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價錢的車連隔熱棉都沒有會不會太誇張啦!


zhousteven wrote:
已經確認無前後內鐵保桿。為減輕重量。因為台灣人喜歡省油車,為了迎合台灣人喜愛忍痛拿掉。而且同時符合台灣政府的交通法規,因為有內鐵會造成低速撞級時給行人帶來傷害,自己的車內潰損失不重要。

但是為了民眾安全特意裝上四根行里箱內黑細保杆,方便掛衣服以及增加車体安全為了達到貨車般的安全等級。

而且備胎也拿掉。增加儲藏空間。可以置放打氣機與補胎劑。

真棒呀!本田真的很貼心的呀。話給一個讚...(恕刪)


你確定沒有前內鐵? 台灣交通法規有說 「內鐵會造成低速撞級時給行人帶來傷害」 ?
急如風、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 最愛無限!
zhousteven wrote:
已經確認無前後內鐵保桿。為減輕重量。因為台灣人喜歡省油車,為了迎合台灣人喜愛忍痛拿掉。而且同時符合台灣政府的交通法規,因為有內鐵會造成低速撞級時給行人帶來傷害,自己的車內潰損失不重要。
(恕刪)


老兄.法規是指車體外部加掛防撞桿!別亂拿法條來扯好嗎?

如果照你所講的法條~台灣8成以上的車都無法掛牌!請查證正確完再來說!

bulibi wrote:
有無隔熱棉、隔音棉,引擎蓋的溫度差很多的,我的車有這一片,開車熄火後摸引擎蓋都是涼的...(恕刪)


吹喇叭不要吹過頭了!!

無限88 wrote:
便覺得您應該是試乘頂級 2.4升 的 CR-V 4 ? 說不定其他較低等級的新車是沒有將 行車紀錄器 列為標配喔!

若是這樣就是誤會了! 也請平衡一下說法,別讓廣大車友誤會這次 CR-V 4 全車系 " 皆標配 " 行車紀錄器 !?
...(恕刪)


昨天下午 試駕是2.4VTI S(97.9).業務說CR V都有這標準配備.我就無追問

還在那把玩給看.心底只想拉轉斷油沒過問.它就關音響說這樣試聽雜音最準 開始試駕
J1977 wrote:
no no引擎室是靠...(恕刪)


風扇扇出熱風怎麼幫引擎室散熱咧?

是加溫吧!?

水箱不就只有幫引擎啥時幫引擎室?



沒有是正常的
因為原本眼鏡盒上的那塊鏡子也不見了
別告訴我是為了行車安全喔
大大 我所表述的是反諷。

我對台本已經失望極點了,今天去退訂金了。

這車實在太不重視我的安全保障。

看清楚了。現在已然無味。


準備入手c180 coupe 。解脫了CRV4迷咒 哈哈!
鍾政毅 wrote:
風扇扇出熱風怎麼幫引擎室散熱咧?
是加溫吧!?

鐘大,您以為每台車車頭都開個大大的前氣壩只是好看而已嗎 ?
高效率的水冷或是油冷系統.最終仍然要透過空冷排熱的

鍾政毅 wrote:
水箱不就只有幫引擎啥時幫引擎室?...

引擎不在引擎室裡難道在行李箱裡
大大您的回文很funny喔

go 車誌...嘉偉嫌 foucs tdci 前引擎蓋沒有油壓挺桿,還是一條細細的鐵條支撐,看起來質感和油壓挺桿真的有差。...這回看他怎麼說?..(希望他不是偏袒本田這邊歐!)
引擎蓋未設置隔熱棉會造成引擎蓋溫度過高,有實證嗎?
我1997年的K7,在2007年的時候,因為隔熱棉(先稱做隔熱棉)老化破損無法固定,所以我把它拆掉,拆掉後引擎蓋也沒有感覺多熱啊?每次開完長程後,打開引擎蓋也是只是微熱,並不會到覺得燙手。
但是聲音真的差很多,少了那層就會感覺引擎室的聲音變得好大聲,不過這是K7老車,等我到了八代後,就沒感覺了。

引擎到引擎蓋間有一段距離,並非直接接觸,引擎室的溫度是靠對流來傳熱的,不是靠傳導的,要真是靠傳導的,在引擎蓋燙手之前葉子板和AB柱就先燙手了,因為這幾樣板金有更多接觸點連接在車體上的,導熱是靠傳導,比對流更直接。
說引擎蓋隔熱棉會影響引擎蓋溫度,真的是鬼扯,隔音棉就隔音棉,扯什麼隔熱棉。
樓主沒常識結果更多酸民水準也差不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