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anchih wrote:價值在於人心,買它的人也不是傻瓜吧~每台車都有其缺點,個人認為過度的偏執就免了。 價值本來就在於人心..消費者也很精明阿這還需要說嗎. 銷量不就是答案嗎.而且有鐵桿真的是挺方便的.還可停貨車停車格真的是不錯啊.每台車都有其缺點, 買了就接受, 又何須過度的偏執於其他車輛呢? 不是嗎? 國外開賣許久已有很多例例子花錢買車不能提心吊膽那一天突然剎車有問題啊!這是生命悠關的事,很重要!!還有..這引擎國內無法製作是進口的. 所以國外有的問題..車主們也需要注意.機油油位異常升高現象.. 這是顯性的現象但是隱性的現象呢??油位會升高就是油氣凝結聚積在油底殼..稀釋機油潤滑能力(想像一下你的引擎有4公升機油, 結果油位來到5公升..多出來的一公升就是燃油油氣..此時機油潤滑能力會大打折扣!!!)顯性現象是油位明顯升高-->國外在寒冷地帶的case -->可立即請車商處理隱性現象就可能在我們亞熱帶--> 一樣有燃油聚積,只是量沒有明顯到被輕易發現.但是....你的機油潤滑效能可能還是會受影響進而加速磨損(可能你的引擎跑10萬..與其他車的引擎跑20萬差不多磨耗..但卻又還沒真的壞掉但油耗..震動..運轉順暢度等..就是等同別人較高里程的樣子了)-->這時已經過保了這可不是偏不偏執的問題了...攸關車主的安全以及權益, 還是要多多注意機油液位.
frogghoul wrote:你少算了零件進口的進口稅算進國產內,目前就算納智捷也不完全百分百全部零件都是國產的汽車,而且把進口與國產兩者之間的引擎動力與配備相比,有時反而國產比較划得來。 你說的沒錯..CRV確實不完全都是國產的, 引擎國內沒有能力製作,需要進口.但是一來, 車商的能力/規模所形成的成本差異與車子划不划得來無關.二來, 既是進口引擎, 國外會有的問題國內應該也會有,只不過因為環境氣候讓現象沒那個顯著但是不顯著不見得是好事. 當你發現問題而又過保時...就有得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