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da在全世界都是實施不二價嗎??

之前雜誌就有介紹過
台本的不二價
主要目的絕對不可能是"讓消費者不需要比價"
想想如果大家都沒折價
有人覺得不會買的比別人貴
其實結果卻是"大家都是買最貴的價格"
最後得到利益的也絕對不是消費者


小弟的看法是

不二價的策略無可厚非 雖然找遍全球可能也沒幾個地方這樣搞

但是已經不二價了 何苦定價還弄得這麼高檔

人家定價比你低 還有議價空間 少則兩三萬 多達十萬也有 (國產車為準)

你定價比人家高 還不能議價 (少則零 多則兩三萬)

這樣一來一往之間 一台同級車大概差了十萬了

這是我對台本比較不滿的地方

其實說穿了台本的不二價策略等同其他車廠的銷售手法,
暢銷或是新上市車種台面下折扣相對低,
等銷售數字顯現不好賣的時候相對的時候(例如雅哥)
那折扣就相對的大了許多,
整體下來台本所有的折扣真的是比其他車廠來的硬,
我個人並不反對台本的不二價販售手法,
但是也請拿出相同的品質出來,那才是消費者最想要的.
我的a7買不二價<只送15000配件禮 光裝尾翼就12000>2005.1遷車
但我卻覺得ok<雖然a8貴了點>
3年保固做的很徹底 維修場服務好便宜
個人覺得品質不輸國產投又大
只有碟盤不耐高速 d檔抖動要好好改進
HONDA在加拿大地區並沒有實施不二價的策略
反倒是TOYOTA有所謂的不二價
也就是說當年份的車(08年買08年的車)就沒有任何折價的空間一切以MSRP為準
當然如果08年買07年沒賣掉的車那也是會有折價的只是多少的話就要看那款車了

一般日係車的利潤不高(對dealership而言)所以折價的空間不會太多
尤其是比較熱門的車款像是civic corolla之類的
新車的年份能夠殺個一兩百塊錢加幣就很不錯了
簡單來說路上越常見的車就越難殺價甚至不能殺價

北美買車不比台灣
沒有甚麼配件好凹的
如果他們肯多送你一支雨傘就很爽了
更不用說會送甚麼隔熱紙跟一些有的沒的
通通要自掏腰包
GULU_KING wrote:
北美買車不比台灣
沒有甚麼配件好凹的...(恕刪)

是啊
我在美國買Accord,雖然有殺到一點價,不過不多就是,倒是可以凹的配件少得可憐,
我的車就多裝了檔泥板,不過這個是整個dealer的車子都有裝,我的也沒比較特別,
交車的時候多凹了一頂有H的棒球帽(定價12元)和有印Honda的刮雪鏟(小支的,定價15元,不過Walmart沒有印Honda的好像只賣5元),連要個印有Honda的保溫杯都凹不到...
記的今年台北新車大展時,

A7 3.0正值停產,我問業務多少可折,有折30K嗎?

業務竟回答我說: 停產車怎麼可能, 折30K你要買嗎? 少說折100K,

聽了我真是嘴巴都開了


不知有人買到嗎?
老婆 兒子 女兒 房子 重機 敞篷車,30歲的我現在還缺什麼? 缺錢!
台本雖是規定不二價,但台北縣市的議價空間比較大!
反正就是在需求與業代的能力找到平衡
以人性來說80萬的車最好便宜81萬賣我
不二價不一定公平 可以殺價也不一定佔到便宜
我本身在做行銷顧問 看兩間就知道底價及業務包裝的花招了
有時候知道業務賺我3~5千但是感覺不錯
也知道有些賣的便宜但FEEL BAD
如何衡量要看花錢的大爺啦
蛋蛋打錯針
台本目前不二價已經形同瓦解,據我所知(親身經驗)crv在過年時有人可以殺價最多約接近五萬元,(那個業務一月賣了不少車 ,累跳+配件折現+管控金的結果,當然不是每個業務都有辦法)雅哥再出清時折價更是一踏糊塗,crvii再出清時也時嚇死人,還有台北某經銷商在1月時領了幾台"領牌新車"!台本的確有本事玩所謂的"不二價"因為銷售量高,產能不足的情況下,是可以的,就像以前的廣本一樣,先交車要給經銷商另一筆費用,但隨者產能加大,銷售量漸漸下降競爭對手新產品上市........跟台灣的情況有點類似,這種加價買車的情況已不復存在了,在幾十年前台灣汽車市場先交車加價交車或是不二價是很常見的,,另外最重要的是台本的老闆換人了,政策不一樣了,這個社長有衝勁....(可以看看以前的新聞)所以不二價策略慢慢的.....!@#$%^&變成傳說了,至少在台北地區是這樣!目前台北買的到原價還是神話勒!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