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gen大改歐規CIVIC Type R 2.0/240HP

光之刃 wrote:
這件事從頭到尾只有一...(恕刪)


你有FN2!!!

請問你是益新國際老闆嗎???
citigold2009 wrote:
S2000不實用 ?...(恕刪)

他吃米是屬於糟蹋糧食吧~~~

今天做了13個多小時的工作~

下班就回來看筆戰~真好玩~我還認真的每個留言都看完了~"~

我只能說~~我開過的車非常多~最貴最好的也不過只是BMW760LI而已~

最便宜的爛到TERCEL都有~~

但是我只能說~CC數大不代表馬力就大~也不見得就會好開~

CC數小不代表馬力就小~就會難開~~

我實話~我討厭頭又大~但是誰會說TERCEL這種老車低速沒力的~他CC數就只有這麼少耶~

BMW開過很多台~有哪個人覺得他有力的~~

雙B~只要車還沒動起來~整個就是有勁無力~~

CLS350也開過了~真的都覺得沒有什麼~尤其就是760了~坐進去整個就沒有人體工學的感覺~

K20我是沒開過€但是總有一天我會讓他到我車上~~~

B係列也開過不少了~~說實話~低速都比現在的D16A 4AT好開太多了~

真有開過概沒力3.5的~~低速確實很會衝~但是時速到了120以後就軟了~

277匹真的只能還是好看而已~~~

K20A有沒有力只要看現在的C8 2.0就知道了~~~

C8 2.0爛在那個變速箱~1.2檔配太疏~~疏是有原因~扭力大~配疏一點比較不會像某牌~

踩個油門就像要飛出去似的~~真正高檔位要他在快一點~就死了~~~

真正不會跑的TYPE-R是現在這代的TYPE-R他尾速一定完完全全不及上一代~

但是以他配制的變速箱~0-200上一代應該是沒有理由能追上的~~~~

汽油引擎要多1-2KG-M~你知道這有差多少嗎~?

要多這1-2KG-M~需要重新設技汽缸頭~活塞~進排氣門~電腦~~整個進排氣系統~~

一般來說~扭力只要看車子是幾CC~就能大約知道有多少扭力~

1.6的就大約16KG-M~1.8就大約18KG-M~反正一此類推就對~

能超過那個理論的~~就能知道那顆引擎是經過多少時間設技~~還有測試~

所以說~我也滿佩服蓋沒力3.5的引擎~那樣的扭力~就能知道頭又大對引擎的實用性下多少功夫~
大家好~
singal303 wrote:
你有FN2!!!

請問你是益新國際老闆嗎???


應該是在國外的車友吧
akirau629 wrote:
說真的~開過S2000之後~真的會捨不得再把這台車放手.......(恕刪)


你快放手

換我接手~~

我會好好照顧它的
插個話

當年老K5(國產)化油器的隨隨便便都可以把轉速那一欄插表
同時期哪一台能?

再說當年的初代S2000(日規)可是"原廠"250HP
125HP/L的"NA量產車"有第二家嗎
連當年標榜不做增壓車的B牌都甘拜下風...
(後來還是做了)

再來動力上乘加上底盤優異
成績要跑不好還真的挺難的說...
j75660411 wrote:
你快放手換我接手~~...(恕刪)

你什麼車~

你接他S2000~我接你的車....
大家好~
singal303 wrote:
你有FN2!!!請問...(恕刪)


我是海外的車友 …

烏龜K6 wrote:
他吃米是屬於糟蹋糧食...(恕刪)


嘿嘿…你真狠…

不過這代不及上代這句我持不同看法

這代FN2我印像沒有錯的話好像有人拉上了258Km

只是會去試的人少之又少而已

烏龜K6 wrote:
你什麼車~你接他S2...(恕刪)


說真的…AP1、2真的是台好車…

不過…會開的人太少了…

有聽過AP1的車主本身提過…

這車好似有點太過賽道化了點…

對技術的要求不低呢…
honda 引擎不錯呀..我之前開的車就是07年civic si 四門版

主要優點就是省油, 後坐地版中間是平的, 後車箱夠大. 動力還算ok

缺點就是扭力太小了.

之前我有試過車友的AP1
我自認我自己真的不到那個水準
雖然價格跟車況都很優
還是殘念。。。

S2000 AP1真的是一部很有趣的好車
要是拿在台北市通勤可就不太優了
S2000 如果實用, 就不會最後要改成 2.2L, 還賣得這麼差, 落到要停產的命運.

NA 高轉速引擎, 一定要演變成"大排氣量", 才有足夠的低速扭力.
不然下場就是只能 (1) 偷隔音, (2) 偷配備, (3) 偷車身鋼性.... 目的用來減低車重.
這就是 honda 車的限制,

NA 強者: BMW
現在都要用 4000cc V8 420ps 來搭配在 M3 上面, 如果 M3 用2000cc NA, 能有什麼性能嗎?
BMW 還有用5000cc V10 507ps, 來搭配在 M5, M6
BMW 最經典的中排氣量引擎 3000cc 直六 N54, 都要"雙渦輪"化, 來改善低速出力反應, 改善低速油耗. 改善廢氣排放.

NA 強者: 法拉利
入門級的 F430 至少用 4300cc V8 490ps, 來應付低速.

NA 高轉速引擎, 勢必要大排氣量. 不然, 就要渦輪化. 才能有全面的性能.

--------------------

小排氣量性能引擎, 兼具實用性的演進趨勢
最佳化的設定:
(包括: 引擎出力性能, 高中低域出力的均衡性, 油耗表現, 排放廢氣表現..)
1. 高壓縮比
2. 缸內直噴
3. 反應快速的渦輪
4. 雙離合器多檔位(6速7速)自手排
PS: 高角度凸輪軸,可變進氣正時...反而沒那麼重要.

這些, honda 通通沒有,

HONDA 仍舊迷信那種 10年前的想法,
用紅頭 K20A 8000轉的高轉速引擎來撐門面,
事實上低速出力不佳, 天天在拉轉速 實用性不佳, 油耗也比不上那些缸內直噴渦輪化的性能引擎, 又不能配自排

(因為小排氣量高轉速引擎, 低速沒力, 去配自排, 自排沒辦法拉轉速, 性能馬上變烏龜, 油耗也會很差)
這怎麼比得上 TFSI / DSG S-tronic 之類的設定.


老實說,
K20A 這種8000轉高轉速引擎, 配 CIVIC 小小車身, 用來跑跑山道, 練練技術, 靠著NA 線性出力的特點, 在山道蠻吃香的.
除此之外, 對上新一代 渦輪 缸內直噴 雙離合器變速箱 的車種, 紅頭K20A 各方面(性能,油耗,排廢) 只有劣勢, 沒有什麼吸引人之處.

所以 K20A 不會獲選世界年度最佳引擎.

但是, 是 HONDA 車迷的神主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