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人現役座駕為VOLVO S40 2.0T(1998年),有聽說上一代的focus和馬三與本人的現役車款共用底盤(當時因為母公司都是福特集團),茲就將All new focus 2.0(以下簡稱focus)一日試駕心得分享如下:
一、本次駕駛里程數:約350公里(含市區、山路及高速公路)。
二、底盤及車體剛性:避震器硬中帶軟,配合底盤剛性,山路時故意小催一下,高速過彎時感受良好,可以很順利的過去,不會軟腳,也不會覺得推頭,更不會覺得快翻車或有車體的拉扯,頗有歐系車的感覺。
三、油耗:長途從宜蘭上雪隧一路開高速公路到楊梅交流道下,使用電子定速系統,時速設定在105公里,不踩大腳,行車電腦計算結果7.8/100KM,換算高速公路1公升約可開13公里。查了一下focus的車重,本次試駕的2.0汽油版車重1405kg,變速箱6速雙離合器手自排;個人覺得,以focus這個中小型車,6速的變速箱,車重約1400kg,還缸內直噴,在一部新車上搞了麼高科技,高速1公升才13公里,未免這數字太…。(註:以本人現役的車而言,車體比focus大,車重近1900kg,只有4速自排,沒有缸內直噴,高速1公升可開約12公里多。)
四、駕駛感受:
(一)動力:查了一下馬力/扭力=>170p/20.6kg-m,因為不是自己的車,所以不敢太飆,市區停車再起步,因為車子不重,所以20.6kg-m的扭力還很ok,不會覺得遲頓或不夠力。唯一讓小弟納悶的是,為何行進中,間歇性的小踩油門時,每次踩都會覺得被踹一腳,引擎室會發出”咚咚咚”的聲音。(註:小弟的座駕也會,但感覺不會那麼明顯,若是高速巡航時,動力更線性,間歇性的小踩油門時完全不會有頓挫感。)
(二)噪音抑制:一般般,不會太安靜,也不會太吵,但輪胎與地面接觸時傳到車室內的噪音很明顯,但引擎的聲音不是很明顯。(註:車室內的噪音值與小弟的座駕差不多。)
(三)座椅包覆性:以一部70多萬的國產車來說,實在是太優了,尤其是前面2張椅子,一坐上去就被包覆的很好,過彎時身體不會晃過來晃過去,大腿的支撐性也夠,發泡綿的軟硬度適中,長途開車也不覺得累;真的是優,太優了。
(四)電子配備:
1、Sync語音:可能是有內建學習模式,所以,一天而已電腦根本還無法熟悉駕駛者的習慣與聲音;所以,不 實用,也不好用。
2、定速:易上手,超好用,設定好之後,幾乎可以用左手的幾根手指頭就可以開車,又省油。
3、sony音響:音響中控台的控制按鍵太複雜了啦,開車變得好忙,要找調個收音機的頻道變得困難,且徒增開車的危險。
4、行車電腦:引擎不發動,只開電門,瞬間油耗顯示0.01L/100KM,這是為什麼?小弟感到困惑。
5、可調式頭燈:可任意調整大燈的俯仰角,控制大燈燈光的遠近,優,太優了(註:雖然小弟的座駕也有這個功能,但是,是15年前的百萬進口車,現在70多萬的國產車上出現,真是令人吃驚。)
五、其他建議:
(一)因為有電子式手排,當然要試用看看囉,但右手要一直放在排檔桿上去按+/-鍵,真是不習慣啊,都什麼時候了,該使用換檔撥片了吧。
(二)希望可以再試駕1.6汽油版(看油耗)及2.0柴油版(看油耗及動力)
(三)時速錶是快樂錶,小弟使用衛星導航的測速器實際測試,車上的時速錶約快5~6km,這算是另一種主動安全嗎??且時速錶上的標示過密,到時速100km時容易混淆,不知是到了90、100還是110km。
(四)後座椅背的頭枕升上來時會稍稍影響到駕駛人後照鏡的視線,但是,頭枕不升起來,以小弟的身高(號稱180cm)頭部會懸空。
(五)排檔時檔位在排檔桿座看不到檔位(PRND2S),必需在方向盤上方的小螢幕上才看的到;我猜這是故意要讓駕駛人的眼光集中在上前方,熊熊如此,還真是令人非常不習慣,甚至有點小心慌,還是把在排檔桿座的機械式顯示方式裝回來吧。如果真要要讓駕駛人的眼光集中在上前方,乾脆一併把抬頭顯示器列標配吧。
六、結論:以一台汽油款的中小型掀背車且定價約在60~80萬間,小弟覺得focus這台車已經物超所值,會將focus與一台100多萬的進口車相比,純粹是因緣際會;畢竟,一分錢一分貨,究竟還是太為難了focus。不過,小弟這次還沒試過柴油款的focus,很期待有機會能試一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