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不是非我族類就批到他一無是處的那種

只是這個case,我覺得C8傷的比我想像的還重
C8的傷基本上市已經可以威脅到乘客安全的狀態了...
只是運氣還不錯

現在的車遇到側撞時,撞擊力道應該是藉由門框傳遞到車架上
那台BENZ就是這樣...之前我看過的幾台大撞的歐洲車也都是如此
門再怎麼變形,還是得"趴"在車架上,同時要可以一般成人就可以打開
但是這台C8的車門已經有點呈現的變形
只是運氣不錯離A柱近,A柱幫忙吸收很多力道
如果力道再大些或是位置再往B柱一些,駕駛可能得在醫院住一段時日了

單純只是看到一堆人說安全性好棒八拉八拉...
只是我並不這樣認為....

日系台製車這幾年安全性當然有進步,不進步還得了
只是進步幾乎只停留在車頭正撞的安全性
側撞及後撞的安全性,還差外國車廠一大截...
benghun wrote:
但是這台C8的車門已經有點呈現的變形
只是運氣不錯離A柱近,A柱幫忙吸收很多力道
如果力道再大些或是位置再往B柱一些,駕駛可能得在醫院住一段時日了
...(恕刪)


理性討論當然很歡迎啦

樓主第一樓PO的照片



對照殺肥肉的車頭

在我看來

撞擊點完全在左前葉子板跟車門
所以A柱B柱完全沒變型

白話一點
撞擊完全是靠車門內的小小一支鋼樑去檔的
(樓主的車門凹痕還隱約看得出車門鋼樑的痕跡)




也因此造成如此誇張的結果

如果殺肥肉不是以45度角撞擊civic

A柱跟B柱一定可以幫忙檔下部分力道

日規civic在NASVA的撞擊測試(無側邊氣囊版)也還勉強可以接受啦

benghun wrote:
側撞及後撞的安全性,還差外國車廠一大截...

有做side test 跟 rear test的IIHS
數據也還好啦
civic from IIHS
=================================
題外話
從小就常聽到年長的人說: 喜美板金薄

是阿
我相信十幾年前的確很薄

現在呢?

很多人看車 還是會敲敲車殼 看板金軟不軟(挑西瓜)

andyboss711 wrote:
保酗酒險


我印象中N年前就已經沒有這種保險了(被政府取消),理論上保險公司也應該就未完成的那部份保險時間要退費,不過大家應該都"裝死"
Vin Liau wrote:
別指望商人有良心買車"附贈"氣囊啦囧
加上過去銷售經驗
國產車氣囊多也不見得賣得比較好orz


車商有這樣有良心送過任何東西嗎?還不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不然就是賣不出去只好促銷,不過多氣囊的部份應該由立法去要求,消費者很難去要求這種事情。
賓士那組車禍看起來是90度的側面撞擊,altis車頭正面的大面積去撞擊整台賓士的側面,面積越大承受的壓力越小越分散。
CV8這組是類似45度角的撞擊,Cefiro車頭左前方的"小"面積去撞擊CV8的左前門,面積越小承受的壓力越集中。

先天條件優劣很明顯不同,還是一堆人可以下一些獨斷的結論
無須拿別人的愚昧來懲罰自己
若對方沒有保對方的車損責任險,
樓主可以考慮聲請假扣押,
一方面避免對方不賠償、
另一方面間接逼迫對方快速賠償。
之前有朋友就是這樣逼使小黃賠錢!
xnetjack wrote:
賓士那組車禍看起來是...(恕刪)

車子的45度角是最硬的地方,
被撞的應該也是損壞會最嚴重。
初心 wrote:
很多人看車 還是會敲敲車殼 看板金軟不軟(挑西瓜)...(恕刪)


恩...同感
敲一敲看硬不硬,就說耐撞、安全
--
那也不用去做那些撞擊測試了...
只要請這些"神手"在測試中心敲一敲,打幾顆星就好了...
孟子曰:窮則獨善其身,富則妻妾成群
初心 wrote:
日規civic 8 ...(恕刪)


這資料真的是太棒了~
好高興有買到這樣好的車~
我喜歡小七 (D70s, 2006) ,小八(Civic 8 Ex-S, 2007)也是最愛
benghun wrote:
其實我不是非我族類就...(恕刪)


其實你要表達的就是 進口車的安全性 我也認同國產車安全須再加強

但你舉 回文中賓士的例子 我覺得不是很好

因為那台賓士 受到altis正面撞擊 受力面積大 衝擊力應會平均分散到該面積

該衝撞注意看低話 a柱 b柱 門樑 與底盤結構 四處分攤掉衝擊 所以該賓士車門沒有<進去

而civic8代 只靠門樑 底盤結構 撐住Cefiro近45度角 小面積衝撞 車門只有<進去 而不是車室<進去 已算不錯



不過還是要講 門樑強度因該再加強 這次是遇到轎車 下次如果是遇到底盤比較高的車 因該車主.......
國內還是因該立法把車子氣囊標配為四顆(前面 側面)以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