺效果。

四、動態穩定性:
行駛不同路況,車頭轉向反應與精準度極佳,方向盤尺寸不大而且就手,輕轉之後回饋直接,車頭立即迅速切入彎道,後軸循跡性毫不拖泥帶水,優異的支撐性讓您過彎幾無側傾。配合源源不絕的動能,讓您面對彎道時游刃有餘、山路行車時從容愜意、直線行進時輕鬆有趣、綠燈亮時,揚長而去!
從三代focus開始,福特將手動換檔裝置設計於排檔桿之上,這是奇怪而詭異的設計,相較於他牌的換檔撥片或更先進的換檔按鈕,如此的設計不只極不便利,而且個人認為不夠安全。會需要手動換檔,除了直線加速、超車外,大多為山路或彎道加速,此時正當雙手緊握方向盤之際,所以換檔撥片或按鈕的安全與便利性即在此時展現,而此置放於排檔桿之上的設計,讓駕駛必須將右手離開方向盤才能操作,真的影響彎道操駕的行進安全。

花蓮磯崎海濱

花蓮長虹橋
五、乘坐舒適性:
Kuga的乘坐舒適性,必須分成前後座來區隔。前雙座包覆性極佳,除非您全程當拉力賽操駕,它均能讓您在不同路況中牢牢的、平穩的固定於軟硬適中的皮椅之中。懸吊設定相較於其他休旅車屬於硬派調校,但是作動時代有柔韌的感覺,雖然配備18吋大腳,但是對於路面的衝擊都能充分吸收並有效化解,軟Q適中又不失路感,配合優異的前座隔音,坐kuga,要坐前座!
後座的乘坐舒適性,應該是所有休旅車的宿命,說實話,腿部空間尚可,座椅包覆性不足,前雙座的感覺在後座都感受不到,如果駕駛激烈操駕,不只左搖右晃,而且有暈車之虞!kuga的底盤在休旅車中已屬硬朗尚且如此,重心更高且懸吊更軟的他牌更不用說。建議您準備兩套劇本,只坐前座兩人時儘管自在操駕,享受其能動能靜的行駛樂趣;如果後座有您親愛的家人,黃金右腳請安分守己,以免招致不必要的抗議!

後座空間足夠運用
六、便利安全性:
福特車系的主被動安全設計與配備,在國產車中名列前茅是無庸置疑的,kuga的內外觀設計,各項主被動安全與便利的配備已有諸多網友介紹,在此不多贅述,僅提出幾點主觀意見:儀表板燈光色調佳,相較focus 2.5代全紅色燈設計,不只柔順許多,在資訊辨識度上更是清楚明確;電動尾門不只使用便利,而且是體貼女性駕駛的表徵;銀色冷氣出風口於窗戶上的反光有諸多網友討論,實際上路發現真的適應在後照鏡之上,影響辨識;副駕前方手套箱上之烤漆內飾板頗能增進車室質感,但實際行駛發現它會反射車室外的建築物與光影,一路干擾駕駛者的視線。

飾板會反射車室外光線與景物
感謝與建議:
感謝福特與艾維士辦理免費試駕活動,讓從來不曾對休旅車有興趣的我,有一天的時間可以從容不迫的享受與體驗kuga的動態操控與靜態質感,或許以後仍然不會考慮休旅車,但是透過本次試駕,對休旅車的本質、操控與實用性,有了全新的認識與體會。
推薦,是一定的!如果您有載物的需求、如果您想豪邁的征服曠野、如果您是都會雅痞、如果您想跨界於休旅之間、如果您在性能、操控、質感都擁有之後,更在意安全……,kuga會是您最好的選擇!也請福特堅持稟承德國的造車品質,並嚴加督導各地經銷與保修體系,讓口碑重新挺立!
至於建議,我們可以發現參與這幾次試駕活動的愛車人士,其實絕大多數都是福特各車型的現任車主(尤其是focus居多),當然同品牌車系之間的換購時常發生,但是此類試駕活動的本質,就是多元行銷與建立品牌、車系的口碑。如何把餅做大,讓更多非福特體系車友可以知道並產生興趣,進場來體驗與感受歐系車的動靜態展現,使活動的效益更大更廣,是行銷體系要思考的課題。
最後再誠懇的提出一點,就是請高層於新車系推出前,妥善評估後再提出定價,讓現金折讓在一個合理的情形下產生,不要”每次”都是價格高高定,大家慢慢等,現場多多砍!這中間產生的效應,或許會讓買單者覺得俗又大碗、物超所值,但是對其他觀望者以及中古車價而言,會產生許多附加的偏差價值與品牌殺傷力!

為符合活動規則,附上個人遮臉與kuga合照(害羞),從01開張即潛水至今,浮出水面第一次的發文,就獻給kuga了,謝謝大家觀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