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oxies wrote:
請問一下曾有雜誌社或...(恕刪)


2009年Wald 全球十大最佳引擎出爐

2009年Ward全球十大最佳引擎出爐!

每年與北美車展一同舉行的Ward全球十大最佳引擎評選,其公信力首屈一指,無論是車廠或是消費者都非常重視每年的十大最佳引擎榜單。而今年在金融危機和美國三大汽車製造商陷入困境的影響下,2009年度的十大最佳引擎評選條件則較為偏向燃油經濟性和操控樂趣。

  入選引擎的條件當然要是配置在量產車上的,此外該車必須在美國市場銷售,而車價平均不得高於5.4萬美元,銷售日期於2009年第一季之前,這是進入榜單的基本門檻。按照慣例,每年的榜單都將通過北美車展向全球公佈,而今年的日期則是定在2009年1月14日。

  今年相當值得注意的是Nissan VQ系列引擎,原本是Ward全球十大最佳引擎的榜單常客,從1995年開始,Nissan VQ系列引擎保持14年連續獲獎,成為相當傳奇的日系引擎,戰果輝煌,但這位常勝軍卻沒能繼續出現在2009年的榜單內。

  細看2009的Ward全球十大最佳引擎評選名單,獲獎引擎都是非常注重燃油經濟性的設計,例如缸內直噴技術、渦輪增壓技術以及轎式柴油引擎技術等等都受到評委的青睞,此外獲獎引擎的排氣量也比往年小了許多,有多款四缸小排氣量的引擎進入榜單。

以下為2009年Ward全球十大最佳引擎評選獲獎名單:

Audi:2.0升TFSI渦輪增壓、缸內直噴、直列四缸DOHC引擎(配置於Audi A4)

BMW:3.0升渦輪增壓直列六缸引擎(配置於BMW 135i Coupe)

BMW:3.0升直列六缸渦輪增壓柴油引擎(配置於BMW 335d)

Chrysler:5.7升Hemi OHV V8 可變排氣引擎(配置於Dodge Ram/Challenger R/T)

Ford:2.5升直列四缸HEV引擎(配置於Ford Escape Hybrid)

GM:3.6升缸內直噴V6引擎(配置於Cadillac CTS)

Honda:3.5升V6 VCM引擎(配置於Honda Accord)

Hyundai:4.6升V8引擎(配備於Hyundai Rohens)

Toyota:3.5升V6引擎(配備於Lexus IS 350)

Volkswagen:2.0升直列四缸渦輪增壓柴油引擎(配置於VW Jetta)









烏龜K6 wrote:
來~剛好我之前修一台...(恕刪)


映象中這個吵很久了

有人說他的後懸吊為雙A臂+多連桿的合體

不過個人認為他還是偏向雙A臂多一點 但也不完全是

以後搞不好懸吊也進化成多元素結構 找到舒適與操控的平衡點
Civic 8 前輪要塞下雙A的結構太困難了啦

下次去保養換機油 你們仔細看 引擎室都塞得滿滿滿了 再塞下雙A 根本放不下

除非犧牲車室空間 是不是雙A對我來說不是非常重要
重要的是 安全+整體結構穩定最重要
六式高手 沒錯..我就是新世界的神!!
這是自我感覺良好的”雙A臂“
您有看過“筒身和彈簧分家”的雙A臂嗎??
有看過其他前後雙A臂的車種的避震是長怎樣嗎?

前陣子和朋友逛汽車百貨,看到櫥窗裡面擺的避震器安裝照片,
赫然覺得很奇怪,Civic 8 的後避震竟然是分家的!!
後來到改裝店家,老闆自己開雙門的美規civic,
把車頂起來 他也嚇到!只是客氣的說這是“改良型”的雙A臂,當然生意還是要做啦~

通常會這樣用的都是拖曳臂才這樣搞,
所以....
說多連桿會比較合適,說雙A臂就有點想太多了....
ezmij wrote:
重點是要想清楚,車系的底子不同,八代要改到有BMW的感覺可能還是賣掉重買比較快啦



+100000......自從買了BMW後,我才真的體會到高速過彎就像在鐵道上一樣的感覺,真的很不一樣..^^
加上又有TC,不管多快速的過彎都好像完全測不出車輛的極限啊.
你買的八代後輪雙A臂??
怪了~你是在台灣買的嗎???
你可能有被偷換零件喔~

Accord7th wrote:
八代喜美只是前輪改成...(恕刪)
恩~你說的沒錯!
我也是開了530後.....才了解國產車都半斤八兩...
整天就看HONDA~FORD在那裡狂笑TOYOTA操控差....
結果真的是龜跟鱉在對打....


E93KING wrote:
+100000......(恕刪)
妙法村正 wrote:
開過BMW最陽春的320i 中等價位525d 日本原裝Mazda 6 5D LEXUS IS250

再開國產車 感覺 能夠最貼近進口車的 大概就HONDA和FORD的吧

以上 親身體驗 謝絕筆戰 謝絕正義魔人




+1

如果就底盤操控性來說,我也覺得是如此

justetchingtime wrote:
恩~你說的沒錯!
我也是開了530後.....才了解國產車都半斤八兩...
整天就看HONDA~FORD在那裡狂笑TOYOTA操控差....
結果真的是龜跟鱉在對打



應該不完全是這樣才對

國產車的底盤與操控性普遍來說真的要跟純進口的歐洲車比,尤其是BMW系列以操控性能為主的車款來說,確實是太困難了,就算是歐洲的Ford Focus ST也很難拼過BMW 520 530阿
這本來就也就有價差在阿

即使再怎麼靠改裝也很難達成BMW原廠的效果,這也是很合理的



但是不能因為這樣,就做出你上述的結論

但是之所以HONDA FORD 要嘲笑TOYOTA的操控,是因為後者的操控確實是有明顯的不如於前者的地方

就連在台灣這種限速這麼低的地方,開起來都會給車主很強烈的不安定感,這是台灣TOYOTA有待改善之處

不是扔一句國產車都半斤八兩可以Cover的過去的......


很多買T牌的自慰的藉口,就是用這句話,但是事實上根本不是如此.....
看來看去, 跟車子或廠牌關係不大, 還是跟銀子關係比較大, 只要有錢toyota也可以給你最好的,

拿80萬給雙b造車, 我想也好不到哪裡~~

或是直接買火車頭, 直接在鐵道上過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