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小.. wrote:
就轉不過去........(恕刪)

我開K8通常60km/h過彎都是不用踩煞車的

旋風 wrote:
我開K8通常60km...(恕刪)


Honda的底盤只能說是比豐田好一些

HYUNDAI的底盤都比HONDA來的強

10幾年前日系同級車算不錯...
近幾年底盤都改舒適型設定...
HONDA剩下accord and legend還有前雙A臂
但是也調整成舒適型了...
更何況鐵製的雙A臂懸吊...效果有限(簧下重量)
目前國產車系...只剩大莽底盤比較優了
真希望本田賽車熱血魂魄...能早日回魂喔

atrackimo wrote:
10幾年前日系同級車...(恕刪)

難囉
就像日本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說的一樣
日本就像被閹掉的公狗一樣
對誰都無害
看起來
本田也逃不過..
失去鬥魂的大和民族
真悲哀

benzs350 wrote:
Honda的底盤只能...(恕刪)


頗想聽聽這位朋友的見解,能否分析一下,為什麼 Hyundai 的懸吊系統比 Honda 強!?強在哪裡?又有那些不同處。
錢能解決的問題不是問題. 問題是... 偏偏沒有錢啦~
atrackimo wrote:
10幾年前日系同級車...(恕刪)


現在的 HONDA 進步,不只是單單懸掛部分而已,正確點的說法是車身剛性。

就已單純我本身的經驗,從 EF, EG Civic到 DC2, DB7, Integra, 直到現在的 FA5 8代 Civic Si 4 dr 北美版。開上 FA5 的第一個反應是,以原廠車的設定來說,車身剛性強了非常多。過去的 Honda 幾乎玩到後來,我都得加一堆車身剛性強化裝備,甚至直接上防滾龍。如果不加,我大概兩年左右就已經把車架玩歪,要不就是鬆散了。而現在的 FA5 以原廠車來說,本體剛性已經足以應付週末賽道玩耍的需求。開了兩年了,現在這台車台還是很扎實。

雖然過去有 Double Wishbone 的設定,在過彎時的 camber 變化,讓過彎的極限提高,操控上擁有很棒的靈敏度,但是,也因為 Double Wishbone 設計,有一些附帶的問題存在,比如說 Camber 調整這檔事情,就變得很麻煩,而且,上下搖臂的一些 bushing 磨損率很高,加上這些設計會擠壓到乘車空間等等。雖然,我還是不是很喜歡現在 FA5 的 MacPherson 前懸掛設定,這種設計讓轉向操控上變得有些的模糊,加上 EPS 系統,更讓操控變得沒那麼赤裸裸的呈現,反而多了好幾層薄紗,很討厭。然而,MacPherson 可也提供了其他的優點,比如說,懸掛調整上變得輕鬆容易了些,懸掛的磨損耗件變少了,乘車空間有所提昇等等。

至於說,現在的 Honda 確實少了過去那種年少輕狂的感覺,反而多了一種沉穩內斂。我反而喜歡現在的 8 代 Civic,至少,沒有過去那麼多「飆仔」形象,反而更像買菜車。呵呵~ 總之,喜好這件事情,見仁見智了。
錢能解決的問題不是問題. 問題是... 偏偏沒有錢啦~

妙法村正 wrote:
320 525 IS250 說真的 三台車開起來感覺完全都不一樣...(恕刪)


家裡civic 8和is 250各一台....
is250是有多穩有多猛?! 稍微強一點而已...
老覺得有人因為車價高... 就自己催眠自己....
價格3倍...不代表性能3倍

Asimo118 wrote:

頗想聽聽這位朋友的見解,能否分析一下,為什麼 Hyundai 的懸吊系統比 Honda 強!?強在哪裡?又有那...(恕刪)


你可以不用聽

他喜歡炮HONDA,但是也講不出什麼東西


Hyundai是玩具

chester0225 wrote:
你可以不用聽他喜歡炮...(恕刪)


真直接....


chester0225 wrote:
你可以不用聽他喜歡炮...(恕刪)


真直接....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