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桑(小林) wrote:
其實這就是忠言逆耳...(恕刪)


你提到三陽工業

就讓我想到我人生第一台車 k8 3d 2000年小改款好懷念阿

不過三陽現在做現代的 品質其實也不差

這一代的台灣年輕人可憐~~
以為台灣就是全世界~~
台灣才2300萬人口~~
一年就賣那麼多台的車~~
對車廠來說 跟本不是市場~~
老是說 不重視台灣市場~~
老實說 不被重視是應該的~~
因為市場是現實的~~
又不是辦慈善機構~~
賺不到錢幹什麼重視你這市場~~

個人覺得台本關了變成總代理也是正常~
因為台灣就那麼大~~
市場就那麼大~

楊公說:地靈改變心生命,生基求的富貴興...
k55082 wrote:
Accord hybrid...(恕刪)


國家稅收的確也是台灣車價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入世後,汽車進口零件的稅率一直停在17%,
導致就算是所謂的"國產車",也因為使用高比例的進口零件,成本降不下來
或許有人會認為這樣剛好可以鼓勵車廠們大量使用國產零件,帶動國內工業

但這幾年看下來卻是大者恆大
和泰的銷售量當然可以撐起國產零件廠商,但是其他車廠沒辦法
試想,如果你是協力廠商,和泰能下10K的單,本田卻只有1K,
你怎麼有辦法賣本田同和泰一樣的價錢?
況且很多零件還是客製化的

不過Accord Hybrid的誇張售價,不全是國家稅收問題
台本想利潤最大化才是主因

有時想想對岸車主用合理價錢買台Accord Hybrid爽爽開
彼岸的我們,卻要用"高價"幫忙攤提這台車的研發成本
是我們比較會賺比較高人一等嗎?

在台灣要取代本田的應該就屬 Mazda 。Mazda 純進口的策略,保有一定的組裝品質,價格又有競爭力!

重點是:引進新車的速度很快!君不見 Odyssey 國外都已經第五代了,台本才引進?HRV 國外出來幾年都準備改款了台本才引進??

Mazda 引進新車的速度幾乎和和泰一樣快!!這都是企圖心的表現!!企圖心會表現在市佔率。

本田國外的車很好,但是,就是讓台灣的消費者感到很嘔氣!!總是低人一等!不受尊重!
是台灣本田沒有跟上未來吧
在日本和東南亞不是活得好好的?
天災人禍我們避免不了,但車輛主被動安全,我們可以有選擇的權力!!!

tonycow1234 wrote:
在台灣要取代本田的...(恕刪)


但是看到馬自達板上
車子故障與維修的各種慘狀
日本進口又怎樣?
光維修就飽了呀...

要穩定要品質
台灣大概只剩下量最多的豐田

台灣本田就敗在老廠房與產量吧

yanchsal wrote:
但是看到馬自達板上...(恕刪)


你是指類似這樣的問題嗎??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76&t=4911525&p=5
tonycow1234 wrote:
在台灣要取代本田的應該就屬 Mazda 。Mazda 純進口的策略,保有一定的組裝品質,價格又有競爭力!

重點是:引進新車的速度很快!君不見 Odyssey 國外都已經第五代了,台本才引進?HRV 國外出來幾年都準備改款了台本才引進??

Mazda 引進新車的速度幾乎和和泰一樣快!!這都是企圖心的表現!!企圖心會表現在市佔率。

本田國外的車很好,但是,就是讓台灣的消費者感到很嘔氣!!總是低人一等!不受尊重!


+1 +1 +1
台本應該放棄國產車,當全部改進口後,發現超高訂價無法獲取訂單,而另外的雙田訂單滿滿,訂價策略才會改變.
目前台本的日本人正跟日本本田炫耀Accord Hybrid定價已經創世界紀錄的接近ES300H呢.

林桑(小林) wrote:
其實這就是忠言逆耳的...(恕刪)

三陽時代的本田根本沒有跟世界同步,引擎都是用人家上一代的,有開過的車友應該都知道
更不要提品牌經營(本田經營成喜美)
現在雖然有些小狀況,但至少一些主要的技術是同步的
至於偷配備這完全是商業考量
我個人是贊成慢慢轉成進口,售價略高沒關西

mohochoo wrote:
本田車只有英國跟美國產線出來的才值得買...(恕刪)


十分同意,品質,紮實感,動力絕非國產可比
2006.12~2011.02 我開Honda Civic Si Sedan
操控感,人體工學設計,開長途(10hr)的無疲累感到現在許多車廠都還比不上
現在因家庭和工作因素換了比較得體的車,但Toyota跟Lexus的坐姿怎麼調就是不對勁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