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寵壞Honda? Accord Hybrid定價惡例變慣例


savard wrote:
日本本田切車給台灣...(恕刪)

感謝S大的分析,看起來應該是不會超過99萬。但在還不知道是否有沒有其他額外的成本,甚至是否真的符合貨物稅減半的情況下,就留給大家自行想像空間。
pccbrian wrote:
大家邏輯沒有不對,...(恕刪)


你也滿厲害的,看到這樣還看不出來我是本田Accord 9th車主
而且我也不會去別版造謠生事

我也正奇怪你不是說你住在美國,為什麼會跟本田銹銹有關係?
我也正在考慮要不要用美國人的方式來回應你說我說謊這件事
fatlee3 wrote:
我覺得台苯很慘連自...(恕刪)


可憐啊!人家回文你根本不敢回應
最後請管理員刪我文

然後繼續唱自己的調
真的好厲害!!

請問Accord Hybrid改用三馬達系統要賣多少錢啊?
pccbrian wrote:
沒有, 但是希望他理性發言, 不要攻擊網友
...(恕刪)


攻擊網友的人是我嗎?

公然說謊的傢伙!!

savard wrote:
為什麼總是要拿特例...(恕刪)


我拿的並非特例,而且也已經舉過例了
對照國外價格相近的IS200T跟Q50價格,算出來就是如此

比起你用憶測的方式計算,我的方法有根據得多

再者國產車若是使用台灣的製造零件達到一定的比例,貨物稅可以減免
零件的進口關稅跟整車進口的關稅也不會一樣

例如鋼圈單獨進口,稅率約為5%,若是整車進口,就沒有這種稅率(算在整車價格中計算)
你這麼會算,應該能知道其中差異吧?

fatlee3 wrote:
這兩樓我的確沒讀到...(恕刪)




這是從fuelly.com截取2014年三款中型油電房車車款的車主油耗資料,豪華車ES300h或是 MKZ Hybrid就不列入了. 如果10%油耗差異不算大的話,那麼Accord Hybrid,省油程度也就和三代Prius同等級囉?這還沒有考慮車重,和輪胎大小差異等. 決定性不敢說,但是革命性倒是可以說的.這套i-MMD油電架構和其他廠商完全不同.大幅簡化油電車的動力傳輸架構.同時擁有同等級最佳油耗和0-100km/hr最佳加速性能. 我不知道您說的其他車有更好的油耗是指哪一台? (插電版本或是非中型房車款的不列入)

9.5代銷售數字有待時間驗證.9代銷售不如預期是因為生產線產能趕不上需求(電池供應問題).2014年在美國買這輛車,除非有現貨,不然從訂車到交車平均要3~4個月.買不到當然只好轉買其他廠牌的了.至於價格的話,當然不看配備會覺得Accord Hybrid貴.不過把其他家配備都加到一樣等級,價格差異就很小.
bambochen wrote:
我拿的並非特例,而且也已經舉過例了
對照國外價格相近的IS200T跟Q50價格,算出來就是如此

比起你用憶測的方式計算,我的方法有根據得多

再者國產車若是使用台灣的製造零件達到一定的比例,貨物稅可以減免
零件的進口關稅跟整車進口的關稅也不會一樣

例如鋼圈單獨進口,稅率約為5%,若是整車進口,就沒有這種稅率(算在整車價格中計算)
你這麼會算,應該能知道其中差異吧?


有根據得多?
如不麻煩,算出來大家看看,你是如何覺得台版油電雅哥的價格是合理的吧

我查了一下,應該已經沒有你說的使用台灣的製造零件達到一定的比例,貨物稅可以減免這種事了...
而且人家講的是"自行設計"耶
況且也早就沒有減免了,
還有汽車零件鋼圈是課15%的稅

下面節錄文來自2004-01-30 入世對我產業影響與對策

貨物稅條例第十二條,有關對使用國人自行設計汽機車引擎等零件時,可減免3%貨物稅之優惠規定,入會後有關「國人自行設計汽、機車引擎、底盤及車身抵減貨物稅措施」之發證事項,將不再受理新案,舊案保留三年調適期,將使汽機車產業輔導措施回歸「促進產業升級條例」,而不另給於特別優惠。
上述調整之影響,以目前貨物稅率25%的小汽車為例,一部出廠價格100萬元的國產小汽車,完稅價格將增加7%,即7萬元左右,而貨物稅則較現行增加1萬7千5百元。另外,取消汽車使用國人自行設計的引擎、底盤或車身製造,各減徵三個百分點後,一部出廠價格100萬元的小汽車,貨物稅則較現行增加3萬至9萬元。若加上關稅調低,則進口汽車之價格競爭力將更為提高,而對國內汽車產業帶來衝擊。
此外,由於汽車貨物稅由三級制簡化為二級制,加上貨物稅率調降,將使2000cc.至3600cc的進口汽車價格競爭力提高,而增加美歐和日系大型房車在台灣的市場佔有率。


所以國產車在沒有減免的情況下,只能提高自製率減低成本,
遺憾的是自製率仍無法達到百分之百的國產車,主要零件來源都得靠日本。
所以前年去年有了這篇新聞
車輛公會:減稅救國產車
稅制變相鼓勵進口車 台汽車工業恐滅亡
車廠指出,台灣為兌現當初加入WTO的承諾,進口車關稅稅率,從原本的30%,逐年調降至目前的17.5%,稅率遠低於周遭國家,但原本應該要等速調降的汽車零件進口稅率,卻只小降至15%後打住,未如原先承諾低至10%以下,以致國產車在成本上,相較於進口車並沒有太多的優惠。



再來我再怎麼會算,也沒有MAZDA和SUBARU高層會算...

Q4. 目前日本富士重工以日本、美國和馬來西亞做為三大生產基地,在全球整體銷售大幅成長下,是否有計畫增加新的生產基地? 由於過往台灣市場也曾經生產過 Subaru,那未來台灣市場再加入 ASEAN 東協國家之後,是否有機會重新加入到這個生產基地行列?

A4:目前富士重工還是將重點放在這三大生產基地上,目前沒有新設立其他生產基地的打算,未來也沒有明確的建設計畫。至於是否要重拾台灣生產的計畫,目前富士重工是沒有,主要是因為物件供應與稅率問題上,事實上從日本進口是比台灣生產還划算。


受到日幣大幅升值的影響日系進口車也不得不反應售價,其中,轉為直營並全面進口化的日本馬自達開了第一槍,9月開始進口的Mazda 3將全面調漲1到2萬元,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專務執行董事稻本信秀今天表示,劇烈變動的匯率確實影響到成本,因此不得不反應在車價上,雖然馬自達為了降低匯率風險,將會強化在地化生產,但在台灣將仍採取全系列進口,沒有恢復國產化的計畫。


讓我們把整個訊息串起來想一想:

如果S牌和M牌說日本進口比台灣生產來的划算

然後T牌國產CAMARY Hybrid頂級款賣價是142.9萬

然後H牌進口Accord Hybrid賣價是179.9萬

嗯~我好像知道什麼了....


Accord Hybrid在日本售價410萬日幣(未稅),約合台幣129萬
假設日本本田切車給台灣本田的成本抓最高符合貨物稅減半(需低於100萬)的99萬好了
(含運費及保險費)
關稅17萬(17.5%) + 貨物稅17萬(15%) + 營業稅6.65萬(5%) = 140萬
180-140=40萬,這是台灣本田及經銷商要賺的錢



賣不掉

當然要 加價賣呀


本質牌
幾年前,
還有賣258萬的Legend,
現在轎車不再創新高,反而退縮到不到180萬

這樣退步,本質迷覺得是不行的

berlinnm wrote:
馬6的銷售數字並沒有辦法超過camry hybrid,即使是憑著評價進口車的身分,

難怪accord hybrid沒有搶市的動力。


馬6的對手應該也不是CAMARY油電,應該是PASSSAT,已經打趴了
ACCORD Hybrid台本沒有設定對手,沒有設定目標台數
只說設定40~50歲家庭階層車主,採接單生產
我看一整個就是放生的狀態...
中大型房車的買家大概都跑到2B1L去了,這不是靠降價就能抓回客戶的,

如果短期內acura不會進來台灣,accord hybrid的訂價策略大致沒什麼問題,

不知道為什麼本田要在台灣設個小工廠,除了增加負擔有什麼好處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