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da All New City車體剛性及高速行駛穩定性如何!?


gt200235 wrote:
小弟昨天接到通知去...(恕刪)

小弟也是focus的車主(mk3),目前有個小寶寶,計劃再生一個,雖然現在的坐駕夠用,但是若再加一個寶寶,focus的後座放兩個汽車,真的很擠,副駕的設計又……,看到city的改款上市,滿心動的,目前車齡才2年…,也不錯開,開高速穩定度不錯,但又很想換後座大一點的車子,看來要找個時間去試駕一下city,再來看小佛還能留在身邊多久XD

tcgpolice wrote:
為什麼左右邊的鋼材...(恕刪)


左右邊畫得不一樣是因為該部位有好幾層高強度鋼
每層材質強度不同,所以分別在左右邊表示

跟左右駕無關
bambochen wrote:
左右邊畫得不一樣是因...(恕刪)


請問一下側視圖跟下視圖的同樣位置鋼材用料怎麼完全不同?

側視圖b柱有1500 下視圖的b柱才780

這2張圖真的是同一部車嗎?
百鬼夜行抄 wrote:
請問一下側視圖跟下...(恕刪)


這答案是一樣的
例如它B柱是590Mpa+790Mpa中間是1500Mpa
三層結構,所以不同角度畫不同鋼材,沒啥奇怪

還有每家都是這樣畫,不是只有本田

附上歐洲版的圖
其實 拿我來說 目前買車 一定優先買ESP那種系統 再來是安全氣囊 當2者差不多時候 就看好不好開 穩不穩

我相信 一台車本質好一點(操控那些) 配上正常駕駛 安全會再提高 然而是稅金最大值優先 1.8或2.4的排氣

接下來是變速系統 我絕不買4AT的 至少要買到CVT或者5AT以上 買對了油耗 自然不差


影音 最後考慮 對我來說根本沒差 我只聽音樂 導航只用GARMIN(簡單好用沒話說)


不過當然啦 還是要自己的預算內








bambochen wrote:
那多半是因為沒看到...(恕刪)


但近來看了幾起五門車款被大車撞擊後的慘況...
覺得強化B柱至C柱間的剛性...
應該是有正面幫助的...
跟理盲講理~黑人問號!?
gungunM wrote:
每次看這種鋼材分布圖...(恕刪)


加1,鋼材分布似乎沒顧慮到後座乘客~比較起來,Luxgen S5的鋼材分布還不錯,但是妥善率讓我有一點怕

tony333324 wrote:
基本上可以這樣講
已經開始滑=輪胎轉的方向跟實際輪胎移動的方向不同
那麼, 你可以:
1. 轉動方向盤讓輪胎轉向到跟滑行的方向相同, 這時候輪胎的抓地力會把方向導正回來.
2. 踩煞車, 讓車子沒有動力, 滑完了車子自己會停下來
也許你會找不到輪胎方向, 這是經驗沒辦法教.
不過有練習的方式可以讓你知道輪胎滑開要怎麼抓回來, 不需要速度很快就可以練習
請找山路, 嘗試分段打方向盤轉彎
意思是, 轉彎時打多一點, 再回正, 在打多一點, 再回正....多次, 直到完成一個轉彎 (這個動作就是軌跡防滑的作用方式, 你輪胎一滑開軌跡防滑會開始抖動輪胎去找抓地力)
上述動作熟了以後
請在轉彎時加油加速, 速度差不多40~60KM就有機會把輪胎甩開了!
當你這樣練習時, 你自自然然會開始有感覺, 去找輪胎跟行徑方向的密合.....
你自然會逆打方向盤完成飄移甩尾的動作....
這是需要練習的......

看不懂耶,你可以濃縮在0.1秒內讓我可以立即反應的對策嗎?
bambochen wrote:
這答案是一樣的例如它...(恕刪)


thanks

可是從這2張圖看來

如果後方的撞擊點稍高

例如被休旅車或小貨車撞擊的話

剛好閃過底盤那根

那整個後座就變潰縮區了

可以的話還是希望c柱跟尾門能強一點

看了最近很多新聞案例都是從後面上方撞進來整個壓扁
我本身是ACCORD 7代車主,
雖然對目前的用車滿意,但自排車操控性遠不如手排車...

入門車是NEW SENTRA 1.4化油器手排,
這部車應是現在Super Sentra的始祖,
也是使眾人對裕隆改觀的關鍵車款之一...

根據我南征北討數年的經驗,基本的狀況都遇過,
曾有多次在新竹快速道路暴雨積水中側滑飄移的經驗,
深夜在二高上高速行駛(時速約140KM)也相當穩定(只是膽子不夠大,不敢將油門踩到底...),
曾兩次在停紅燈時被LANCER及TERCEL未減速直接KISS(時速約20~30KM),但也只是保險桿掉漆而已,
性能及結構已非昔日阿蒙...


其實現在大部分在市面上販售的車款各方面都相當,但遇見大車全就GG了~

相對地駕駛人開車的習慣及經驗比較重要
出門車況保持良好,避免跟隨在大車附近,不要遇見三寶...,
就能"快快樂樂出門、平平安安回家"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