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t的剛性其實不錯的阿?很多人在說歐洲車一體成形 blah blah blah ....如果Fit不是一體成形的車子那我還不知道到底哪台車才算是一體成形的沒圖沒真相車身不潰縮的話車主就不只是手受傷了難道要像以前volvo的車子撞到,車沒事人腦震盪才算剛性好嗎
推定全損 : 保險公司支付, 以一般產險公司平均1年折舊25%來算,2010 Honda Fit VTi-S 原廠售價: NT$ 62.90 萬62.9萬 * 75% = 47.175萬(第一年殘值)47.175萬* 75% = 35.38125萬(第二年殘值)全損一定是由自己的保險公司支付, 自己的保險公司再依肇責比率去跟對方求償(代位求償)所以陪35萬再正常不過, 車子是負資產, 2手車價在這邊可以說是完全不適用,除非可以提出他是保值的有價產物...如骨董車~傷害部分就看樓主怎麼索賠了,醫院看診, 往來交通費, 後續復健, 就連當天的拖吊費用...balabala,都可以整理出來, 傷害部分有要提告,記得要在6個月內,但樓主這時候建議放寬心, 財去人安樂!!有健康完整的身體才是真的, 車再買就有了~
怎麼發現酸文的人很多?今天就算是任何一輛車 只要被從後方超過10噸的車輛推撞哪一個可以保證自己後方車體完整? 告訴我哪一台這麼神?遊覽車都會內凹了何況是一般車輛我們應該慶幸的是樓主人沒事而不是從別人的不幸去牽扯其他問題
版主大大您好很多網友都在關心的車況首先先恭喜你平安無事但在你的文章中有看到您提及你的手臂及頸椎超痛就專業觀點來看你若有持續性的疼痛最好趕緊去進行檢查因為車禍最易引發的就是因突發力量撞擊造成頸部椎間盤突出或頸椎滑脫造成神經壓迫症狀就是頸肩及手臂持續性疼痛或是痠麻請您盡早確認拖久了 就準備開刀換成人工椎間盤成為機械人...........至少賠35元小弟認為那是小事情身體最重要
本人無意筆戰,針對事情討論就好,而且小弟對HONDA無偏見,只是討厭為何總是有人要扯到TOYOTA身上,一副見不得人好,隨便PO張TOYOTA被撞照片,就說TOYOTA如何如何,也不探討當時情形如何,也有ALTIS把BENZ車尾撞爛但ALTIS車頭沒怎樣,怎不大讚ALTIS車好這照片是家父座車CITY以時速約60直撞電線杆,有看到座艙沒甚麼事嗎。對比F板有人同樣速度結果車子爛了,卻在大力稱讚F車很勇看了就想笑。以上本人告退
對樓主能逃過一劫,只能事後提醒去給醫生瞧瞧比較妥當。樓主的FIT撞成這樣,後箱底板都跟大梁給撕裂分開,大樑似乎還直挺挺的無損,顯然受力點在窗線高度,這樣撞擊沒有哪台會比FIT好到哪去,用了超高強度鋼板就會變形較少?材料力學、結構學、結構動力學、撞擊力學翻翻,大一程度就可以自行解答。只是FIT後懸很短,後車身撞擊可潰縮區比較小,尾門框被推到後座椅背位置,後座如果坐人應該會受傷或失能。HONDA各車款的尾門框都是封閉斷面構架,斷面尺寸還不小,相對車頂梁而言比較強,所以後方被撞時,尾門框整個被推向C柱,消能機構在車頂梁與底板大梁,這樣可以減小車內乘客所受衝擊力的峰值,以FIT這種無尾車款,被大車從後方硬騎,樓主的FIT已經是鞠躬盡瘁了。歐系車喜歡用金屬桿件斷面蜷縮來吸能,所以想盡一切辦法把不同材質金屬熔接在一起,達成吸能的目的,這種工藝技術是比較高,但是製造維修卻是噩夢;車身剛硬,氣囊就變的非常重要,不然人體受到衝擊力峰值很難降低。日系車用相對強度較低的鋼板製作各種梁鈑件,靠著桿件走位來吸收能量,設計的好一樣可以保護乘客,但是相對製造技術層次比較低;車體較為柔韌,往往一撞就得個猜猜我是誰。歐系、日系誰好誰壞這無定論,這就跟AIRBUS、BOEING誰好誰壞一樣無解,與其在01爭的無止境湮口水,不如大家來推酒駕要用殺人未遂定罪、大車要裝防滾側裙,這種對大眾都有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