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60club wrote:
讚 快買吧 等你開箱...(恕刪)
剛剛好
我有一輛MK1了
目前開7年多
8月3號下定I-MAX
預計下星期可以交車
要開箱喔
OK阿

對了
05年的MK2第一版
我家也有一輛
要順便照幾張嗎


04年MK1金標準估價21萬要收
我沒賣
自賣的話大概約25萬上下
05年自賣大概能賣個30萬
2手價差嗎
undefined
兩台車差在哪!!
價錢押!!羊毛出在羊身上!!
但要買建議買H比較有保障!!
老話重提多年前t牌此款車在台灣的試車廠~高速下壓到水整台車打轉!!
其他品牌車都沒問題~後來追根究底發現是因為t牌為了壓低價前懸吊使用不當!!
事隔多年t牌底盤懸吊還是以同樣的設計使用
因車重偏高卻使用一般懸吊!!而h的civic後懸吊採雙A臂較穩~也較能應付台灣的路況灣來灣去的!!
不能說t牌用的懸吊差只是他用錯!!因為使用同樣的懸吊雙b車也有使用但雙b重量足夠下壓!!
只是他連貫美麗也使用的很普通~h的accord都用到雙a臂了!!
再加上關門聲聽聽看吧!!h的扎實多了別再被老一輩的說h的一撞就掰掰~那是早期三陽代理時代做的
現在是全新的日本本田公司掌管了!!t牌的也不是耐撞是過去買他們車的都是公務人員!開車習慣就是很規矩
慢慢開~再加上早期t牌車都歐美日本直接進口居多零件都很好很耐用!!但現在不比當年!!
個人經驗就是兄長的同事要買車時詢問過我~建議他買h牌但後來買了t牌altis還上北部買!!
開回來的路上在高速公路一路開回高雄後~向我兄長說的第一句話就是"真的很晃"
t牌車也不是說一定要碰上業務給的多少~你只要不介意跨年度車!隔年年初或是私下隨時問業務
看公司是否有領牌車(經銷商很多為了業績好看偷偷領的)!!印象中可以便宜好幾萬有!!突破五以上!!
h牌反而沒辦法~唯一辦法就是有辦法向北部業務買!!但後續如有問題動用到保固可能就稍稍比較麻煩!!
因為北部經銷給業務的權限比較多!!可送的比南部多!!南部要遇到這樣除了業務賣很多台!!要不然不可能!!
本人過去待過中古車!!

dabow318 wrote:
t牌的也不是耐撞是過去買他們車的都是公務人員!開車習慣就是很規矩
慢慢開~再加上早期t牌車都歐美日本直接進口居多零件都很好很耐用!!但現在不比當年!!

這段倒是頗為中肯,尤其前兩句和小弟家中的情形完全吻合。
ramsagouf wrote:
但是本田也沒好到哪邊去也是78,注意1.8才SOHC,2.0的才有DOHC,不要跟我講美國肌肉車也是SOHC,但人家起跳是4200cc...(恕刪)


肌肉車是OHV
本田的單凸並非低科技 這個已經說爛了 還是有人不太懂

SOHC+可變氣門 可是本田的絕技之一
用SOHC就可以做到兼顧馬力+油耗
SOHC的R系列引擎 科技世代 完全不輸DOHC的K系列引擎
R的薄燃技術 到目前也算是 直噴之外 解決兼顧馬力油耗的先進方式之一

能把SOHC引擎發揮到如此的效率 我想無人能出其右 只有HONDA辦的到

CIVIC 1.8與2.0 100KM/HR以內的感覺 其實1.8還比2.0輕快許多
要到高速後 才有明顯感覺!!

ramsagouf wrote:
,VVT-I只有鳥台灣的Toyota真爛
VVTL-i才是TOYOTA的高階技術(恕刪)


引擎不是馬力大 就是高階技術!!
要研發跑車的引擎 其實難度還沒有 量最大的一般轎車引擎 難度高
因為 一般轎車引擎 要兼顧成本 要在馬力 油耗 間取得平衡 所以更難搞

ALTIS引擎編號是2ZR-FE ,TOYATA的引擎 如果看到編號後面有FE的
就是一般 實用化的引擎 兼顧馬力油耗耐用度 那種

而最早使用VVTL-i是1999年 Toyota Celica用的2ZZ-GE
注意看 編號後面有GE的 就是 高轉速 高馬力的賽車化引擎

VVTL-i系列引擎 已經全系列停產 就象HONDA S2000上的F20C一樣
這類引擎 其實也不是啥高科技 簡單說 就是賽車化的高轉速
轉速越高 當然引擎馬力就越大~~ 但 轉速高 才有大馬力 並不時用
一般街道駕駛根本用不到
所以這類引擎 逐漸被市場淘汰~~~





所以~~還是 多看些資料~~ 再上來 跟大家聊吧!!


我有開過幾次CIVIC與ARTIS
我認為ARTIS引擎與油門反映在低速比CIVIC好
CIVIC室內比較美
但那引擎我不欣賞
因為CIVIC早就不打性能小車市場了

dabow318 wrote:
undefined兩...(恕刪)


T牌買來改底盤

H牌買來改隔音

不就差不多了?參考月經文最實用的意見

dabow318 wrote:
undefined
兩台車差在哪!!
價錢押!!羊毛出在羊身上!!
但要買建議買H比較有保障!!
老話重提多年前t牌此款車在台灣的試車廠~高速下壓到水整台車打轉!!
其他品牌車都沒問題~後來追根究底發現是因為t牌為了壓低價前懸吊使用不當!!
事隔多年t牌底盤懸吊還是以同樣的設計使用
因車重偏高卻使用一般懸吊!!而h的civic後懸吊採雙A臂較穩~也較能應付台灣的路況灣來灣去的!!
不能說t牌用的懸吊差只是他用錯!!因為使用同樣的懸吊雙b車也有使用但雙b重量足夠下壓!!
只是他連貫美麗也使用的很普通~h的accord都用到雙a臂了!!
再加上關門聲聽聽看吧!!h的扎實多了別再被老一輩的說h的一撞就掰掰~那是早期三陽代理時代做的
現在是全新的日本本田公司掌管了!!t牌的也不是耐撞是過去買他們車的都是公務人員!開車習慣就是很規矩
慢慢開~再加上早期t牌車都歐美日本直接進口居多零件都很好很耐用!!但現在不比當年!!
個人經驗就是兄長的同事要買車時詢問過我~建議他買h牌但後來買了t牌altis還上北部買!!
開回來的路上在高速公路一路開回高雄後~向我兄長說的第一句話就是"真的很晃"
t牌車也不是說一定要碰上業務給的多少~你只要不介意跨年度車!隔年年初或是私下隨時問業務
看公司是否有領牌車(經銷商很多為了業績好看偷偷領的)!!印象中可以便宜好幾萬有!!突破五以上!!
h牌反而沒辦法~唯一辦法就是有辦法向北部業務買!!但後續如有問題動用到保固可能就稍稍比較麻煩!!
因為北部經銷給業務的權限比較多!!可送的比南部多!!南部要遇到這樣除了業務賣很多台!!要不然不可能!!
本人過去待過中古車!!


還活在過去嗎??

10 and 10.5代 altis都比civic8重.

10.5代altis用CVT油耗尬過civic8了

10 and 10.5代 altis與9代開起來像船的以經不一樣了

civic.... 7代之後的操控以經沒什麼可以說了, youtube上也有civic8失控的影片,與alits有點像..

一比較起來..一個在進步一個在退步...退步的還賣的比較貴..
dabow318 wrote:
undefined兩...(恕刪)


你真的LAG了

還講了一大串...現在的C8 早就沒有雙A壁了

你真的要好好充實一下 現在的情況! 妳肯定沒試承過10.5代.

1.8我是沒開過 直接2.0Z 不多說了

我現在很少回文 但是看到你這樣假知識 一定要回一下
lepg622 wrote:
還講了一大串...現在的C8 早就沒有雙A壁了(恕刪)


所以你的意思是
U-CAR 的資訊錯誤囉?
CIVIC後懸吊是有雙A臂的唷

我在意的點只有安全性
現階段國產中型房車
除了FOCUS有ESP之外, 再來就是CIVIC 2.0
不考慮預算的話 CIVIC > FOCUS
考慮預算則反之
(ALTIS沒有ESP..故完全不考慮)

ESP的重要性請看這個連結
有ESP就一定安全嘛?
我相信 至少比沒有ESP還要安全
沒人可以保證意外什麼時候會發生
但只要用到一次..就值回票價了!!

chihung1024 wrote:
所以你的意思是U-C...(恕刪)


認同

安全的東西就像急救箱,或是防災包一樣

備而不用,比那麼衰小碰到那第一千零一次要用到,結果沒得用,好太多了
請勿購買韓國品牌,買伊索比亞的產品人家還會和您說謝謝,買韓國產品他們只會笑你笨再桶你一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