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國家都有他稅制不同的地方,西方國家汽車相關稅,普遍都比較低,加上高度競爭,車價自然就低了。
但是車價低,就會有其它地方,稅額比起台灣高出很多的地方,像是房地的稅,西方多為1到2%(依實價課稅)
美國則會1-2%,日本則是1.4%。
假如你買了3000萬的房子,以日本1.4%的稅來算,每年要交42萬給政府,而且交一輩子。交5年都可以買一部高級車了。不知道台灣人喜歡的,是那一種的稅制。好處就是車便宜,但房子確不一定便宜(天龍國)。
台灣每年有2000億是來自,汽車相關的稅,如果減少,勢必房屋稅要調高。不知廣大的台灣人,喜歡那一種。


阿王兄 wrote:
你看清楚一點我是舉例...(恕刪)


沒事可以去查查甚麼叫BEP

版上都已經有專業的財務大師(當然不是我)出手提點你了
還想繼續凹??

真的幫不了你!

阿王兄 wrote:
你看清楚一點我是舉例...(恕刪)


再投資的折舊是會使盈餘降低
但不會成負債

除了損益表同時還要看現金流量
BOT或BOO或OT案回收年常見20年以上回收
而且在計算時還是以EBITDA計算
同時還要將折現率.機會成本等納入考量
並非簡單的以損益來解讀

況且售車是收現
但支付供應商是月結或次月結
會有現金時間差
可以減少集團其他現金融資之壓力

當然還有很多可以考量的地方
所以並非您所說的單一方向解釋

c78a86102 wrote:
再投資的折舊是會使盈...(恕刪)


請問
盈餘降低不是會造成負債比提高嗎?
願聞其詳
謝謝
阿王兄 wrote:
請問盈餘降低不是會造...(恕刪)


前次您說虧損會變成負債,並不正確
原因為:
損益表之盈餘(虧損)結轉至
資產負債表之股東權益(或淨值)之保留盈餘
非轉至負債科目

但若此次您說:負債比,就不一定了
實務上因為資產負債及股東權益均會因經營而改變
所以實務上也不見得一定負債比會提高
例:
若一年度中虧損100萬,還款融資200萬
其他假設不變下
負債比反而降低

您一定會問
虧損了怎麼還能還錢?
這就是現金流量的觀念了
就不多贅述

另外
台灣本田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資本額3,580,000,000元
台灣本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屏東)
資本額2,101,000,000元
屏東是台北的子公司
所以實際進入台灣之資金為3,580,000,000元
(註:最新登記資料,期間是否有減資就不確定了)

c78a86102 wrote:
前次您說虧損會變成負...(恕刪)



感謝告知!
這文不該沉的 樓主說的有理
我開國慘civic 2.0

來看看泰國civic







中國的,重複的就不列了



還有冷氣壓縮機不是容積/流量可變的
聽說Yaris 07年就開始用了....


台灣本田 十代 就別再亂搞了
要亂搞請反映在售價上
要亂搞請反映在售價上
要亂搞請反映在售價上

funfunten wrote:
其實台灣可以跟日本...(恕刪)


其實台灣有開放右駕!
路上跑的那些大吊車幾乎都是右駕的,除了車況不受監理機關管很爛外,也不見有啥行車安全問題!
不要以為完全是日本人策略,其中不乏有一些台灣幹部(前三陽)的台灣人給日本人建議,沒想到台灣消費者還願意買單,能怪誰??除了牛頭牌與日產以外其他車廠不爭氣以外還有台灣消費者們的不團結,再來是有個助紂為虐的政府,再者口口聲聲說是台灣自有品牌的國產車的那牌,定價不也是跟台本一樣吃定台灣消費者,但台本至少品質方面好太多了,除了板金生鏽的缺點以外。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