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VIC 9代 是不是賣的沒有上一代的好...

最近剛好有準備要把手上服役10年的歐系車作汰換...所以目前有注意目前幾個1800cc的車款!
感覺civic 9這款底盤的結構對我來說還算滿意的...還算接近獨立式懸吊!
致於外觀對我來說反而感覺比前一代好看很多咧!
滿有歐系的味道~ (還是我的審美眼光較獨特?)
讓我還沒下手的地方就是civic 9全系列引擎都是SOHC,現今引擎不都是DOHC的嗎?
總感覺SOHC引擎是比較舊的技術...這點有人可以提供一些意見嗎?
個人是不會再買 honda sohc車款

馬力跟扭力與dohc無異運轉精緻度也是還可以

但是...抖動的問題一直無解

伊克斯皮而莉 wrote:
連本田自家的社長都覺得他醜


朋友

伊東孝紳的聲明裡並沒有提到醜阿
他也說到會為九代在北美市場的銷售表現負起責任
Honda CEO Ito takes responsibility for Civic's U.S. troubles


畢竟CIVIC這款產品對本田集團四輪部門極為重要

之所以會出來滅火 主要是北美媒體的與論影響實在很大

不然CIVIC9在北美銷售量目前還是第一

實在沒啥必要提前一年小改款

不過伊東孝紳跟前任社長相比

他算是很積極的一任了

前任社長福井威夫可能連理都不理....

ettvyang65 wrote:
我自己本身就是開Ci...(恕刪)

呵呵
基本結構差不多
但R系列確實是個革新,提前開啟VTEC也讓CIVIC變得更好開跟實用
K系列加了VTC,也是相同的概念...

本田對VTEC的定義以及種類很廣泛,並不是都拿來做競速使用
之前01朋友的文章本田的I-VTEC和VTEC引擎問題
VTEC,靠兩組凸輪和搖臂的組合來控制汽門開啟與否、開啟角度、揚程
VTC,油壓式凸輪齒盤,進氣門相位角連續性控制系統(Hitachi Unisia設計專利),號稱無段其實是六段,相當於豐田的VVT-i

VTEC的種類
1.DOHC VTEC, 用於性能版雙凸引擎
兩組凸輪, 進排氣側都有VTEC,等同於nissan的VVL

2.SOHC VTEC, 用於單凸引擎
僅有氣側VTEC,開啟後增加揚程和開啟角度

3.VTEC-E, 用於單凸引擎
僅有氣側VTEC,開啟後才開啟兩個汽門,高速時兩個氣門同時作用,低速時只有一個氣門作用,單、雙氣門之操作由油壓來控制以達到稀薄撓燒

4.3 stage VTEC=SOHC VTEC+VTEC-E 的綜合體,可切換的凸輪軸到達3組,以達到低轉速省油+中轉速扭力充足+高轉速馬力



5.外加本田兩輪重機用的HYPER VTEC
如本田的重機CB400
低轉時它各只有1個氣門負責開與關,當過了6750轉<依年份不同會有差異>時才變成2個氣門開與關
它不像汽車的DOHC VTEC到了高轉速時會更換高角凸輪軸還有改變汽門揚程大小

i-VTEC的種類
1.K系列引擎低輸出版(160hp)[例如二代CRV的K20A4、七代ACCORD的K20A7、八代CIVIC的K20Z2、三代CRV的K24Z1]
VTEC-E + VTC

2.K系列引擎高輸出版(200hp+)[例如type-r的K20A、K24A]
DOHC VTEC + VTC,豐田的VVTL-i也是學自本田相同概念

3.J系列引擎V6版[例如八代ACCORD的J35Z2]
3 stage VTEC +VCM 可變汽缸管理,低負載時關掉三缸

4.R系列引擎版[例如八代CIVIC的R18A1、三代CRV的R20A2、八代ACCORD的R20A3]
VTEC-E + 電子節氣門亂入+可變進氣歧管
本田新一代1.8l i-VTEC引擎介紹

5.i-VTEC I [例如K20B,本田唯一的缸內直噴引擎只出現在一代stream的小改款上面]
缸內直噴版 VTEC-E + VTC
Honda i-VTEC I 缸內直噴引擎(K20B)

此外,目前J系列引擎SOHC VTEC中,僅有J37A4 進排氣端皆有可變氣門揚程,其餘J系列都只有進氣端有可變氣門揚程
http://en.wikipedia.org/wiki/VTEC#SOHC_VTEC

至於Accord V6 VCM AT版本這顆引擎,在Wiki裏頭並沒有提到可變氣門正時或揚程,只有可變氣缸
VCM的3 stage VTEC 是用來開關汽缸數量,並不是傳統加深揚程大小的設計
http://www.honda.co.jp/tech/auto/vcm/vcm02/index.html
也就是說 V6 VCM這顆引擎只有能力控制氣門開與不開,沒法控制氣門大開或小開
要說它是另一種"可變氣門" 也不是不對,但跟過往的確實不是同一回事情,叫他"可變氣缸"比較貼切
http://en.wikipedia.org/wiki/VTEC#i-VTEC_VCM

也就是本田賣的引擎如二代CRV的K20A4、七代ACCORD的K20A7、八代CIVIC的R18A1跟K20Z2、三代CRV的K24Z1,幾乎都是經濟取向的VTEC-E,也因此很多人把它笑稱為假VTEC
http://www.ferio.idv.tw/viewtopic.php?t=11510

當然想體驗真正VTEC的精髓,請找本田的超跑NSX,或雙座敞篷S2000和前驅鋼砲CIVIC type-r、Integra type-r

這類以壓榨性能為目的車款,才能享受VTEC開啟後的魅力 如上面影片跑到300公里的NSX

本田一般來講,只肯在市售經濟引擎上放VTEC-E,而且通常只有進氣端才有
如下圖七代Accord 2.0(CM4)這顆K20A7(圖中上方進氣側就是VTEC-E,圖中下方是排氣側,没有VTEC)

K20A(正宗進排氣端VTEC)


VVT是指可變汽門、VVL指可變揚程
而本田的VTEC(Variable Valve Timing & Lift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
就是將汽門可變VVT跟揚程可變VVL結合再一起
但是早期的VTEC需要達到一定的轉速才會切換成高角凸輪軸
造成早期的VTEC被形容成低轉像呆子 高轉像瘋子
VTEC的聲音[改變正時進排重疊角還有揚程(2段式)]


但老實講
這對日常使用的代步車而言,非常的不線性
又不是在開渦輪車,為何要有鈍挫跟動力落差
也因此從K系列開始,以原有VTEC的結構上
進氣端加入日立製造的進汽門相位角連續性控制系統VTC
VTC介紹


i-VTEC的聲音[改變正時進排重疊角(連續)還有揚程(2段式)]

i-VTEC讓切換動力的銜接落差更漂亮
因為VTC的加入讓引擎於低轉時就能提前開啟VTEC
自然進氣引擎本來就該這樣
而且i-VTEC運轉更精緻聲音也更迷人不是嗎
伊克斯皮而莉 wrote:
不要一直把C8貼在我身上的 那是六年前的過去式了
...(恕刪)


拿過去式來判斷現行車.跟拿北美本田舊聞判斷台板9代

醜跟美不是你自己在判斷.賣的好或壞跟你我也沒關係

我買半年的civic 9代.感覺83萬便宜優質

不用在這用北美板本田改款舊新聞來離間.什麼心態

也謝謝你提交網管刪我上段文.我可不會跟你一樣 你放心

伊克斯皮而莉 wrote:
我對C9外觀很不滿 ...(恕刪)


身為一個現任CIVIC9車主,
我只是想告訴你,這台被你嫌的一文不值的車,我目前開的很滿意,
你覺得它醜,ok... 我覺得它不錯看 可以嗎??
我知道你是 愛之深責之切,但買車不就一個爽字,使命感需要這麼強嗎??
它沒辦法讓你爽,市面上還有很多選擇,

你不喜歡這台車,自然會有別人(在下我)欣賞它,你何必"恨鐵不成鋼",


有人說CIVIC9的外型是什麼前幾個世代是設計,越改越倒退等等
啊不就去買你們認為設計前衛的車不就好了? 我這樣講不對嗎?

也有人覺得CIVIC9 CP值很差
那就去買你覺得CP質好的車不就得了,不是嗎?

我當然知道有些人是對HONDA很執著,只要他們對HONDA不滿,就會批評,
因為他們歡這個牌子,希望他更好,

也有人是罵一罵,不爽就不買了,換別家去,沒有非HONDA不可,
更有人是根本就不曾考慮這牌子,純粹罵爽的,
我是不知道這棟樓裡的所有人分別是屬於哪一種,又或是這3種都不是,不論如何,
你不喜歡,不代表沒人喜歡,你就讓這些眼光"異常"的盤子自HIGH好了,
若妨礙到你跟你說抱歉啦,但是明天我還是會開心開著我的CIVIC9出門

CIVIC9 wrote:
bq大大太過份了只說...(恕刪)


黑色讚
話說是不是因為CIVIC9很少
所以路上遇到CIVIC9反而很有親切感,忍不住多看兩眼

以前騎重機遇到同好也會有這種親切感(還會打招呼),
現在反而是開CIVIC9會有這種親切感

我如果開制服車應該很難有這種感覺..
慶幸買了這台"獨特"的車
伊克斯皮而莉 wrote:
6核心 wrote:
真搞不懂你在01砲美國板 本田新聞在做什麼.本田自家的社長在砲北美規civic.你是買到美規civic 還是要去買美規改款civic.亞洲板或台板9代.是你下命令要改款嗎?

不知道你是買台板civic 8代.還是...

你買你的8代.我們開我們的9代 別人買車.又不是挖你家祖墳 作人清心點.誰也沒犯到誰

看到你用美國板 本田新聞.害我替你直搖頭.我買1.8s 83萬半年了.感覺很便宜 也沒礙到你


...(恕刪)


如果戳痛到你.就跟你說一下抱歉 就如同你在這板(47樓)言:不喜歡8代車主改車一樣
C9比C8安靜是優點!

但質感和設計感就差C8一大截了!
singal303 wrote:
呵呵基本結構差不多 ...(恕刪)

感謝 singal303大大 如此精闢的分享! 很清楚的資料旁白,精彩!

俺實際擁有 FERIO/七代CIVIC 多年,對這代的 D17A → VTEC LEV引擎 印象深刻,2001年交車那時,外界有些不看好的說法,但事實上,這一代 FERIO 所導入的 LEV技術 ,並沒有犧牲掉很多的動能,搭配傳統四速自排,大腳下去還是能得到 " 很活潑 " 的力量感,

這款 「VTEC LEV引擎」 除了強調高省油能力外,實際的性能表現也不錯,採用等長式的進氣歧管設計,並改變進、排氣閥門角度和將閥座面積加大,同時其進氣歧管內壁也十分光滑,使得它的中低轉速扭力輸出可以比 六代CIVIC 優異許多;

對於這首次出現在 CIVIC車系 的 『VTEC LEV』 技術設定,很是好奇,因為之後的 八、九代CIVIC 就沒再聽過了!
急如風、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 最愛無限!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