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養時,順便在一旁看一下保養手續!
也有請技師幫我查看原廠助手席手套箱後面是否原廠生產線已有配空調過濾芯!
有耶~
很多國產小車這個都會被拔掉!
車主得自己選配添購!
不過本田是配原裝一般濾心!
等滿一萬公里在拆下來看看!髒掉就來換活性碳濾心會比較好!
聊著聊著~保養時,我有注意到引擎室A柱這邊和葉子板搭接的鈑金結構!
就順便拍一張,來寫一下以前跟日產工程老師學到的車體結構 :


圖中1、2、3是引擎室擋風玻璃下方這邊擋火牆和
葉子板及內版A柱整個車體三片合一的鈑件構成。
如照片所示,這是車體結構最優的示範。
能以1.2mm左右甚至2mm的高張力鋼板搭接。
紅色圈圈是潰縮結構肋鈑。
藍色是引擎蓋支撐座的強化肋,這在鈑件成型是
很重要的一環。
也是車體結構工程設計師手法高不高明可以咀嚼的細微處。
最下方藍色與粉紫色
所形成的交錯X形狀,藍色有設計搭接的強化肋,用以減緩正前方或來自葉子板
側面的衝擊緩衝。
粉紫色則是潰縮結構設置。
兩者交疊,形成更嚴謹的潰縮結構。
綠色葉子板的收邊強化肋,末端鈑件沖壓成型一個J
型勾肋,以前W211 四圓燈等等的鈑件,都是以這樣的成型法在設計車身。
但現在M-Benz越來越多大陸設計師,漸漸車型設計,則帶入太濃厚的亞太地區車款的設計手法!
逐漸喪失以前賓士德國車的鈑件成型的要點!
藍色為葉子板J型強化肋結構。


W211以前的賓士車體鈑件,隨處都能看到來自歐洲德國血統的鈑件J型收邊的成型
工藝。
整個車體鈑件,質感相當紮實。
包括連水箱護罩處的引擎蓋鈑件,也有做下沉的鈑件設計,水箱護罩再搭接上去,呈現吻合的表面。
在頭燈總成的邊緣,鈑金收邊都有其強化肋的重要性!


2000年後因大陸市場的崛起,賓士開發設計中心啟用大量陸籍設計師。
車體鈑件結構,偏向亞太的單片收邊,較不復得見W211以前的成型工法。
水箱護罩採亞太規,搭接於車身鈑件上,屬於加蓋式構成,已不復見引擎蓋下沉的搭接設計。
整體車格,已逐漸偏向LEXUS這類日系亞太的車格設計。
頭燈總成該處的各鈑件部位,也已不復見收邊的J型鈑件強化肋。
走很標準的亞洲車系的成型。
車子的作工,有很多是藏在不為人知的細節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