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 正無限 summit 算很便宜了
圖中那隻算是補強下支臂的 防傾桿 沒有改裝之下 理應不用補強
xfp4oqu wrote:


您好,針對此張圖...(恕刪)
anna7698 wrote:
比起 正無限 summit 算很便宜了


我自己是裝無限的四點前上和四點後上。可是.....無限也有出後下拉呀?
seanversion wrote:
想請問各位先進FIT...(恕刪)



以上述的拉桿

沒一隻可以解決樓主的問題

拉桿是強化車身剛性

跟懸吊系統無關

就算您插了一組防滾龍

還是一路搖晃前進

覺得車身是布丁 拉滿拉桿變成硬梆梆的椰子

終究還是架在懸吊上晃阿晃

要改善.依序為


圈胎/避震器/加粗防傾桿


以加大尺寸的輪圈.搭較為扁平的車胎獲取更佳的路感並提升抓地力

再由組尼較高彈簧較硬的避震器提升灣道反應.減少側傾

防傾桿顧名思義 幫助避震器減少側傾量


防傾桿最後裝或改(加粗)是因為需要先由行程較小 加硬的避震器來限制懸吊行程

原廠避震器行程普遍太長..先上強化的防傾桿對車體板金是個負擔

先換避震器沒換胎(路上很多)..容易因抓力較不足的舒適胎搭不上強化的懸吊.

抓地力達極限時出意外


這些都搞定後

因為懸吊的強化.車身的扭曲量會提高..此時才是各式拉桿登場的時機--補足車身剛性



而您每加強一項針對運動性提升的零件

就會同時失去舒適性.以及車內噪音的增加

改越多 越不舒適..但車會越來越穏







您確定身旁的限速器真的不會發現?

xfp4oqu wrote:
您好,針對此張圖片來...(恕刪)


感謝xfp4oqu大的分享,讓小弟又學到很多新知識

小弟在網路上看到的便宜後下拉的確是通用型對鎖式的


看來加裝這個多多少少也是有點幫助,反正通用型的也不貴,

下次有閒錢時就來去汽車材料行定一隻來裝


感謝xfp4oqu大的解說

音速老子 wrote:



以上述的拉桿
...(恕刪)


看了以後慢慢了解

很感謝大家的意見 都很中肯

小朋友會集體大量離家出走不是沒原因的XD

音速老子 wrote:
以上述的拉桿沮..(恕刪)


師父是壞人........XD
看來開版的大大對拉桿應該是剛認識
但沒關係
很多回覆的大大都說的正確

拉桿
只是對車身剛性做提升
要抑制離心力
還是要對症下藥
那就是避震器和防傾桿

在車子動力沒有強化到一定的時候
裝上拉桿都可以說是感覺不太到"提升的剛性"
頂多...
會覺得車子遇到坑洞會扎實一些
但這對離心力還是扯不上關係

而版大說到拉桿
那就拿拉桿來說吧!
現在市面上出一堆拉桿
那倒底有沒有用?
答案是有的
但用不用的到又是其次
所以
如果動力沒有要提升的話
裝個前後上拉桿就夠了

下拉桿就不建議了
因為台灣路爛
不要只花了下拉桿的錢而把車子底盤搞壞


要抑制離心力
還是改個避震器和防傾桿吧!
很有感覺的
但相對的
當過彎極限變大後
這種日子一久
你的車身就該要提升剛性了

全球大概只有台灣牌
一台車可以做出7-8支結構桿
是裝越多越無敵嗎
A New Driving Sensation
anna7698 wrote:
比起 正無限 su...(恕刪)


小弟建議可以試試CARBING
雖然小弟車非FIT
屁屁後面只有這牌一支

















前面這隻左右駕能不能通就不曉得
A New Driving Sensation

無敵e小秉 wrote:
全球大概只有台灣牌
一台車可以做出7-8支結構桿
是裝越多越無敵嗎


日本牌的結構桿更多.
詳見Cusco ボディ補強パー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