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DIY: CRV 2 後差速器油更換


sam8860 wrote:
塑膠齒輪金屬齒輪才差多少成本,
絕對差不到100元,又是相對於高單價的車款,
有時也真不知道德國人在想什麼。...(恕刪)


想撈錢啊...

jacjan wrote:
No BS Smog...(恕刪)


Yup~~~~ CA 立法當局真的是世界難搞.

OH跟有些其他的州連驗車都不驗....真是隔州如隔國啊~~~

Good luck my CA state friends...

Calvin
CalvinC wrote:
Yup~~~~ CA 立法當局真的是世界難搞....(恕刪)


所有政策造成的技術障礙,圖利的都是大型的企業... 法規到底是政府要求企業,還是企業要求政府,嘿嘿

越是嚴苛的法規,越是快速淘汰小型的玩家,讓最後池子裡只剩下有財力、關係、技術的大企業。

這在碰撞測試實行時,已經驗證了! 所有小型車廠無法負擔這樣的成本以及損耗,全部都 out

...

商業運作中,環保這塊神主牌,實際上只是種宣傳與自我感覺良好。

以上面這個汽油幫浦 case,在前一代車型 W210,更換非常簡單,只要趴在車下,徒手使用標準手工具,轉鬆幾顆螺絲,就可以把汽油幫浦拆下,再裝上,就算是野戰維修應該 30分鐘內可以搞定。

到了下一代車型美規 W211,需要整個油箱更換。先不說整個油箱更換有多麼不環保,光是施工得先頂起車子、拆掉傳動軸、排氣管,把整個下半部清空,再卸下油箱。可以想見,要拆下這麼多東西,這麼重的東西,不是一個人可以搞定。而且勢必要準備油壓變速箱千斤頂之類的支撐機具,以及可怕的工時。

再來,交換油箱時,舊油箱的汽油哪裡去了? 漏不完的自然都是全部揮發到空氣中了 這不是搞笑嗎?? CA 搞了個超嚴格的 0 蒸發法規,但這種爛設計最後不得不維修時,總洩漏的量還遠大於日常的自然揮發。

要說車廠弱智嗎? 明明前一代都可以設計得很好呀... 工業工程明明很強!

...

如果有會計的概念,真的來計算碳排放,施工所需的人力與工時,養活一個人難道不會產生碳排放? 機會成本的概念下,因為去做了這件工作,碳排放自然要計算在這個設計裡面。此外,為了在 ODB II 診斷中產生洩漏的故障碼,車廠額外又加一堆零件,多了空氣幫浦去加壓油箱,而這些直流馬達壽命都是有限的,準備好讓你保固後修的。這些零件的一開始生產過程也一樣額外產生了碳排放。

在環保大旗下,掩飾的是車廠的「計畫性汰舊」陰謀,強迫已經買單的車主在計算好的時間內,又不得不再次汰舊換新。而且還可以冠冕堂皇的說這是法規的要求。精密的算計下,不論在維護成本、法規檢驗,種種經濟因素下,持有超過車廠設計年限的車輛是自找麻煩。
假環保之名, 行坑人之實, 這種例子多了.

$4000 usd smog pump system

引擎室裡難得有空間,
留給車主做 on-board air 或 dual battery system 不好嗎?
jacjan wrote:
$4000 usd smog pump system...(恕刪)


是的!

這個「二次進氣系統」,發生功效的時間點,只有冷車啟動的約 30s~60s,之後完全無作用。目的是將大量空氣打入頭段,讓冷車啟動初期過濃油氣完全燃燒。

但也因此衍生好多複雜的機制,包括閥門控制、真空、空氣幫浦、以及幫浦自帶的空氣濾。

任一個機構失效,就會讓 MIL 燈點亮。

而且由於控制閥門處於頭段,很容易髒汙造成開關漏氣,於是衍生一大堆難以偵測的抖動問題。

這可不是 TOYOTA 專有,所有 MB BMW 一樣只要過了三五年,很容易出問題。

更糟的是,由於為了那 30s-60s 設計的補氣裝置,若控制閥故障,反而導致歧管漏氣,造成空燃比的不正常,於是行駛時排汙更形嚴重。

哇噻

我同事老公有台 Lexus gx470 下次讓我問問他有沒有這問題

Lexus修起來也是很過癮 同事老公車好像還買了維護保險

沒辦法...愛開高級車

Calvin

嗯, T 廠後來在 pump 內加了 heater 來改善冷天產生水氣的問題,
問題改善了, 系統又更複雜了一點.

因為是後來才外加上去的系統,
有時候閥門就鎖在火星塞上方,
從此簡易的火星塞更換,
變成要先拆閥門,
拆了閥門, 又要注意氣密的問題.



好像有人賣套件去關掉它 150美元 好像很簡單就可以裝





不過這真的很掉漆, 因為要符合政府環保導至消費者要破財+mod/破解自己的車.

其實這是犯法的.



Calvin
CalvinC wrote:
好像有人賣套件去關掉它 150美元 好像很簡單就可以裝...(恕刪)


這已經屬於 Cheating.

ref. http://www.smogtips.com/smogcheckfraud.cfm

USD$150 實在也是太黑心,就只是堵住排氣管道, 並騙電腦而已。

不過這個系統不管在哪種廠牌都是個尾大不掉的爛設計.

M.B. 最常見的 M112 也是有同樣的問題

e.g.

Change Over Valve
http://www.pelicanparts.com/techarticles/Mercedes-W203/ENGINE-Replacing_Your_Change_Over_Valve/ENGINE-Replacing_Your_Change_Over_Valve.htm

Pump
http://www.pelicanparts.com/techarticles/Mercedes-W203/ENGINE-Replacing_Your_Air_Pump/ENGINE-Replacing_Your_Air_Pump.htm

Check valve
http://www.pelicanparts.com/techarticles/Mercedes-W203/ENGINE-Tackling_Your_Air_Pump_Check_Valves/ENGINE-Tackling_Your_Air_Pump_Check_Valves.htm

基本上 SMOG 這個要求,讓很多從業人員得以吃穿。

CalvinC wrote:
好像有人賣套件去關...(恕刪)


補洞的擋板,
如果可以設計成是很方便就能打開/關閉的就完美了,
越野時把 SAIS 和整台車子隔離開來,
做 smog 時又可迅速恢復原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