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各位前輩
小弟的97年K8四門自改手
終傳4.25
引擎無改
考慮更換排氣白鐵全段
前段4-1
代觸媒段
中段進出60mm
尾段全迴壓進出60mm

請問前段4-1
尾段回壓進出60mm
這樣扭力會明顯喪失嗎?
排氣會較順暢嗎?
文章關鍵字

lyc915 wrote:
請教各位前輩小弟的97...(恕刪)

想讓低中速反應比較好建議用 4-2-1 頭段. 4-2-1 的特性是減少氣缸跟氣缸排氣互撞的亂流, 所以可以提供平順的馬力輸出 , 沒有顯著的馬力過低或高峰. 氣流分為兩道行走, 回壓比較高, 低中轉速的反應比較敏銳, 扭力提升比較快, 不過高轉速回壓過高, 引擎轉速會有拉不上去的感覺,最高馬力很有可能因此而降低. 此設定比較適合一般使用者 (街道設定).


4-1 的效果跟 4-2-1 相反, 低中轉反應比較慢, 會引響起步的加速感 (開起來比較沒力), 不過高轉比較順暢, 最高馬力也會跟著提升. 4-1 比設定比較適合高性能車 (賽道設定).


等長的效果也是減少氣缸跟氣缸排氣撞擊的亂流, 減少引擎排氣的阻力, 引擎聲也會比較平順, 不過因為回壓低的關係, 等長頭段的效果因車款而異, 等長頭段只有在 硬皮鯊的平臥式 EJ20/25引擎提供全域性的馬力增加. 有些引擎低轉的反應反而會比較差, 例如 4G63, RB26, SR20


在排氣管的改造中,最重要的部分要算是頭段了,由於原廠幾乎都是大量開模的鑄鐵製品,內管壁粗糙不堪,各歧管長度也不盡相同,加上接合的方式、距離、形狀等等的不夠周全,因此非常易產生排氣干涉的現象,使得各缸排出之廢氣相互衝突產生阻礙。尤其此位置又最為靠近汽缸頭,對進氣燃燒會產生多嚴重之影響!在改裝廠所推出的排氣頭段,絕大多數都是使用管內壁平滑的不鏽鋼材質,更講究的品牌則在歧管底座和接管部位使用開模鑄造的方式,實施無段差的接口,並盡量延展彎角之角度,藉此使得阻力減少、加速排出氣體之流速。

更高檔的型式則將歧管長度統一,致力於等長化,讓排氣脈衝都一致化,徹底來消除各歧管之間的壓力差。如此一來,不但是利於後段排氣管的回壓設定,使整體的吸排氣效率也能大幅度的提升!最後在集合部分的型式上,最普遍的四缸引擎,若為 4-1 型式則強調不易干涉的高轉速馬力式樣,4-2-1 則有利於中低轉扭力之表現,但二者設計之間也拜引擎的輸出特性與設計廠家的訴求特點,且等長頭段在NA引擎有著關鍵性的表現,對渦輪車來說也能提昇相當的效果。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