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王兄 wrote:
我摸過新FIT和新Yaris的引擎蓋鋼板(恕刪)

引發蓋???

是你打錯還是我看錯?

重點是,要板金不看結構?

那做潰縮區幹嘛? 直接把車室當潰縮區用就好啦?

板金厚薄與安全性成正比?

那超跑系為什麼要改用碳纖維製品?

先不要說拿LP比雞腿.

重點在板金厚薄與安全性成正比?

這真的很詭異
阿王兄 wrote: 是的 我摸過新FIT和新Yaris的引...(恕刪)

原來引擎蓋是剛性區域...受教受教
誰說鈑金厚薄跟安全性成正比?
而是在台灣國產車製作不像歐美日對安全性的要求那麼嚴謹,所以國產車鈑金太軟安全度會受到質疑
難道鈑金越軟越安全嗎?
這些國產迷你車可不只引擎蓋軟連葉子板及車門也差不多
國產產小車鈑金都軟了,車體結構剛性也是問號,消費者提出對安全性提出質疑很正常.

loveeva30115 wrote:
原來引擎蓋是剛性區域...(恕刪)

你知道德國小車的引擎蓋剛性有多結實嗎?整個引擎蓋蓋下去扎扎實實的.
BMW對引擎蓋還做了四道加強剛性的設計
那麼假想把台灣FIT/YARIS那種低質量的引擎蓋裝在BMW116i和Benz A180上然後跟他們說,我們台灣人認為引擎蓋部分非剛性區域所以引擎蓋又輕又軟不影響安全性.
看來我質疑國產豐田本田小車全車剛性惹了不少人...
美規FIT不等於台灣FIT

阿王兄 wrote:
你知道德國小車的引擎...(恕刪)


照你的解釋
你還是沒說明為什麼超跑系沒有改用你的論點.

還是你只會說那是超跑系不一樣

超跑系不重視車內安全??

在來鈑金軟不軟跟車架是兩碼子事.

偉士牌的ET8系列都還是一樣鐵殼的

我看不出來跟一般速克達在撞擊後有什麼不一樣.

車架跟鋼樑與底盤是一開始就設計出來的.

耐不耐撞跟安全性高不高,這個在設計時就已經是預定好的答案

後期還可以透過鈑金去強化, 豈不太異想天開了

sonyrex wrote:
照你的解釋你還是沒說...(恕刪)

歐美日汽車加強結構區配和潰縮區來保護車內乘客是近年來的汽車安全思維-我想大家都清楚
因為結構區剛性是最重要的
問題是台灣人對國產車結構剛性質疑以及鈑件偷工減料
鈑件的軟度總有個限制吧
若是引擎蓋葉子板都可以軟成那樣
那雙B製造廠可能是白癡
照你的思維他們小車結構體強就好了引擎蓋車門葉子板都不需做的那樣工夫這麼強吧
照你的思維不是結構剛性夠就好了鈑件再軟亦無所謂?
那你敢說引擎蓋,葉子板與門的鈑件再軟跟車子安全也沒有關係?

阿王兄 wrote:
歐美日汽車加強結構區...(恕刪)


看來睿智的阿王兄沒有甚麼"行人撞擊保護"的概念
有沒有看過EURO NCAP裡有一項"PEDESTRIAN"的評分項目??

你倒是告訴我堅硬的引擎蓋比較能保護行人還是柔韌的引擎蓋比較能保護行人?
bambochen wrote:
看來睿智的阿王兄沒有...(恕刪)


我整板都沒有說要很堅硬的引擎蓋
因為NCAP的行人安全評分我看過很多了
我只說太軟也說太軟該有個限度
而且保護行人跟前保桿也有關

抱歉陳兄
這次害你抓小辮子不成
阿王兄 wrote:
我整板都沒有說要很堅...(恕刪)


所以多軟可以保護行人是你靠感覺就可以評定的就是囉?

在行人防護上引擎蓋是很重要的部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