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up3很少能撐過三千公里,小操一下就變吵.(包含假group4)
敢標示純group4,5的就那幾間.
「独裁者は出現させる側により多くの責任がある。積極的に支持しなくても、黙って見ていれば同罪だ……」
我用日本直接坐船進來的WAKO'S 4CT-S 5W40
100%SYNTHETIC全合成機油,API:SM/CF!ACEA:A3/B3/B4認證通過

溫度上升到80度左右~油壓2.8
繼續給他上升到油溫100度,壓力降到2.25
四個月跑了5000KM之後油溫90度,油壓2.5~
100度油溫,2.1油壓~
我裝的是DEFI水溫油溫油壓三環表!
以上~分享給大家!

brucechoou wrote:
我用日本直接坐船進來...(恕刪)


甚麼油那麼厲害?~我的錶頭跟你一樣~~為什麼我沒有那麼高??

不是換了DEFI的錶頭之後油壓都會很高嗎??~~我怎麼沒有??
aapp9999 wrote:
甚麼油那麼厲害?~我...(恕刪)


之前我用全酯類的油~
油壓也沒那麼高~應該跟DEFI沒關係吧!
輕鬆聊聊車經 wrote:
我自己是油商上游公司...(恕刪)

Ryan-01 wrote:
個人是跟著周遭親朋好...(恕刪)


台灣油就台灣油~~打著優寶的名號搞一個ALEX出來就是進口油?

台灣已經登記註冊機油累的品牌高達一萬多個!!~
我現在只要看到沒聽過的~~我都把它歸類在台灣油

現在的消費者可憐阿~~要買到原產地進口的油真的是有夠少

就我所知,所有潤滑油都是由基礎油加添加劑組合而成,而基礎油則是由原油經過提煉而來,提煉的方式有溶劑萃取、臘油異構化、加氫裂解、實驗室合成等,不同用途的油所需的提煉方式也不同,以內燃機使用的潤滑油來說,目前還是以加氫裂解的提煉方式為主流,現今技術已能做到三次加氫,但~並非各油商均有提煉廠且三次加氫的提煉能力也不是如此容易達成的,就算都三次加氫也是有好壞之分的,可以肯定的是原油經過三次加氫絕對比二次加氫更加純淨,雜質越少,反映出來的油質基礎特性就越佳,例如高溫安定性、氧化安定性、黏度溫度/指數特性、低溫流動性等....,相對的對添加劑的依賴也越少.

以上也只是提到基礎油中的氫裂解提煉法,其他還有實驗室合成基礎油及添加劑特性都還沒提到呢,機油絕對是一分錢一分貨,請不要在說些高價機油無用論的外行話了.而且你買到的機油真的是知名大廠提煉出來的油嗎?還是油商隨便買些來路不明的基礎油+添加劑掛上一個品牌就混充高檔機油,單憑瓶身上寫著5w/50 API SM就真的如他所說的嗎?別傻了,選機油前先學如何分辨機油吧!!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聽到某人在批評某某機油不好用很濫等等的,撇除以上那些太複雜的廢話不說,頂多就是你買的機油不適合你的引擎特性/狀況,但可以說絕大多數情況是你的使用習慣不適合用這種特性的機油.

提外話:以前常遇到法拍車'開'回來整理時才發現引擎內部已經不是油泥了而是厚厚的油塊,請別懷疑,通常這種情況下的引擎就是很沒力且十分耗油,但通常還算安靜且引擎外觀不會有非常明顯的漏油情形,我不客氣的說如果你是使用公司租賃車且打算開個3-4年就換車的話,要省錢就乾脆不用換油不用保養了,一兩個月固定添加機油就好不是更省,跟這些法拍車下場一樣,反正都還能開.
10W40哪支便宜好用,200元以下的
大家推薦一下!
裝油壓表的目的是啥
除了監測油溫 油壓
一般不是只要時間到準時保養就行了嗎
還是說特殊車種特別要去監測
1234567890
輕鬆聊聊車經 wrote:
我自己是油商上游公司.......
您說的酯類機油我本身車子也都是加這種的!測試的效能上絕對是比全合成優益許多!...(恕刪)



有機會買到3百元以下的fuchs酯類機油,一用就發現跟之前用過好一點的ARAL high 5w/40,AGIP SINT EVO. 5w/40還要好許多
果然酯類機油跟全合成是完全不同等級的油
用到現在過五千公里,一點都沒有衰退感
不過貨源已經沒有了,下次可能換貴一點的red line看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