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320親上CIVIC 8(0724更新BMW維修費)

回應本主題,是爲了不讓本討論文沉下去。
很多車友說,Bimmer和本田差價這麼大,安全性的表現本來就有差是可以理解的。此話不通,以台苯新車的定價,你其實也可以買的到年份稍舊的雙B車(以沒有經過大碰撞的狀況為基準),請問稍舊的進口車安全性和台苯新車一樣嗎?或是我應該說國產的日系車,免的被貼上反H的標籤。敢訂這麼硬的價錢,車體安全性卻比不上同樣是台裝的F牌(當然你也可以說是每次碰撞的狀況不同,但是我看照片後的選擇,絕對不是那種以“保護行人所以設計成潰縮式車體”的那款)。同樣的狀況發生在大陸貨上,就嘲諷人家山寨黑心貨,居然可以容忍這樣的事發生在台灣,而且還掏心掏肺的爲其開脫辯護。持續此討論主題的目的,是爲了喚起大家對起碼車體配備的重視,而不是容許偷料還敢標高價的行為。

至於那些甘願相信該牌說詞的車主或潛在車主,不要以為被後車追撞都百分之百是後車的責任,不需自己出錢。若是你臨時變換車道導致後車安全間距變短,你也有一半責任,這已經有判例了(假如那車裝有行車紀錄器可供證)。你若堅持這討論主題對你沒有任何意義(這屬於信仰自由的一部分),那就感謝你有可能爲台灣經濟流通做出持續的貢獻,加油吧。
看起來 滿慘烈的....

之前VIOS屁股被酒駕追撞,
整台車時速50多行進間往前彈!
還好有繫安全帶,不然頭應該會去撞擋風玻璃,
不過車屁股竟然沒開花,只有卡損錯位,行李箱也還扣得好好,
乍看之下根本就只有擦傷 ,就是這樣那個酒駕的還想賴說沒事,
但是趴下去看...內鐵貓掉了....
後來當然出險直接換新內鐵 新保桿~

為什麼Civic 8會把這個設計拿掉 就見人見智了.....
可能引擎或內裝的成本比較高,考量用途就先省略了吧~

我覺得車子設計有內鐵會比較好些,真的有碰過就會這樣認為。

Taipei 101 wrote:
從這張圖來看, BM...(恕刪)


想依個人經驗分享幾點~
1.這BMW的引擎蓋沒有受到撞擊,有人認為引擎蓋有開~那是因為大燈從正面轉到側面方向燈後,才有用橡膠條包覆,引擎蓋下方的大燈部分是沒有包到橡膠條,所以感覺有高低落差,再者~若是引擎蓋有擠壓到,水箱罩會先遭殃~圖片中水箱罩也完全沒事,若引擎蓋真的有鈑件誤差~那也絕對不是這次撞擊造成
2.BMW保桿受撞擊後好像沒事是因為保桿的卡榫跟螺絲定位點很多~普通撞擊下會變型也會破但是不容易掉,所以感覺上好像沒事~我推測應該一定會內縮變形或破損~只是還沒碰到水箱罩
3.BMW是上一代E46雙門小改款後的車型~我有過也撞過前保後保也有修過~所以比較了解(2005 320CI 205萬)

今天終於聽邪教長老的話

把我的TYPE-R晴雨窗拿去磨粉

早餐飯後配溫開水服用後,頭殼壞壞的症狀有所改善

所以我決定把這兩天媽媽給我的零用錢,拿去加裝可拆式後保桿內鐵

這樣一來不定可以增加行車安全性

遇到行車糾紛的時候還可以拆下來跟人家pk

一切真是太完美了!
酷喔,

這個ID有趣喔,
真是妙勒

本尊分身有機會合照一下吧!
看起來BM就是毫髮無傷
只是牌照變形
幹麻要硬說人家受傷
自欺欺人
??
womge20006 wrote:
看完這篇照片分享文,...(恕刪)


其實我很贊同這位前輩所說的...

一樣的價格...沒人逼你要去買哪輛車...

假設說七十萬好了...可以買年份稍舊的BMW...安全性與操控兼顧...

其實不介意有人開過的話...是相當好的一項選擇...(改起來也很殺...)

但是如果今天想買的是新車...可能就只能付個頭期款了...



網路上嘴砲再厲害...比不過口袋深...要砲某牌的車爛時...也請先看自己是否買得起??

看不起國產車也沒人逼你買...直上進口車有何不可??

買得起的話就恭喜您享受新車帶來的樂趣...要是連國產車都買不起的就別亂炮一堆...



老話一句...養得起BMW的人會去買HONDA嗎??

就是因為買不起才能以現有的資金選擇自己喜歡的與最符合需求的車...

所以造就了眾多HONDA車主...(當然其他牌也是啦...)

什麼叫做擁H反H...嘴砲打贏又怎樣??(擁T反T也一樣)

跟自己意見不同就叫做無知...??

HONDA會因此倒掉??...HONDA因為感謝你送你一輛車??還是HONDA會因為某人的真知灼見路線大改變??

自命清高的人還真的是可笑....請尊重每個人的選擇...




另外謝謝LuckyMing的說明...聽您一說果然認證制度好像是行不通的...

但是這版最近理性討論的文章真的越來越少了...似乎發文素質也跟售價成正比了現在...
這還不都是消費者自己選擇的,
車都買了就不要怪廠商,
台灣消費者長期不注重安全配備才誕生了這樣的產品。

有多少人是買之前就知道後保桿沒內鐵還是照樣下訂?
有多少人是買了之後才知道後保沒內鐵但從未向台本表達不滿的立場?
甚至還很多人已經知道沒內鐵了還要卯起來擁護說這是一個好設計?

之前FORTIS強調安全放了一堆氣囊在車上,
銷售量證明消費者不買單。

假如今天台本有兩台車,一台是現在的C8配備,
另一台C8是用同樣的價錢,後保桿有內鐵,但是內裝皮椅變成絨布椅,
哪一台會賣得比較好?

jason6393 wrote:


想依個人經驗分享...(恕刪)


總算有了解BMW的車友說明 在我看來也是引擎蓋無傷 保桿固定扣應該有斷or移位......
看過不少e46拆保桿 小碰的經驗談
在HONDA保養廠已經看過好幾台這種車
HONDA本來就應該要凹下去
保護住BMW的車頭不是很好嗎

如果是BMW車頭凹下去
修的錢肯定多到靠杯

如果今天換成是BMW凹下去
HONDA就不只賣這個錢
BMW那種價格也賣不出去了~

小弟會換車都是因為有大撞到骨架
第一台是高速Spin撞車頭
第二台是被側撞B柱凹進去

若我是這台Honda車主
會用保險出維修的錢
加上賣掉的二手價
再換台國產新車開?

開著一台大修過或不完全的車
我想不管是誰
心情都不會很好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