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bybike wrote:會不會廣本思域一個月...(恕刪) 本田在中國賣最好的車是飛度(Fit),一至八月賣出十九萬台,八月單月賣出二萬四千台飛度,照這速度,一前接近三十萬台,這一台的銷量等於全台灣一年的量,Tiida一個月則超過五萬台,嚇人喔!!
marmottt wrote:大陸在10月下旬即將...(恕刪) 個人覺得 台本有著八代的甜頭 應該沒在怕的畢竟八代的定價已經是誇張貴族定價 配備也偷很大 結果也是賣的嚇嚇叫啊還不一堆有錢的台灣人捧著大筆鈔票 去拜托台本賣車給他所以我想九代 就算再把那些配備偷掉 價格再漲一點1.8破80萬 我相信還是很多有錢人會去買台本的車不就是在賣那個mark的嗎??騙騙一些不懂車的人 還以為真的買到多好的進口車......(我身邊真的很多人 以為本田車價貴是因為那是進口車.. )這樣開車出去 心裡就會有種莫名的虛榮感 因為車價比別的廠牌貴很多...我想這就是台本所強調的"本質"吧??換句話說 今天同一台車 就以C8來說 要是 車子外型 整車配備 價格都原封不動 只把MARK換成現代不知道還有多少人會說這台車很有質感 很值得賣的比別牌同等級的車貴上快10萬 ??可能就會被挑出一堆缺點 油耗不好啦 配備偷很大啦 價格概貴啦 隔音也很差....講明一點.不就是那個MARK..的問題罷了!台灣人買東西 十個人有九個人 是只看品牌的 賣貴一點的東西就是比較好怪不得台灣真是商人的天堂~~
在還了解車市之前 也還沒看過價目表 真的覺得Honda車看起來就比較貴還好台灣有Honda 才能讓窮人能開稍有質感的車雖然要比同級車多付十萬塊這就是每個人預算的問題了雖然都賣同級車最貴 但以只有三款車在賣 其實賣得也不算差如果別款車也賣高價 銷售又會如何呢?應該是更不合理的情況或許是說 整體台灣車市的車價對台灣人的所得來說 真的有點偏高
今天第一次知道,原來Civic在對面叫作“思域“,雖然說我們叫喜美這個名字,經過了幾十年,現在聽起來,好像會low了點,不過,叫作思域,天啊,我怎麼腦袋第一次浮現的詞是“私慾“呢?忽然想起十多年前,電腦大廠出的Aspire系列中文叫渴望,我留美的老板搞不大清楚,就說要買那個A牌的Desire系列的電腦,啥慾望的…,當時一聽覺得怪怪的,不過現在手機大廠出的,也有個系列英文叫Desire,只要不翻成慾望,好像就還好。
其實Civic 9賣相不錯啦!可惜的是台本的吃相難看而已........提高售價我可以接受,但是該給的氣囊等等安全性配備也不該偷掉!如果漲價卻偷配備.....那貼近進口車的售價應該會嚇跑不少人!五年多前買下Civic 8 EX-S時是72.9萬,現在呢?78.9萬,足足多了六萬!但是多了六萬扣掉日幣漲漲跌跌的原因真的該漲六萬嗎?又,漲了六萬安全配備上又多了什麼?我只慶幸我是五年前在車價還是72.9萬就入手的車主!早買早享受,慢買享折扣?這句話無法套用在吃相難看的台灣車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