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桑(小林) wrote:你覺的堂堂本田台灣...(恕刪) 好吧,我的意思只是,如果是因為美國製造引進台灣會虧本,那還情有可原。如果還是能賺錢,那若台本還有點身為「Honda本田」的榮譽感,那就不應該讓Accord跟Civic在台灣消失的。不過看來我想太多了... Orz
絕心無情 wrote:如果台本繼續抱著每月3千多台的產能就滿足的心態,而不把其他較高端例如ACCORD引國產,以較合理的價格賣給消費者,本田這品牌在台灣消費者心中永遠不會提升。雖台灣市場小,引進生產決不划算,但這其中失去什麼以及得到什麼,台本高層得好好的思量了! 講得太忠肯、太好啦,我都哭了...一語道盡!
進了被罵太貴本質價 不進又說怎可以讓精神代表消失 當初讓這些車款消失的也是消費者 現在得不到的最好 人性如此.....還好當初我沒買到CIVIC 10進口 而買到了CRV5代 對今年初當了2個孩子的爸而言這是最好的安排 若買到CIVIC 說不定會後悔 空間不夠用 本田會集中SUV一切都是市場機制跟考量 現實為重
mohochoo wrote:進了被罵太貴本質價 ...(恕刪) 奧德賽 wrote:+1永遠只會罵廠商...(恕刪) 重點是產品力如果有在市場達標,雖然大家嘴巴都在唸本質價,但多數人還是會買單的。看看從台本來到台灣到現在,產品配備常常都是價錢高人一等,配備不足這才是產品銷量不佳的主要關鍵啊如果產品力夠好,像 8代 Civic、4代以前的 CR-V,縱使配備不如對手(那個時期的消費者普遍重視影音配備,但台本各車款的主力車型基本上都是配傳統音響),仗著本質還有機會攻佔市場另外,Accord 的本質不好嗎?很好啊,但當時消費者在意的配備,Accord 的吸引力不夠,價格又比對手高,是要怎麼賣得好?如果拿銷量不佳,當作不引進的理由,根本就不關消費者的事,是本田自己要檢討好嗎?XD訂出高人一等的售價,配備被對手打趴的產品是消費者嗎?顯然不是啊XD說到這裡,又讓我想到一個更著名的例子,4.000005代 CR-V假設說 9 代 Civic 銷量不如以往,所以造就了 9.00005代,這我就認了但 4代 CR-V 銷量不好嗎?看路上一堆在跑,顯然沒有吧?結果台本在改款時是怎麼對待消費者的?全球獨一無二的「台規水箱護罩」耶!台本應該沒有研發中心吧?這傑作怎麼來的?跟亞太規長的完全不一樣的4.000005代耶!然後日行燈,母廠在頭燈組下方都有預留孔了,你偏偏要去霧燈座挖一個方方的C字型是怎樣...?動力單元無法更動就算了,連外觀都這麼隨便,消費者不買單根本不意外啊XD該檢討的絕對不是消費者,是從本田本社、亞太區到台本都該檢討好嗎?
HONDA翔 wrote:重點是產品力如果有...(恕刪) 最大的問題是現在國產車廠沒一家想爭第一!這是很悲哀的狀況,台本想爭第一就會擴廠,市佔率擴大獲利提升才可能賣平價一些,現在都在吃本田迷豆腐,反正有一點年紀的本田迷不買單還有年輕的本田迷,看到國外車廠紛紛直營的結果,我有點懷念南陽時期的本田
看到網頁已經貼文 公告價格了2018年 HONDA ACCORD 開始接單~ 10台成行~SPORT版本 1.5T 6速手排或CVT 169萬SPORT版本 2.0T 6速手排或10AT 189萬TOURING版本 1.5T CVT版本 209萬TOURING版本 2.0T 10AT版本 219萬以上金額為10台計算,未含選配價格及台灣監理站領牌費用!預計接單至2018年1月31日截止,訂金兩萬!截止後統計台數會重新報價(如更多台價格就會往下),並正式與訂購人各別擬定新合約,收足車價兩成頭款!均引進2018年製造車輛,如未滿基本台數,訂金全額退款不引進!如有更新資訊,一切以最終公告為主!!!已經兩位準車主下單了喔^^ (有增加會立即更新)
HONDA翔 wrote:重點是產品力如果有...(恕刪) 您說的很有道理 但近年來國內 平價系列大型房車 幾乎都銷量躺地板 連CAMRY都不例外 因素太多 主要價格偏高 大多社會新鮮人負擔不起 車身太大難找停車場等等 空間機能運用又不及車長小一級距的SUV也因為小家庭變多 車不用那麼長且寬但也要空間機能運用的車因此CUV更較一般小轎車吃香而讓小型房車市場也被壓縮今年旅行車版的蟒終於進來 搶市占其實會有些機會的 因此ACCORD要出旅行車版 CIVIC要進五門 台灣市場接受度才會比較高 連歐系同級距幾乎旅行車賣比較好 空間機能運用近年很重要 算是消費者考量的很重要因素 我也是因為空間CRV勝過KUGA 若CRV太貴(如預售價的120) 我就買KUGA245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