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 : 雜誌說. Honda 設計師認為Civic 8 是近來最成功的設計.
車上小小的一顆塑膠扣都是進口的.
說穿了,50%都是進口的.
6代以前,南陽都是挖東補西在賣,零件進口沒關係,焊點少一半.
鈑金品質差一點,就行了.
可是換成台灣本田,日本人根本不來這套.
只要下游協力廠生產的產品達不到他們的要求,怎麼辦?
很簡單,進口.
多少人盼望著ACCORD或CR-V換2400 CC的引擎,
可是,引擎進口進來價格是必又上揚,怎麼賣?
沒接觸過HONDA車的人一定覺得,平平是國產車,你HONDA的車就是賣比別家貴5萬.
以前CIVIC一台60 one打死,現在一台75還不一定搞的定.
第一次購車的消費者,一定不吃這套.
他不知道,他幾乎買到一台在台組裝的日本車.
可是成為Honda車主的,幾乎很少聽到說後悔.
今天上班,問同事,她男友買的CR-V開的怎樣?有沒有毛病?
她直說,好開,有力,沒什問題.
這不是周遭只有一個HONDA車主這麼說,幾乎每個每個買了台本HONDA車的車主都是.
連部門主管,不是ACCORD就是CR-V....
還有一個更絕,跑去買了ACCORD,(我一直以為他會買CAMRY)
CIVIC一上市,馬上脫手家裡的ALTIS.
去排隊等車了...
會買的還是會買.
HONDA車一定有它獨特的魅力,獨特的特質才會吸引只開過其中一款車的車主這麼做.
好的特點,台灣本田要懂得運用.
產品的訴求,電視的CF,老是跟其他家車廠和溪泥.
比親情,比輸MAZDA,看MAZDA 5的CF(X的,第一次看到,眼框都紅了.....)
比動感,比輸三菱.
真的覺得有點恨鐵不成剛的感覺......

以前,我吃過南陽組裝CIVIC的虧,我不會推薦人去買HONDA的車.
當時,HONDA車說穿了,就是引擎勇到不行,車身濫到不行.
如今,連我都想在回去開HONDA.
多個5萬,省一點.
一年就賺回來了.
我希望HONDA的售價繼續朝這個路線走,品質一樣維持先前的水準.
挫挫其他廠的銳氣,
也能將國人對於產品本質及品質重視,
而不再只是皮椅,天窗,核桃木,加DVD.
pugman wrote:
不只7,8兩代,連6...(恕刪)
沒錯!台灣人買的觀念需要好好的導正一下,從以前到現在都是一直削價競爭,
羊毛出在羊身上,便宜的買到了全配備的車款,但是車子本身是否失去了安全與操控?
HONDA的車貴有他貴的價值在,之前開過Ferio一陣子,全車80%都是日製的零件,
當時買最頂級價格也是比其他同等級的車款高出許多,後來脫手價格也比同等級同年份高出更多
,現在換雅歌感受更不一樣,也覺得比其他同等級的車款來的好養許多~
就如前面網友所說的,開過HONDA的車就有可能下一部也是HONDA,因為瞭解到他貴是有價值的
路上一堆四五六代喜美引擎一樣勇猛,而HONDA原廠也不斷的提升引擎科技、安全超控與舒適度
多花幾萬塊得到的絕對不是只有一般花而不實的國產車而已,畢竟不是三天兩頭換車~
但是台灣每個人對車的訴求不一樣,大概便宜大碗才是王道吧!

車子畢竟不單純只以交通工具看待.它已經也是一種社交的道具之一.
開什麼樣的車,彰顯一部分車主的個性,思維,經濟能力......
我付出金錢請honda繼續行銷出來的現在既成形象,
底盤如何?操控如何?組裝精度如何........對我太太而言都不重要,但是絕對必須被擁護者討論的.
這是心理層面的滿足,讓消費者有理由相信做了正確的選擇.
下訂以前,我也希望honda降價,有些折讓空間,也希望貪點便宜用比較低的價格買到Honda的形象.
下訂的時候,我警告sales,如果本田放棄了不二價的承諾,它的耳根就有的受了.
我們不只是在買一個交通工具,連帶著買一個形象,氣氛,與虛榮
在Honda的努力及眾fans的吹捧下,Honda的頻道與我接上了,Honda 可以滿足我的虛榮.
所以我就付錢請honda繼續維持我的虛榮
這一切都是行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