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ger17Chen wrote:
你還是沒搞懂問題所在,就算內燃機引擎把石油轉成動能的效率只有25%好了(其實最新的技術已可超過40%,但未普及),問題是油電車的能量來源仍是從這25%來的啊~~除非你有偷充電....
就算是你有偷充電好了,發電廠的電仍是那25%再去發電再損失個60%再充到你車裡,更慘....
現在的引擎,講很多次了,最有效率的還是 Prius 上面那顆 Atkinson。
至少多 5% , Otto Engine 要追這 5% 就很吃力了,至於我滑行時充
回的電,再加回去我的輪子上,根本是拿非 Hybrid 不可能得到的能量來
使用。說簡單的,就是說你我一樣是燒 1L ,你非但燒汽油的效率輸我 5%
以上,而且你一燒就沒了,我還有機會存進電池裡,拿回來再用。
有沒有偷充電,那是離題論點,不用講到那部份。
Roger17Chen wrote:
再來拿錢做比喻好了:
引擎把石油轉成動能的效率就好比公司發的薪水,你是無力去改變的,能夠改變的只有花錢的方式~~
看你是要需要多少就花多少,還是每月固定繳定額給無息銀行,要用再去領還要被扣手續費???
所以內燃機引擎把石油轉成動能的效率高低跟 純引擎車VS油電車 的事情一點關係都沒有~~
抱歉你還是沒搞懂。現階段的石油車,薪水註定領的比 Prius 少,原因就在
那顆引擎還在用純石油車時代的思維在設計。至於花錢方式,你燒石油好比
是花現金,我開油電車是刷現金回饋卡。你花了就沒了,我月底還領回饋。
這也不用每次都說 Prius 多好,只要是有裝動能回充裝置的車,一概都是在
領現金回饋,只是現階段 Prius 回饋 % 數比較好而已。明年就很難說。
Roger17Chen wrote:
而"Hybrid"就是"混合"的意思,要具備有兩種以上的輸出動力才有資格叫做"Hybrid"~~
那種紅燈熄火的還是紙有純引擎,就算廠方自稱"Mild Hybrid",但其實還是100%的純引擎車~~
其實任何現有的純引擎汽機車都可以手動紅燈熄火,看你願不願意而已~~
mild hybrid 一樣是用電池在重新起動內燃機引擎,你回去查查文獻吧。
Roger17Chen wrote:
其實油電車只是治標不是治本,少用了20%石油卻多用了30倍電池....
真正治本就是要開發使用人造無汙染燃料的引擎,永遠用不完,也無汙染,更無大量廢電池,就算效率差也無所謂~~
例如BMW在開發的氫引擎就是個好例子,燃燒只會產生純水,就算一公升只能跑一公里又如何??
反正水用遠用不完,也無汙染,汽車行駛過所產生的純水還能給家裡用,省水又環保~~
有了不會增加電池也不會增加碳排放的氫引擎,那幹嘛還要用會增加電池的油電車??
就算油電車也改用氫引擎,那為了減少純水的排放而增加30倍廢電池,這叫環保嗎??
除非油電車與純電動車有本事在不增加電池的前提下降低汙染(純引擎車只要改燃料就做得到),不然就沒資格說環保!!!
你大概沒想過把純氫保留下來是多大的工程吧。這東西太容易產生化學反應了,
要集中生產,純化的處理過程非常麻煩,一不小心你的氫就不太純,燒沒多久你
的引擎裡面就要積一堆不名化學物質。他的單位體績又大,要從水中電解出來,
所花費的能量更大。你自己才說啥發電廠轉個幾次到我車上,能量消耗過大,
怎沒想過電解水去把氫氣燒回來耗的更多?
至於電池,一樣一句話,你有回收就有處理。石油你燒完了當場就沒了。
要把環保講到那樣,那就去騎腳踏車走路吧。我每天上班 15km 沒那個心情吸人家廢氣。
就像一堆人在相機版講廢話「靠的是鏡頭後面那個腦袋」。結論:大俠你去買手機來拍就好,慢走。
Roger17Chen wrote:
油電車在過去15年來的油耗進步其實並不大,但純引擎車的油耗表現卻進步了一倍~~
在P1時代油電車是贏很大沒錯,但到P3已經很難贏,到了P4不知還有沒有機會贏??
其實說"純引擎車VS油電車"並不恰當,應該正名為"直驅車VS非直驅車"才是正確的~~
因為動力來源都是引擎,只是一個是透過齒輪來驅動,一個是先發電儲存再放電戴動馬達~~
胡扯。P3 在舊電池的「加持下」,官方數字可以踩著油門一直純電開 2km (不滑行)。
換鋰電池,官方數字直接跳上 20km。一般人上班根本不到 20km,更別說你看到紅燈還
可以一路滑過去。這樣叫做進步幅度不大,你覺得是該踩著開多遠才大?
第一代 Prius 的油耗才多少?純電能開多遠?明年各家的油電車數據有多可怕,你看過否?
至於動力來源,並不是你說的「先發電儲存再放電戴動馬達」。
每家專利不同,Honda 的系統就不是這樣運作,請多查查文獻。
Roger17Chen wrote:
另外,柴油引擎的效率(約35~40%)本來就比汽油引擎(25~30%)高,可惜在台灣柴油車價油價保養費用與折舊還是有點吃虧....
所以若是為了環保去買柴油車是對的,但若純粹只是為了省錢,可能精算下來沒那麼裡想喔~~
很抱歉開版大大占用板面講了這麼多離題的發言,真的不好意思~~
為了環保,你還是建議去買吃柴油的油電車吧,幹麻要開純柴油?
可惜柴油的轉速特性剛好跟電動馬達重疊,缺點同、優點也同,而汽油剛好跟電動馬達相輔。
各家選汽油去搭配電池不是沒有原因的。
-= 散仙 =-
那若當純引擎車不用再燒恐龍油,而是燒酒精系或其他的人造燃料,那一燒就沒了又怎樣??沒得回收又怎樣??效率差又怎樣??就算10公升只能跑一公里又怎樣??得一直催油沒得滑行又怎樣??
當你能夠自己印鈔票後,刷卡沒得回饋又怎樣??
別人比你落後卻幾十年前就會印鈔票,你卻還在為了那一點回饋金在傷腦筋.....
有的時候換一條路走就是最好的路,當一堆人還在競爭如呵在迷宮裡走得更快時,你直接走迷宮外面繞到出口不就好了??
麻煩請告訴大家,現在市面的純引擎汽車有哪一輛不是用電池啟動的嗎??若是啟動的次數夠多就能號稱"mild hybrid",那hybrid還真容易做啊....
早期的汽車有一個機構,就是引擎啟動後,會用引擎的力量將啟動發條上緊,當行駛完熄火後,要再次啟動就靠釋放發條來啟動引擎~~
當然第一次要上緊發條得靠手搖,但是那是買車時就上好了~~
缺點是若是不幸引擎狀況不佳無法一次就發動,那接下來都得靠人力上發條再來發了....所以後來才有電動啟動的出現~~
但是這種機構可以不用靠馬達來啟動引擎,噴射車的電池變成只要供給啟動馬達以外的電系就可以了,電池可以縮到更小更環保~~只要你願意在啟動失敗時動一動身體~~
電池是很重的東西,光回收的運送與燒熔就要花掉很多能源....
但生質燃料是靠光合作用,100%自然免回收無污染,除非有天然分解的無污染電池(檸檬電池??)出現,不然電動永遠稱不上環保~~
Roger陳
而且酒精系的燃料永遠用不完,人家巴西早實行了十幾年,酒精燃料之所以還攙了15%汽油(E85),是因為純酒精系燃料在溫度10度以下較難啟動,加入汽油可以改善此問題~~
另一個原因是純酒精系燃料若是漏出來燒起來,因為是完全燃燒所以火燄無色無煙(就像我們吃小火鍋的酒精膏),一旦失火了不易被發現,所以攙了15%汽油讓它燒起來有點煙才安全~~
其實美國的Indy Car比賽都是吃酒精系的燃料,所以不用什麼高科技引擎跑起來比F-1更快,撞車燒起來時用水就能撲滅~~
因為德國不產石油,所以德國各車廠都是從酒精車系起家的,像賓士最早期的賽車999就是吃酒精的~~
到了二戰時期,雙B製造的Bf-109等超強戰鬥機都是吃酒精的,吃汽油的英法戰機根本不是對手....
而油電科技也是古老到不行的技術了,從1914年保時捷博士推出油電車以來,二戰時期的拖砲車甚至超重戰車虎王也都有油電版,還有自古至今所有的非核能動力潛艇(柴油潛艦)都是吃油電的~~
這兩個系統發展了一百年,酒精系燃料不會製造污染而且永遠用不完,但電動系卻還是做不出能自然分解的無污染電池....
當初Savrin只有2.0時,油耗一直恨糟,但後來推出2.4的以後油耗就改善了~~很多車款都是這樣~~
Roger陳
Roger17Chen wrote:
電池是很重的東西,光回收的運送與燒熔就要花掉很多能源....
對不起我出來亂一下, 我是真的不懂, 您前面提到電池有多不環保, 那請問電池不能用就都是
直接丟掉嗎? 如果是那樣當然不行~不過不是這樣子的吧?
好, 大家都知道電池裏很多東西值錢要回收, 您又提說回收的運送與燒熔就要花掉很多能源.
那請問再重有車體重嗎? 再耗能源有比燒熔回收這麼多金屬材質車體引擎耗能嗎?
生質能源或什麼都好, 燒掉就是產生污染, 電力有更多更乾淨的方法取得. 現代電池(請不要
跟我說古早的鉛酸電池如何)的生產會造成多少污染? 您可以確定生產及回收鎳氫或將來的
鋰鐵電池對環境的影響一定大於同樣生產也會造成污染,但是只要有使用就會一直產生污染
到十年甚至更久的內燃機引擎嗎?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換言之,油電車與電動車在回收時要耗掉更多的能源....
酒精燃料量產的問題只要有心其實並不存在,人家巴西科技如此落後貧窮,幾十年來酒精燃料可是生產得嚇嚇叫,幾十年來也沒看到造成什麼問題,您多慮了....
巴西能,難道台灣不能嗎??人家巴西幾十年前就可以克服的問題,台灣克服不了嗎??
事實勝於雄辯,巴西幾十年來已經證明無污染的酒精燃料是可以便宜大量生產並且性能極佳,根本不需要會產生廢電池的油電車或電動車~~
當然對於寒帶國家要生產酒精是較困難,所以會去發展油電車或電動車是情有可原,但是一年到頭都超熱農業又超強的台灣,走巴西路線當"產油國"才是合適的路~~
像3C產品得用電池是沒辦法的事,但是像汽車明明就可以用純引擎做到無污染,卻還去用油電車或電動車就說不過去了....
Roger陳
唉...... Roger 老大您還是回去火星好了。
油電車本來就是過渡時期的產物,你卻要講的好像是未來救世主一樣,然後再來鞭....
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大多離不開車。美國這個市場的消費習慣更左右汽車工業的產品設計。
在美國開始種玉米之前,你講的酒精車,無解。在美國的氫氣加油站普及之前,你講的燃料
電池車,無解。在充電站普及之前,純電車也無解。
總之,現接段甚至 10 年內,油電車還是最省油的方式。十年之後大概是一定會被淘汰的,
但這十年間,我要省油要環保,也要生活。油電車是其中一條不錯的解決方案,這是沒有得
改變的。巴西的例子有一部份牽涉到政治因素,所以強力推行酒精車,但是只要美中一天不
推,酒精車就一天不會成為主流。去幻想開著酒精車做到更環保的碳消耗,只是水清無魚的
幻想。真要比,酒精車也可以踢去旁邊了,中研院都玩出空氣車來了。
附記:
剛好我這週末去了四天三夜的旅行,一路開了的高速公路(avg 100km/h)和山路(avg 70km/h)
合計約 800km ,這全部都是 Prius 最弱的領域。對手有六缸四缸房車(啊就馬 6、IS250、
Nissan Versa, 前代Camry V6這些很一般的家庭用車),都一樣是載了 3~4 人和一堆行李。
四天跑完,用了 36L,遠遠甩開第二名 10L。這還是拼高速領域、拼爬山、載了一堆人之後
的總合數字。如果要比 Prius 的強項,這個差距更大!所以你不管端出怎樣的計算方式,現階
段油電車的省油功力還是第一,柴油車在高速極長時間持續衝刺或許可以更省油,但是一般人
不會這樣用車。事實勝於雄辯,遑論鍵盤筆戰。
-= 散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