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Rone wrote:
怪我囉?
找不到2013年找個2014年式來...(恕刪)

找不到13年的?上面那張圖有認真看嗎?
裡面不就有11~13年結構?
MrRone wrote:
好啦 就算找錯了美規...(恕刪)

ok!有資料數據討論才有幫助,
雖然突點鎚但也是補充資料,
至少比某些腦補嗯嗯嗯我想本質無論如何就是比人強還死不認錯的好多了。

修改掉一些針對性言語。
NQQegg wrote:


IIHS2012...(恕刪)

美國大媽的買菜車豈不是比台灣本田魂的本質車還優,只能稱讚H牌的經營果然有獨到之處。

NQQegg wrote:
IIHS2012是...(恕刪)


網路上有07年的MDX的設計選用1500MPa的資料
大家可以下載來看:
Recent Applications of High Strength Steels in North American Honda Production

2013年的Accord就用上了1500MPa的好料了
2013 Accord: New Model Body Repair Information

有關於日本有沒有用上
可以參考這個資料:

2013年版的Civic:
Hot stamping hits heights
Around 59% of the body of this latest Civic is made of high-strength steel – the highest in the car’s history – reducing unibody weight by 21kg (68 pounds)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generation Civic. Around 14% if the new Civic’s body comprises UHSS, again the highest in Civic history. The material is employed in the B-pillars and the rear frame. The rear frame features soft zones that allow it to absorb impact energy in the event of a crash. For this development, Honda and Gestamp received an Automotive Excellence Award from the Steel Market Development Institute (SMDI) in May 2016.

Development for this part started in 2013 with Honda in Japan, and then shifted to North America in 2014. In designing the rear frame, the Honda team wanted to achieve three-point bending during a rear crash, while also reducing the weight and the complexity of the component. Shawn Crichley, a principal engineer at Honda R&D Americas, says: “The application of hot stamp material was the best opportunity to achieve the target. Traditionally hot stamp material has not been used in these areas due to it’s less predictable crush performance.
MrRone wrote:
所以你確定日本有? 不能確定的事 你嗆這句的意思是?
JNCAP 2017內部都沒有這樣的資料 你想表達什麼...(恕刪)


Hot stamping是廠商為了高強度與輕量化的鋼材使用
Honda車系一堆都在用了
還是日本先開發再轉移到北美

日本沒有用???
我找了一個日本專用版的車型:
Honda N-Box

ボディー鋼板には、新日本製鐵(現・新日鐵住金)製の高張力鋼板(ハイテン)が採用され[6]、車体軽量化に寄与している。
サイドパネル・590 MPa級ハイテン(冷延鋼板)
サスペンションアーム・780 MPa級ハイテン(熱延鋼板)
センターピラーには国内ホンダ車初めて1,500 MPa級ホットスタンプ(熱間プレス成形)材[7]が採用された。


怎麼會沒有???
台灣撞測不透明,除了國產車安全是個謎,進口車我也很好奇,難道不會降級車體結構安全弄個東南亞版本賣到台灣?
CalvinC wrote:



其實美規車為何...(恕刪)



感謝分享,確實是法規和環境造成美國當地銷售車款特別重視車體安全。
只是以臺灣消費者相對處於弱勢與資訊不對等,即便買了進口車(從美國進口),也可能是降級降規的美製外銷台規版本,畢竟台灣地區安全法規落後,我是不太相信車商會用同等規格生產要賣到台灣的車
希望有人可以用資料證明我的推論是錯的。


popomo wrote:
只是以臺灣消費者相對處於弱勢與資訊不對等,即便買了進口車(從美國進口),也可能是降級降規的美製外銷台規版本,畢竟台灣地區安全法規落後,我是不太相信車商會用同等規格生產要賣到台灣的車sorry
希望有人可以用資料證明我的推論是錯的。...(恕刪)


未必是這樣
因為開一條特規線要有量
人家生產線一天可以生產多少台?
如果連一天都填不滿
那就算了

以A柱來說
舉例好了
有980Mpa的料
有1500MPa的料
在美國不會用到980MPa的料
為了少少的量要準備模具划不來
特地從外國進口KD件又划不來
那就直接從生產線拿出來出口

像RAV4這種量大的產品
就算日本製
Toyota倒是可能開特規線...
Prius這種少量的頂多配備少一點
車體要改反而不划算...
popomo wrote:
感謝分享,確實是法...即便買了進口車(從美國進口),也可能是降級降規的美製外銷台規版本(恕刪)


不客氣,

其實就是1.誰進口 2.量多少 的問題

台本進口-->量多些-->客製機會大( well 好像偷一點點的機會多 商人嘛~)
一般品牌專門進口商-->量少多了-->客製? 小小裝飾配件私下偷偷小弟信 動鈑金/引擎/電腦電機? 進口商你瘋了嗎? 嫌事情不夠多嗎?

Calvin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