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日系車廠卻是兩種思維方式賺錢!!

有聽過一個說法,個人覺得頗為合理

台本的日籍高層主管都是來台灣過水

為他的下一個位子累積經歷和成績

3-5年的任期,求穩就好

不可能大幅度投資,否則他這一任的帳面肯定不好看

要有成績,也是爽了接任者

要是押錯寶更慘

公司治理常有這種例子

任期制的執行長,為了財務報表好看

所以不願意做長期投資


meridian wrote:
如果生意人都是這樣只...(恕刪)


所以你言下之意是說Honda這家公司不成功?

阿比逼 wrote:
和泰豐田 賣車賺錢 ...(恕刪)


深諳強者與弱者策略的Honda,並不會在汽車領域與強者的Toyota硬拼」鈴木先生以強弱兩方的比喻來解釋當前的對戰局勢。也間接否定Honda Taiwan將選擇以壓低價格迎戰Toyota的可能性。他分析,「Honda在全球兩輪機車事業的稱霸地位,讓Honda知道強者應有的戰略思維,反之,在四輪汽車事業,當今全球龍頭的Toyota是強者,Honda則是相對的弱者。」然而,鈴木良幸特別點出,弱者並不代表就是輸,而是要有符合自己態勢的對應策略,如果弱者硬要跟著強者的策略鐵定會輸,同時擁有強者與弱者身分的Honda,更能深刻地體認到這點。


大概就是拚價格自己會先死掉的意思

http://feature.u-car.com.tw/9419.html




跟我的看法一樣,要讓台本好可能整個經營高層換成台灣人會不一樣..

mmike wrote:
有聽過一個說法,個人...(恕刪)
阿比逼 wrote:
和泰豐田 賣...(恕刪)


台韓也不是特別會做生意
只會削價競爭而已
商人就是兩種做法~

以價制量跟以量制價~~

剛好兩種都存在在這市場上~

TOYOTA賣的多~不見的賺的多~

HONDA賣的少~不見的賺的少~

便宜的不一定有人會買~貴的也不一定就會賣不出去

不過在台灣這種市場上~

大家愛的是削價競爭~

爽到消費者~

但業者有一天撐不住時大可不賣你這個小市場~
大家好~

mrbluek wrote:
其實我覺得跟經營團隊...(恕刪)

基本上沒錯、不過若是到美國之類的先進國家大市場就不太一樣囉、待個幾年回日本就高昇了、台灣這種東南亞的國家的確是被流放的~~~
litchou wrote:
其實你們一直說台本的車賣不好

civic上個月只有五百多台

看數量是很少沒錯

但是honda在台灣的產能就是這樣 根本生不出多的車子

civic的年度目標也就6000台 一個月賣500台剛好而已

事實上 你現在去買civic還要等 所以對台本來說 產能都用盡就是賣得好了
(恕刪)


跟幾年前台本的銷量相比,現在的台本產能根本不可能用盡,
光是以前CRV加CIVIC的銷量就比現在全部加起來還多了
台本車賣不好是自己的問題,和產能無關,也許是賣不好而降低產能,不是產能滿載做不出來

削價競爭?現在國產車一年比一年貴,都快和一些進口車差不多了,我只能說國產車很敢賺


烏龜K6 wrote:
商人就是兩種做法~

以價制量跟以量制價~~

剛好兩種都存在在這市場上~

TOYOTA賣的多~不見的賺的多~

HONDA賣的少~不見的賺的少~

便宜的不一定有人會買~貴的也不一定就會賣不出去
(恕刪)


問題是T牌賣得多賺得也多,台本的車就算比T牌多賣十萬元,利潤不可能比T牌多太多
我相信T車的製作成本比H車低,加上H牌現在也不是不二價了,如何在利潤上比T車多到那去

更別提T牌的銷量是H車的數倍,即使每台車少賺5萬,T牌還是比H牌賺多很多
如果再加上維修保養的利潤,我相信T牌大勝H牌

starfield wrote:
跟幾年前台本的銷量相...(恕刪)


原來是這樣

那我實在不太能理解CIVIC不過賣500台

可是看到很多人po文要等一兩個月的

明明有產能 有錢賺卻不賺 不太能理解

我相信有非常多人看到買車還要等那麼久就去看別台車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