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DA Type R計畫大復活!Hybrid、NA全面性能提升


Phenix wrote:
在賽車場上好用 不見...(恕刪)


Double-Wishbone 如果不好用眾車廠就不會將此技術應用在市售車上了

HONDA Type R計畫大復活 <本篇主題> 難道閣下認為Type-R應該配上軟腳的4輪麥花臣懸吊 才符合Type-R

的精神嗎?

友站連結 http://classroom.u-car.com.tw/classroom-detail.asp?cid=25

mrck wrote:
你既然知道FN2
那上篇說TYPE-R不會有左駕
是認為歐規TYPE-R不算是TYPE-R???
血統不純嗎


我沒說不會有左駕 而是說 右駕國才玩得到

FN2 那台發售的範圍也比較偏向歐洲 ~ 美國一類的左駕國除了自己(或是車商)搞進去的之外

想要當地經銷商引進賣得可能性你認為有多少呢?
我個人比較悲觀一點啦(應該比EVO X引進的機率再低一點吧)

簡單的說 ~ 我的主張在於 想開不見得開得到 而不是沒有左駕 別再曲解我的意思了

至於 歐規 Type R 不算是 Type R ~ 這是你說的 不是我說的
我只說有很多的不同而已

至於血統問題的話
我真的不想談這個
在於車商而言 產品的進步是不可避免的問題
我打個比方 保時捷 911 以前的設定一律都是 空冷 後置後驅的設定

後來改成水冷 四驅 ~ 一票車迷還是覺得像是 964 一類那個時期的 911 才正統
但是對保時捷而言 這樣做對於911 是有正面意義的

車迷不管怎麼講 車廠還是得順應潮流走下去
不然的話應該街上跑來跑去的多數應該是 FN2, FD2 一類的性能車而不是FD1 這些平價車
DC5 也不會從本來 DC2 雙A臂 改成前麥花臣 的設定

不管車迷怎麼想 血統會隨著時代以及科技的進步而改變 (其中很大因素是公司經營理念改變)

mrck wrote:
外型嗎?
歐日規CI...(恕刪)


馬力不同.
Phenix wrote:
簡單的說 ~ 我的主張在於 想開不見得開得到 而不是沒有左駕 別再曲解我的意思了

因為你那篇最後所打
給我的見解就是認為這樣
也讓我認為後面那歐規TYPE-R的血統問題
解釋開了就沒啥問題[

================================================================
還沒回這個新聞給我的感覺
這個新聞對臺灣消費者應該沒有啥幫忙
因為~臺灣本田連進口車都只有進口過一部車子
(更正:臺灣本田進口車是2台.還有Insight)
LEGEND
感覺用來提昇品牌形象???
有沒有幫忙到.本田最了解
那還要期望臺灣本田進口TYPE-R這種性能類車款
換老闆或許有點機會



單車郭 wrote:
馬力不同....(恕刪)

...
假如就只是馬力
都是同樣K20A引擎
電腦調整就可以讓它們一樣了

不只本田
日系車廠都是這樣
最好的留本地
國外可以生產
但不會把數據調到比本國好
mrck wrote:
因為~臺灣本田連進口車都只有進口過一部車子
LEGEND


一部???
那Insight算國產的嗎
我看是本田技術用盡

馬力也做不贏人家 人家隨便IS250馬力都破200p

而本田 什麼type R只會做FF車款 我看八成連後驅車的技術都沒有了吧

FF那麼失敗的設計 轉向不足+推頭+前輪受力過大一下就達到極限 沒多久就不行了

而且還搞手排變速箱?我猜是雙離合器技術不好做不出來了~

我覺得本田精神

要紅頭Type-R 引擎2.0 TUBRO 300p馬力+SH-AWD
才是本田的精神!熱血 操控性強 主打四傳系統 全油門過彎都沒有問題
六式高手 沒錯..我就是新世界的神!!
mugenpower wrote:
一部???那Insi...(恕刪)

最近進口的
差點忘記
謝謝指正

但這款也只是看到Prius臺灣賣的不錯
順應世界提倡的環保素求而進來的環保車款

到頭來回到這篇主題
要期望TYPE-R會進來
像我們這些小老白姓還是早點睡覺比較實在
到夢中和TYPE-R相見
我看你是卡通看太多吧...
四輪傳動過彎才不是強項
否則為何各大山路都是喜美的天下..
四傳的鯊魚反而沒辦法那麼靈活
bvmbmb wrote:
哈啊?T跟L本來就是...(恕刪)

Well......我其實不是針對您的發言啦
只是很感慨在其他討論版看到一堆T = L的發言,到了這邊又看到T不等於L的發言
覺得很無言而已~~~
如果有冒犯到請見諒

不過話說回來,Celica絕非為了WRC而生,MR-S、MR-2也絕非以直線加速著稱的
Supra如果算比較大咖,應該也只是因為GT500或是可以改破千匹而聲名大噪
這些車系的歷史就不多說了,估狗一下即可
Toyota如果給您的印象是代步車的話,
說實在的,那只能說90年代到2005年左右
不要忘記了,AE86的車名是:Corolla Trueno(另外還有Levin跟Sprinter)
其實跟我們所稱的Corolla Altis是同一個車系(當然,中間隔了很多代)
現在的豐田集團開始玩跑車絕非要提升性能形象
而只是錢賺飽了,有更多的錢做研發(跑車是很花錢的,看Nissan搞到被買走就知道了)
可以做出更高性能的跑車
在這種情況下Honda想拿Type R來走性能路線,其實並不吃香
畢竟在90年代Type R系列的車在日本的銷量也不如Nissan Silvia系列、Skyline系列
當年搭載2ZZ-GE的Celica還一度在性能上威脅DC2的Integra(雖然DC5一下子後就出了)
到了現在,無論車款數量、變速箱實力、引擎馬力、Hybrid動力&油耗
沒有一項贏的了其他車廠的情況下,掛出Type R的名號我看也闖不出什麼名堂

至於Subaru Coupe/Toyota FR-S到底是合作開發還是宗主國要附屬國交技術出來
我想Subaru的性能指標在於渦輪、對稱式AWD以及低重心的水平對臥引擎
只得其一的Toyota FR-S充其量也只是技術合作的雙生車
且D4-S的技術也是來自Toyota,Subaru並非毫無獲得利益
這種情況要我相信是宗主國要附屬國交技術出來,還是稱之為技術合作比較恰當

打了一大堆廢話,真是抱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