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火奶茶 wrote:
1請問出處?? RAV4在那有說??
2因為我很好奇 如果這方式真有市場 為什麼本田的cxx不用 ???
為什麼不選厚一點的一層棚鋼 一次做就成柱 應該就可以達成強度要求 工程力學應該很好算吧? ...恕刪
1.請自行放大版上新RAV4結構圖。
2.本田也有用,日規CRV5用不少,高鋼材包覆或包鋼法,各大廠都相當泛用。
3.鋼材包覆及或整支高鋼材強弱,不只單看硬度,還有薄厚、形狀、製作方式等等,一直到整體的車體結構,這是專業的結構工程,沒有誰一定強過誰,因為台灣沒有公佈撞擊測試,消費者最簡單的方法,只能找其他國家跟台灣同規格的撞擊測試,最準確的是水貨進口。
順便一提,依照2車結構圖,CRV5 從1310mpa內鐵連接引擎室上下共四支780Mpa主結構,形成環抱式引擎室,提升衝擊承受力,引擎室上下共四支780Mpa主結構,會有皺摺段提供潰縮,並將衝擊力引導至底盤、車體結構,消化衝擊力,環抱式引擎室設計各車廠都有,歐系、美系相當普遍,新RAV4,正面遭受到衝擊時,內鐵跟引擎蓋、葉子板相同的鋁合金材質,引擎室全都是一般鋼材,衝擊承受力相對較低,所以必須靠更強的籠形結構保護乘員,這是2車設計最大的差異處,設計理念沒有高低之分,最終還是看撞擊測試。(僅以其他車廠相同設計其設計目的、作用,以簡單、粗淺分別2車差異,如有錯誤懇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