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大家比較傾向於現在買還是多等一下買明年份的車呢?有人說年底折價多,明年缺車,明年折價少,開十年以上沒差,有人說,年底買多折一年價,虧到,不如等年初,大家怎麼看呢?

個人積分:9分
文章編號:83644151
文章段落
feiphoenix wrote:
請問大家比較傾向於現(恕刪)
最近也在幫朋友談車,現在已經不是明年缺車,而是從11月中旬後就開始缺車了!我們中部這邊11月底問時已經說VTI-S已經沒車了,大家都說要等12月公告業代優惠才敢接單,結果前天一公告又少了一堆,問了兩間都喊說先訂先贏了,晚訂照排隊!
本來不是很相信又找到一個北部的,結果也是...還說VTI-S的12月份的量已經快沒了!現在是確定有車交才敢簽單了,就看地方經銷的爭取量了,明年的折價空間肯定更少,但樓主如果要開個十年以上,保值性問題就可以去除了,反而去爭取談今年底的折價空間還比較有感。
價格配備講清楚
白紙黑字不模糊
保險千萬別帶過
享受新車才幸福

個人積分:2158分
文章編號:83648156

個人積分:2158分
文章編號:83648173

個人積分:9分
文章編號:83652166
feiphoenix wrote:
請問大家比較傾向於現...(恕刪)
現行5.5小改,預計明年底,後年上半,國外發佈6代大改訊息,較有可能約2023台灣上市。
通常國產約海外新車上市後抓半年,但台灣本田比較難抓,也有可能如HRV推遲超過一年以上。
一年當中,買車最佳時機為9/10/11三個月,12月如經銷提前達標,賭年底,就駁杯,算盤可能會失算。
新車如希望有較多進口KD件,而非被C/D過的減料國產件,則需在大改款/小改款剛推出新車,價格最硬的半年內。
例如保桿,底盤下護板,飾板等等,新車發表前半年,大多為進口KD組件,6個月後國產件才會跟上供應產線配料。
台灣各品牌國產車進程都差不多。
所以,早買價格硬,也不全然沒有好處,例如剛發表的FIT。
半年後國產件跟進上來,就比較因為成本下壓,讓新車優惠從2-3萬,擴大到5-6萬,甚至末代大改款前的8-10萬,將成本減料,是必然的運作,端看消費者的選擇。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