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團結起來!就算是H迷也要團結起來!

asabuchi wrote:
就是奇夢子好壞的問題...(恕刪)


yes!你最後的說法我也是很訝異為何本田就是配備少價格高
還可以如此具有威脅性?它的行銷學是質得研究,而你也點出
了我一直不直接說出的看法,不買的人不就是因為受到被打擊
的心理嚥不下這口氣,也因此要求本田還回當初設計的配件,
可理解,所以我才一直hignlight台本一開始就A掉那三樣配件
,highlight是因為它把配件少操作成偷,讓本來覺得配件少的人
感覺到東西被不尊重的偷走了,如果這三件本來就有,
HONDA還可以維持本來料不多的基調,一個弄不好卻變成"偷".


底下"shinekuo"你可以假設我是銷售人員,但你的"可能"離事實
很遠...現在社會有點充滿陰謀氣氛,至於你其他的講法,屬於個人
自由,尊重,只是沒有實質可以幫助我的資訊所以不回應了.
我幫你貼一下u-car的有關HONDA報告吧~

(節錄自u-car 2008年12月份臺灣汽車市場銷售報告)
與2007年相同的8.7%市佔比例,反應出Honda Taiwan重返臺灣車壇後,年年擴大市佔率與2007年唯一正成長車廠的上升曲線,在2008年這波不景氣下嘎然止步。除了大改款Accord與全新入門車系Fit,無力在上市後一舉打開販售格局外,2007年熱銷的CR-V在2008年轉趨平淡也有關鍵影響,CR-V先遭遇休旅車熱潮退散影響,後接著國產Outlander與進口RAV4等勁敵瓜分市場,導致CR-V與Civic等主力車系,無力再度上演聯手強勢挹注Honda品牌銷售的戲碼,2008年力守2萬輛關卡,留下近3成的衰退,下一步戰略將考驗Honda Taiwan經營團隊。

看清楚了沒?
不要一直只看到HONDA的市佔率~後來推出的Accord及FIT並無法幫HONDA搶佔市場,雅哥賣的最好的是2.4L(也就是配備最有誠意的那一級距,而3.5L算是較高等級的客層所以暫不列入),2.0L還賣輸mondeo,而FIT在蜜月期以及車子"原始本身"條件不錯(動力、空間變化、操控)的情形下只賣出334台,就可以證明台本"考驗"台灣人民的耐性已經得到"回報"!
再者,沒有人敢說自己的市調或行銷一定對或一定好,但有個方向可以參考,之前賣的非常好的殺肥肉(甚至有過50%的市佔率)跟現在賣的非常好的T牌車靠的是什麼?殺肥肉大家都知道QT懸吊很舒適,T牌車也一樣,但這兩款除了懸吊以外還有一個強項~抓住消費者的心!在外觀、品質、操控(H及F的車只是"極限"較高但不是其他車廠的車都沒有操控性啦)一定的水準之外,消費者還要什麼?
就以FORD i-MAX為例,外觀不錯、品質也還好、操控極限也不錯,但就是比同級市場還要少一點東西嘛!同級市場裡,WISH的配備超豐富、馬五有電動滑門、CRV內裝質感好...等一比之後,i-MAX該有的都有了但卻也幾乎是同級市場裡大家都有的了,i-MAX多不出什麼更吸引人的配備啊!中庸之道卻又落後,加上品牌形象不佳(重點),所以賣的蠻慘的(但每個月的成績都蠻固定的,所以客層幾乎不變)!

之前的言論並沒有特別針對特定人,只是有些時候大家在回覆的時候忘了考量其他網友的立場或感覺,所以會引來比較不好的爭論,希望大家都能理性討論囉!

aab1 wrote:
.....另外,如果本田就是不加碼
配備而市場排名卻反向上升,你會如何分析這樣的現像?以及你會如何看
待本田的銷售策略?因為我看ucar12月的銷售量,2,3,4名根本就可以說
一樣,為何本田就是可以做到這樣?...(恕刪)
清音俗世留 紛爭幾時休 誰能破名利 太虛任遨遊
還是會買~
因為沒其他選擇!!
賣車??政府賺最多啦!!
抵制??去灌爆行政院立法院信箱比較實在啦~
rogerkuo2001.tw wrote:
你少來這套!

賣產品的講CSI但實質上醜陋的算計,不管消費者的聲音要硬幹,在台灣汽車銷售史上是異數!

這種經理人員擺明了就是要算計,看消費者的底限在那,不行然後再往上加一點,了解其心態後就覺得可惡!

從小細節就可以知道其高層的心態

講行銷不是自己想怎麼做就算了,市場的聲音才最大,現在是買方市場還強硬,真是找死!

我希望你更大力鼓吹嫌就不要買,看HONDA的基本教義派能撐多少市佔?

不要小看01的力量,HONDA在日本美國都與TOYOTA正面決戰,到台灣矮人一截!

在日本,本田出的車沒有把手,我看社長會出面道歉,因沒有真正以人為本!

什麼叫以人為本?

把手都不裝叫以人為本?

還好意思談CSI?

丟臉!

Re-call會比當初裝上去多了非常多的成本,而且社會印象差!

有膽就不裝,繼續說本質好了!

還好意思談CSI!

唯利是圖的廠商罷了!

這種廠商倒了最好,反正永遠沒辦法給消費者真正HONDA本質的車子啦!

HONDA全世界的製造廠大概只有台灣敢出沒有把手的車子,xxx,真有你的!



兄台上述這段話說得真是大快人心! 照理說真正的本田迷基於愛之深,責之切的心理,對台灣本田應該會比一般用車者有著更嚴格的標準才是,不過事實顯然不是這樣.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慈母多敗兒』啊!

自從買了台本的七代accord 後,就將 Honda 列為國產車的首選, 等Fit 也等了三年,結果哩,看到配備和售價,我連去試車的意願都沒有!

現實是殘酷的,要養一家車廠應該是靠人數較多的理性消費者,而不是靠人數有限的『本質』迷!
我坦白講我的感覺

可能
有可能最近不斷 回復大家留言惹火一群人的

aXXX

是別的車廠的業務或是行銷人員

因為他成功的澆熄了
這個連署活動的熱情
(他很會講...我真的承認
大部分的朋友沒他能耐去講)

這個聲音沉默下去後
最後的結果就是沒有結果


我有時候覺得
讓一個政黨被輪替掉的原因
並不是他的支持者不夠多或他的核心價值是錯的
而是少數幾個領導者核心幕僚一直以為它們作的事情沒有錯
是社會是司法是歷史在抹黑破壞他們
旁邊有幾個名嘴每天晚上在催眠這個政黨的領導者說
"你沒有錯!是是社會是司法是歷史在亂搞"
然後他就以為這幾個名嘴的聲音代表全部支持者的聲音

這位大哥的發言就像名嘴
催眠了台本誤以為它們作的事情都是對的

而不去聆聽大部分的人想要的是什麼
結果是什麼?

現在大家都看得到被輪替掉的政黨發言力道有多薄弱

我是真的很不希望
有一天擁有跑車魂的本田車迷
看到它們
每天花好幾個小時自豪的駕馭著的
每天到處傳頌著的傳奇的
車子品牌
到最後
成為悖離民意的二線品牌。





台灣本甜的所做所為
以站在牠們的立場看來雖有風險但是卻或可為之
所以想要搏倒以車廠利益來考慮的說法本來就不容易

什麼可以改變?
就是你們,消費者!
你們的容忍或你們的覺醒將會導致不同的結果!
這或只是台灣本甜的第一步or第二步
但漠視無感而屈服你就會繼續承受第三步、第四步一直持續下去!

我們可以付出較貴的車價
卻無法忍受另人瞋目結舌的剝削

來這裡留言就表示你的支持!

+10000
日本人別太囂張
換台灣高層做看看
shinekuo wrote:
我坦白講我的感覺可能...(恕刪)


你有點捧那aXXX的了,他只是在同一個圈子中打轉,就像一個小學生聽了一個理論
自覺很有道理,就一直在裏面玩泥巴,完全不懂得在討論任銷售模式之前,要先建立
假設模型,變數設定…等等,只要其中有一個變數或是設定不符合現狀或預期,就要
全部重來,套一句經濟學裏面常常提到的,在你試圖去預測任何一種經濟活動的模式
之前,你必須要先確定一件事,就是你設定的所有變數都不會有任變化,所以我們自
已都戲稱經濟學就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像去年諾貝爾經濟學得主,自己也說
過這次的金融風暴,他早在二年前就預測到,但是發生的規模比他想的還大很多,所
以還不是跟沒預測到一樣,這個aXX並不是真的很會說,是這版上的眾高手一看就知
道,這個人連戰的資格都沒有,所以我才說他想在這找什麼銷售理論,根本是見鬼。

不過有一句話倒是值得參考︰即使是壞榜樣,只要適時對看到的人加以教育,都是一
種學習,就是有aXX這樣的人和台本這樣的公司,今天才有這麼熱列的討論,才會一
直存在,而不沉下去。
bebow wrote:
你有點捧那aXXX的...(恕刪)



高手!提到經濟學了,可以將經濟學及銷售學理套用在台灣本田的經營裡嗎?
,還麻煩你一下,說明給大家聽,例如如何假設fIt會有哪些銷售變數,既然現在
變數跑掉了,那要如何重來?之類的,設立假設與變數不能跑掉,因為變數跑掉
假設當然就變掉了,這好像是基本因果,你拿toluene為假設標的去跑GC-mass
實際卻是xylene,toluene的假設當然就錯誤了,當然就需要重跑...我在這向
你學習經濟學與行銷學了.如果覺得佔版面可以mail給我就好.


thomas528tw,我認同你陳述的大部分了,但我還是希望能聽到如果你是台
灣本田,會如何來經營及銷售Fit這個商品.另外bebow提到經濟學了,我對這
很期待,所以還是聽他講為先.


to no.151 shinekuo:對號入座我無所謂,就算是AQQQ我也當作是我,得到對我有用
的資訊就可以了,我之前已經就我自己去思索台灣本田的銷售策略,所以我表達
長遠來看,我支持台灣本田的做法,原因已經說過不再贅述,那些是我自己的分析
而已不代表什麼實質的利益關係,你提到本質,順便第二問你認為本田的本質是
什麼?我也很好奇本田迷常說的本質,從NSR到RC212,RC45到RC51,NR到
NSX的年代,本田的本質就是"technology racing".


to no.150 暗紅右手:你的回覆很有參考意義,間接說明了理想有時還是得像現實
低頭,台灣本田還是要參考TOYOTA的行銷,先維持營運重點"長期獲利",有錢再繼
續實踐夢想,要不然雞都掛了哪還有蛋可以吃.另外5 vavle的設計跟YAMAHA應該
是有關聯,只是讓我聯想到那時的NR750,一整個夢幻.




我曾經是 Honda 車主 (EK - 3D)。曾經,VTEC DOHC 所創造出每公升輸出超越100ps的神話,讓我為 Honda 這個品牌背後所代表的技術與價值,深深著迷。在10多年前,NA引擎中,大概只有 Ferreri 及 BMW M Power 可以達到如此水準。而在 2000CC 以下小排氣量級距,更是無人能敵 (Mitsubishi MIVEC & Toyota 5 Valves 有出來鬧一下,終證明是失敗之作)。

但曾幾何時,當 VTEC 始終停留在差不多輸出功率的同時,許多歐系平價品牌 (VW, Ford) 卻開始在增壓技術上不斷有著令人驚喜的進步與表現:TDCi, TSi, TDi, FSi, GTDi....等。相同排氣量之下,可以創造更大扭力,但加倍省油的 TDi/ TDCi;小排氣量,但可以創造越級動力表現也相對省油的 TSi;Volvo 更將推出全新一代渦輪汽油缸內直噴 GTDi,不僅每公升輸出超越 100ps、扭力大幅超越 DOHC VTEC、更可以創造出比 VTEC 更佳的油耗數據。Honda 已經快要失去它那 "平價" 但具備 "超卓技術本位" 的品牌價值。Honda 不在 powertrain 上精益求精將會是一條啃食品牌老本的路線。 在未來 1~2 年內,這些平價歐系車將在全球市場大幅超越 Honda,而台灣畢竟進口車單價高,台本或可繼續汲取利潤。

聽說 Honda Type R 部門一直處於長期虧損的狀態~~公司內部也一直對於是否要堅持本格派高轉操控路線多所爭議;仔細想想 Honda 近來的作法:退出F1、停止下一代 NSX計畫、Prelude, S2000早已後繼無車、Accord 也不再有 Euro Type R 等,種種作法,加上台本無法無天的漲價,都讓我覺得,畢竟商人還是要以賺錢為第一優先目的。

小小淺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