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我先前也沒實際開過這台車
再加上好奇這輛搭載的福特最新1.0三缸汽油渦輪增壓引擎
是否大家說得這麼神~
於是就安排一個天氣好的禮拜五晚上、六白天來試駕這次的Ford Fiesta 1.0
首先先來看一下本次路線圖

新竹艾維士租車->國三南下->台76西行->國一南下->台78東行->國三南下->梅山交流道->162縣道東行
->162甲縣道東行->169縣道北上->奮起湖->台18東行->夜宿阿里山力行山莊->台18東行->台21北上->台16東行->
合流坪(台16終點)->台16西行->投63鄉道->日月潭伊達邵->台21甲+台21環湖->台21北上->台8西行->
台3北上->台72西行->126縣道西行->台61北上->南寮漁港晚餐->新竹艾維士租車
總里程:...就交給有興趣的人推算吧

這次路線選得比較刁鑽些
故意多選了些難度稍高的山道
有興趣可以Google下162甲縣道...
晚上走還會起霧
為了就是要試小肥動力、底盤等各方面極限究竟如何

一牽到小肥走了一段市區道路後才接上茄苳交流道
第一次坐進小肥駕駛座
一上路馬上就面臨不適應PS變速箱的窘境
在市區道路走走停停的狀況下
油門輕含感覺不會動
油門稍踩深一點時會先頓一下速度才會爆衝出來

會想起上次租Focus 2.0也是相同窘境...


接上國三後大多時間都是在速限內平順行駛
偶爾小熱血一下
0-100區間內Fiesta 1.0速度揚起快速
但過100之後的再加速
受限於僅僅125ps的馬力
小肥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
此外高速行駛下
Fiesta方向盤輔助力道適中
及後軸帶來的穩定感
反饋出很清楚的路感
不太像是一台這級距的小車所能擁有的

在深夜經歷過162甲恐怖的梅山36彎後
終於在晚上11:30開到奮起湖了

剛在一連串的上坡及彎道中
小肥確實表現得非常優異
有了渦輪搭配手動換檔使得小肥轉速不低於2000轉下扭力都是隨踩隨到
比傳統自然進氣車須拉至一定轉速才能湧現出最高扭力峰值
使得出彎補油不需刻意拉轉速度即可迅速揚起
在市區駕駛的頓挫感此時已不再浮現
動力輸出十分給力外
路感十足的方向盤轉向輔助但又不會過度重手
及過彎時底盤回饋毫不拖泥帶水
即便夜間行駛山路容易累積疲憊感
但開的過程仍是無比暢快
綜合先前體驗
我的想法是
這也是一部只適合開快不適合開慢的車

Fiesta 1.0與阿里山神木群合影

無聊打開Fiesta 1.0引擎蓋瞧瞧

一路沿著台18東行前往塔塔加的途中
這段由我學長開車
我在副駕學習操作SYNC

Fiesta搭載的Sync系統
比上次Focus 2.0 Sony上主機那套好上手多了
那次Sync我玩了兩天還是不會用

此外我一向嫌棄Ford新款車中空設計得很複雜又沒質感
但同樣的設計Fiesta 1.0另採用鋼琴烤漆面板
整個質感表現比Focus 1.6好上許多
下方單區恆溫空調操作上也還算就手



這裡是台18線終點
同時也是台21線終點
一群人手持單眼在終點大牌往回拍
不曉得是在拍什麼?

塔塔加著名的夫妻神木
拍照留念後便繼續前往本日目的地孫海橋、日月潭


其實台21不少地方風景都十分優美
但很多時候並不適合貿然停車拍照
因此就在車上隨意拍攝


轉進台16線後進入地利村
等等出來後在此迴轉右轉走投63到日月潭

過了地利村就台16就降成便道等級
路況也變得奇慘無比
走過這些山區道路才能體會









終於抵達台16終點─孫海橋
底下橫越的是灌溉無數農作的濁水溪
孫海橋被颱風沖毀多次,重建數次但仍不敵大自然的力量
最終迫使養護單位放棄重建
一旁有台電為工程所設置的流籠方便工作人員通行



台16線原先計畫自此向東接上孫海、丹大、萬榮林道繼續延伸至花蓮鳳林
後來因環保及工程艱鉅因素而無繼續建造
台16線就此長期被迫切割成東西兩段
其中東段通車長度只有2公里
中間整整100公里則形成地圖上永遠的預定線
直到去年7月16日,孫海橋以東的路段才由行政院公告解編。
最後來到日月潭,也是這次旅程的最後一個景點
來這裡的最大目的是



...沒錯
就是來試駕Toyota Prius PHV跟iQ
Prius PHV的動力表現讓我不甚滿意
方向盤意外地跟其他T牌車系比較重手些
性能只能說堪用
晃動感蠻明顯的
由於開起來實在引不起太大樂趣
開沒多久就還車了


反倒是iQ表現令我感到驚艷
60-70以前的加速性很棒
腦袋此時浮現gogoro的加速性能
且個人還是偏愛CVT無段變速的感受
底盤懸吊反映比起Prius PHV好的不少
路感回饋頗清晰
加上車身小十分靈活
但操駕極限仍與Fiesta有段距離
總之也算一台蠻有樂趣的車
但缺點就空間真的太小了

最後是與Fiesta 1.0的合影
感謝福特提供的24小時試駕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