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asha wrote:
同意 +1 , 日本的汽車工業要 趕上 或 超越 德國 , 我看還有一段相當長的時間 !


呃..全球最大的汽車工業國早就是日本了...(還很長一段時間咧)..
wavekung wrote:
曾經擁有過 1996 Mazda MX-6 , 2003 Honda Accord V6 , 2009 BMW 335xi
及 Toyota 4Runner , RAV4 V6
撇開 SUV 不去談 , 單單就 MX-6 , Accord V6, BMW 335xi 比較操控感
BMW > MX-6 > Accord V6


日系國民大車Accord V6被電正常吧!
(3.0渦輪/FR/4.5米 vs 3.0NA/FF/4.8米)
換成歐系國民大車Mondeo/Passat也被日系IS350/G37修理的!(Focus ST兄弟車Mazda 3MPS也贏!)



wavekung wrote:

個人以為 , 日系車跟日系車比就好了 , 大可不必跟歐系車比


這話題太容易吵起來了~
眾歐系FF擁護者自覺有BMW操控,但他們把M-Benz/Audi/Alfa/PSA/Renault放哪了?

日系注重操控的Honda/Mazda/Subaru/Infiniti當然不放在眼裡摟~
底盤表現如何,這種問題,老實說,每個人的喜好跟定位都不一樣,而每一款車也都不一樣。像我家老頭就會喜歡那種溫溫軟軟,坐起來不顛頗,穩穩的賓士感覺。對他來說,那就是優。阿西摩喜歡操控,我不挑品牌,我只看車款,只要能跟得上我的底盤,就是好的底盤設計。上賽道,我可能會挑 Lotus Esprit, Honda S2K, Honda Civic 等等。如果玩 Off road, Range Rover, Ford SVT Raptor, Hummer...etc 等等會是我的選擇。所以,基本上,這種問題的討論太過攏桶,也根本的無法討論出一個具體的結論。因為,光拿品牌來比對,中間的變數實在太多,也根本無法比較。

這種很容易擦槍走火的題目,該怎麼說好勒~ 看看就算了。

而至於要談汽車工業大國,每個國家的強項都不一樣。論品質,Mazda 早在十年前出場的車子瑕疵率可以做到零,光這一點,歐洲沒有一個車廠做得到!日本的生產線管理好到保時捷得去日本 Toyota 挖角過去幫他們管理生產線。近年來很流行的 Hybrid,那個電池技術,也幾乎都是日本為王,出口量也是最大。我不知道憑哪一點可以直接說日本還有很長的一段時間要走?要不要去看一下,全世界賣得最好的車款是哪一款,然後我們再來討論誰是汽車工業大國這個問題。

從頭看到現在,理性的資訊討論很少,倒是自我感覺良好,品牌粉絲很多。

ps: 請不用對號入座,阿西摩現在很少上 01 晃了~ 只是剛好路過看看老朋友而已。沒別的,你們繼續聊。
ps 2: 這十幾頁的討論看下來,有些話根本的觸犯討論區規則,可是好像沒看到什麼動作。01 感覺上沒啥變。
錢能解決的問題不是問題. 問題是... 偏偏沒有錢啦~
CIVIC 8的前懸吊應該是HIGH-CASTER MACPHERSON(也就是老式的麥花臣)
而後懸吊是DOUBLE-WISHBONE沒有錯
資料來源:台灣本田

tcjames.yu wrote:
CIVIC 8的前懸...(恕刪)


正確一點的說法,前面是 Control-Link MacPherson Strut, 後面是 Reactive-link double wishbone.
錢能解決的問題不是問題. 問題是... 偏偏沒有錢啦~
tcjames.yu wrote:
CIVIC 8的前懸吊應該是HIGH-CASTER MACPHERSON(也就是老式的麥花臣)


前懸吊的後傾角由以往的三度,增加至七度,增加了直行的穩定性與方向盤回正的速度。(autonet介紹)
(大部分後驅才會用超過五度,機車前叉的角度就是後傾角!)

難道麥花臣懸吊有新式的?

烏龜K6 wrote:
嗯€在我眼裡那本來就...(恕刪)


IS250烙牛魔王的引擎就很好玩了......
我是覺得看了那麼多頁, 各有各的擁護者,小弟提出一個另一角度的思考 , 如果以製造者的角度來想
各位覺得 如bmw honda 等會作不出 大家所講的好操控嗎? 想也知道一定是沒問題吧, 但問題在那裡呢?
在於耐用度, 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是最難的.要搞出一部操控超好的車,又要對應一般馬路上的坑洞,又要對應一堆車主開個五六萬公里也從不作一次定位的 ,又要顧到保固,你是車廠,你會怎麼作.
雙A臂的優點是靈活精準,高速彎中還有很大的 路線修正能力 但設定一不對就容意過於輕飄

麥花臣則是過彎如軌道般穩定 但彎中路線修正能力比起雙A臂就差多了,
但請注意這裡不是要比誰的設計一定好,因為是人在操控車,不是車在操控人, 如果你能開開不同的設計的車子,但能發揮各優點 而不讓缺點影響你,那你是在玩車不是被車玩,

話題說回來 bmw 及 honda 都很利害一個能把麥花臣 作到還有很強的彎中路線修正能力,另一個則改正過往彎中太過靈敏的的缺點,你說這十年來新一代的bmw跟honda 作了什麼 其實都在不斷的改進操控的弱項,並且前提是要顧到耐用性,而這是最難的

給大家參考

J1977 wrote:
家裡有錢真好.......(恕刪)

泊車小弟開過的進口車也很多啊...

藍道生 wrote:
沒錯!而且雙B在台售...(恕刪)

老外感到不可思議是正常的
在外國汽車業是公平競爭的,所以百花齊放
平價入門的雙B車款
一進到台灣,進口稅的加持
都嘛變成高級車等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