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HONDA 也開過CV5 CV7 CV8
有12年的時間是本田車陪我走過來的 我也是超級本田迷
但隨著一代一代車子開過後卻發現HONDA己經沒本質了
反而開始羡慕美規HONDA早在CV7就有油電車了 日本也是
而我們呢 一直用他老舊引擎跟變速箱
美規車的板金比東南亞本田車厚實多了
一直等著本田能再進步也一直等著本田能將最好的技術引進台灣
結果每次都換來失望 當然每一次的失望也讓自己變老了 口袋也變深了
台本的定價說真的只要加一點點錢就可升級當進口車主
為何要買國產車呢 為何要用老舊的引擎跟變速箱呢
買進口車被人笑盤子(自我感覺良好)
但買本田車呢 不止被人笑盤子還被人笑你不懂車
以前買本田車你可以說本田車本質好 別人不買是你不懂車
現在呢 要拿什麼比
teabox wrote:
長期下來,HONDA品牌,底盤形象,價位確實都比TOYOTA好一些,這本來就可以擺明來講,市場老二哲學有他自己支持的客層,只是舊的沒堅持住,新的技術(油電)又不如人(可能之前經營得太容易了)。
teabox wrote:
HONDA的本質這幾年堅持在哪裡?想發展油電也不如人,那通通都別玩好了~
文中一堆沒有數據支持自己的偏見和想像...
根本沒討論的必要
看完這篇你不訪也說BMW油電技術不如L牌收一收吧
油電技術不知道你是真懂還假懂?
批評都很簡單
要不要來和大家簡介一下BMW的油電系統和TOYOTA集團的差別?
快去發文叫BMW回家不要玩油電了吧~


公堂之上不得提老木!!!
teabox wrote:
日本的造車理念跟德國確實不同,誰的工藝高要怎比呢?
在邁向泡沫的歐盟成立之前,我只知道所有西歐國家的人均所得差日本一截。
德國車三個字只是在台灣被過度吹捧,只跟雙B比較,一般會選(懂欣賞)L牌的車友品味高多了~
曾經有朋友跟我辯論德國車跟日本車誰好,誰的造車工藝高?
他說當然是德國,我說花同樣的錢,一百萬,兩百萬都好,德國人造不出日本車的工藝水平或價值,應該要這樣比。
日本人只有一個缺點,那就是有時腦筋太死,經營品牌(名牌)是歐洲的長項,最近有朋友跟我說瑞士有個用大卡車淘汰帆布做成的環保背包很夯,我一聽價錢乖乖~還真不是普通的貴。
你必須佩服歐洲人的頭腦跟經營品牌,這樣的環保回收材料都能創造出這樣的經濟價值,又能提倡環保,而且有人會去買~...(恕刪)
真心給這位老兄一個建言:車子或東西開過或用過才開始建議或批評、不然只會被看笑話的!
國內任何一家廠牌所謂的國產車, 其實只能充其量稱作"台裝車"以台裝車來定義會比較適切點..
以國內龍頭T牌來講好了,許多的零組件都來自愛信集團,(就是變速箱做很大,豐田有大量持股的那家)
愛信集團在全世界許多國家都有和當地資金合作成立"愛信XX" 公司, 而每家愛信都會生產許多汽車零組件來交互買賣, 所以台灣路上開的豐田, 裡頭的零件則是許多來自世界各地愛信集團所組成的,包括中國,越南,泰國,日本,印尼,.而許多簡單低技術水平的零組件,會在台灣生產,再銷往世界各地的愛信集團,然後去組裝T牌, 當然愛信集團也不只有製造T牌零件,價錢談的好,也是可以幫他牌生產,畢竟其也是獨立一家企業..
如樓主觀點,台灣豐田是雜種車嗎? 不是吧!
汽車零件生產線造價(只生產單一零件)達上億台幣的, 比比皆是,每樣都要自己來, 許多國家的內需市場,都養不起... 因為許多的線一天就有1000台份的產能..台灣一年是20~30萬輛

還有許多關鍵零組件,日本企業會限制在日本當地生產,怕的也是技術外流..
美國市場大到嚇死人,但整台油電車零件,只有70%的自製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