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版大分享ARTC影片。看完被採訪人的報告只聽見約三個重點,各位可以去解讀。國外的碰撞測試可能主要考慮車內人員的存活率。國內的碰撞測試可能主要考慮車外人員的救援速率。我只能說,預算許可真的要買進口車。買進口車,買進口車。
kc1229 wrote:ARTC成立很多年了但終究是經濟部轄下的財團法人科研機構所以均是擔任接受委託測試之一方與業者間屬委任關係依法不得擅自公開測試數據...(恕刪) 不公開才是違憲吧?人民有居住 安全 免於恐懼的自由...不公開,要檢測,沒人知道檢驗結果這就是黑箱嗎?在這單位工作很爽沒責任?車廠跟這個單位的業務關係很值得探索?中間人有那一些呢?
jamestsai210 wrote:我只能說,預算許可真的要買進口車。買進口車,買進口車。...(恕刪) 這次的CRV不就賣的跟進口車一樣貴了進口車還要繳進口關稅且不能用客貨認證就知道國產車的利潤有多高了不過賣貴也就算了鋼材還用次等的有愛的就會買聰明的,連展間都不會進去
我一直也都抱持著同樣的想法長久以來車壇這種怪現象車廠的責任並不大消費者真的要負絕大部份的責任如果車廠推出某款車銷量奇差無比車廠自然就會修正去順應民風國人買車時會把安全擺在第一的有多少買車前都說安全無價買車時就只問二手車價怪誰呢
espresso wrote:請點我看嘉偉哥對本...(恕刪) 市場有兩顆的需求也有六顆的需求兩顆沒人買 自然會被淘汰這是市場供需的問題沒意外的話現在都是六氣囊賣最好但還是有部份消費者喜歡兩氣囊看看他牌一樣如此唷~
espresso wrote:2017-06-01 03:36 by espresso請 國產車的偷料惡性競爭始作俑者是誰????大家應該都知道吧!鋼材、塑膠內裝、後懸吊,什麼都偷得應有盡有,偷得多就賺得多,本田就偷個氣囊,被炮火隆隆,反倒是偷後懸吊的從來沒人敢正面報導過,媒體要賺廣告錢啊偷都是不好的行為,消費者也改變不了什麼,一堆人去買送六安的東西,但車子裡面的結構偷了什麼知道嗎?並不知道這種問題只能交給政府來解決,怨嘆消費者、車商也沒用政府........噗...........我笑了
espresso wrote:請點我看嘉偉哥對本...(恕刪) 老話一段如果"安全"是買車至高無上的圭臬那坦克車應該賣最好事實是這樣嗎???車子是負資產在很多國家、地區也不是生活必需品所以在買車的選項組合上當不太一樣例如許多國家希望車輛外觀要前衛要有設計稿但是很多國家希望車子能夠耐操,外觀、內裝根本不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