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nlung1977 wrote:
以一台國產車的價格
可以有幾乎所有fun car的樂趣
調教得好
上得了山路, 進得了大鵬灣, 日常買菜也適宜.
不能說沒有缺點, 就是車重太重了
R18A1在高轉速力有未逮
直線堪用, 中轉速有信心, 我想是這顆引擎的性格吧....
它讓我想到2輪界的勁戰明明馬力數據不出色....NA1.8引擎(並沒有什麼貼背感)但摧起來速度卻一直上去!!!
但我覺得彎道來說這車的樂趣大於直線....
畢竟彎中的馬力需求相對的很低!!!
偶爾在台三線碰到比較有在用點力跑的跑車,他們在CIVIC面前其實討不了什麼便宜!!!
前驅也很好掌握!!!!
但人總是不知足,或許我沒有你嘗過那麼多車種。
這就是我想換他的原因之一.....
~~~~或許未來有能力換車,還是會留下它。~~~~
sagatgod wrote:
C8後懸吊什麼時候變成雙A臂了...
C8正確來說確實不是雙A臂,而是由雙A臂進化的多連桿懸吊,構造跟雙A臂極為相似不易辨認,C8跟C9採的是跟雙A臂原理一樣的4連桿設計:由雙A臂衍生出的多連桿式懸吊,連桿之間以橡膠襯套或球面接頭(關節)銜接,其優點是擁有更大的自由度應付路況。
C8的車主手冊確實寫明了它是雙A臂附防傾桿,但到了C9的車主手冊已經易名(正名?)為多連桿,實際上東西是差不多的,只是C9角度有在做一些調校讓空間更提升,C8、C9的所謂多連桿還是有別於雅歌的六連桿的,基本上採的還是雙A臂的原理增加輪胎的抓地力,但是改成連桿的設計讓車尾又可以保持更高的穩定度。
只是名詞的爭執而已,硬要說它是雙A臂也算是,但它跟古老而又原始的雙A臂構造上類似卻並不一樣,有沒有更好我不確定,但這進化對雙A臂死忠鐵粉來說東西變了會造成很大的打擊,足夠讓玻璃心碎滿地,可能因此C8的車主手冊才會用比較模擬兩可的名稱。但它確實是採雙A臂的設計理念只是已改成用四連桿去呈現雙A臂的效果,且更提升舒適度跟車尾穩定度,C9改其名稱為"多連桿"確實也引起了一堆酸民又多了個點可以討伐C9....但其實是一樣的東西。只能說台本太不懂台灣本田迷的心,就算你今天發明了太空梭,輪胎也一樣要冠上"雙A臂"這個名詞才是本田魂!
林桑(小林) wrote:
羨慕聽聞感言讓我覺...(恕刪)
我簡單描述一下我自己對於我的 civic 8 代的優點和缺點
優點 :
1.因為沒有巡跡系統,對於車子的駕馭 / 操控,相對的會很直接的回饋在油門 / 剎車 / 方向盤 上面,雖然是自排車,但是對於彎路的油門控制 / 進出彎的角度的掌握,還是挺有樂趣的
2.針對我使用兩種輪框使用心得,我來稍加說明我心中的感受
16吋鋁框 + PS4(其餘未改) = 抓地力穩到一個沒話說,以我跑174線道來說,進出彎的角度都可以抓得很大,轉速控制也很輕鬆,不
用大腳提早拉轉,通常頭過,身就過了的感受,非常有趣
17吋鍛造框 + PS4(其餘未改) = 簧下質量輕很多,加速輕快,山路操駕真的是一等一,方向盤回饋極度靈敏,進出彎角度可以抓的
異常精準,但是...可能是原廠避震的關係,灣中軟腳側滑感受會比起16吋來的明顯
3.A柱的角度夠斜,整體開車視角非常的棒,非常舒適
4.以同級車款來說,8代後座的表現真的是可圈可點,頭部空間也很不錯
5.挺耐操的,不太容易壞東西
6.改裝品多,價格不貴
缺點 :
1.中速轉尾速後虛弱(沒辦法,誰叫他是1.8單凸輪軸
2.保養不是挺便宜的(因為整車我都是在原廠保修
3.原廠車燈太暗
.....我還真想不太到缺點了 哈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