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lander二輪傳動跟四驅怎選?


Verita1998 wrote:
AWD偵測到打滑時會自動補油門???有這種事?


就是因為沒有任何一項操控安全配備與加速有關
所以「awd可以提升操控安全」這個說法就很難成立

awd的優勢只在加速階段(可充份發揮四顆輪胎抓地力,獲得加速時最大的牽引力),但減速時則與2wd幾乎完全相同
所有與操控安全有關的安全配備都跟減速有關,沒有任何一項與加速有關。

坊間做的一些操控安全測試也大多與減速有關
目前好像只有skidpad是與加速有關,但是是在轉彎狀態
所以awd在這些操控安全測試上根本都佔不到便宜

得到最後結論:awd與操控安全沒有直接關係。
hughkk wrote:
我怎麼會不知道,我還有測試影片咧
在SKIDPAD測試中是允許轉動方向盤修正的,只要不偏離既定的軌道就行
最終目的是要測出最大的G值,而不是最高的車速


你有沒有考慮到, 四驅過彎比較平穩, 所以 skidpad 測出的 g 值普遍比較低是因為速度在高上去輪胎抓不住了 ~

所以 R35GTR 測出的 g 值比 corvette 低, 賽道成績卻比較快 ~ 駕駛也說到 R35GTR 穩很多 ~ 而且後面影片能清楚的看到 R35GTR 過彎速度高, g 值卻跟 corvette 差不多 ~ 這比較清楚的顯示出四驅的極限比兩驅高 ~

Kazama's 350hp 370GT
hughkk wrote:
是嗎?
你在前面明明是這麼說的
意思不就是說「抓地力隨著牽引力增加而增加」?


是這個意思嗎?麻煩下圖再看清楚


這張圖,當外力=0時,請問摩擦力=?
這張同中的 B 值才是F=μN
難道藍線範圍都不是靜摩擦力

hughkk wrote:
這裡的「阻止物體移動」,指的是滑動,不是滾動


從頭到尾說就是說滑動,抓地力本來就是討論"滑動"


hughkk wrote:
前驅車的後輪在直線行駛中沒對它施加縱向力(煞車、動力)和橫向力(轉彎),那後輪應該會很容易吹到一點側風就左右甩來甩去吧


如果根據你下面的說法,後輪確實會很容易吹到一點側風就左右甩來甩去
除非側風不算是水平外力
你怎都打自己嘴巴?

hughkk wrote:
因為f只跟磨擦系數和垂直力有關,與靜磨擦力(水平外力)完全無關。



hughkk wrote:
靜止中的車輛也是一樣的意思,即使不施力,抓地力依然存在,否則停在路邊的車子你用手指頭輕輕一點就能讓它滑走了。
再強調一次,只要有µ和N,抓地力就存在,除非你能消滅這二樣參數,否則抓地力不可能消失
你這個說法才讓人感覺像文組的,一點思考推理能力都沒有
artc有說「f就是抓地力」
摩擦力是兩個物體接觸時的作用力,車輛能在道路上行駛靠的也是摩擦力,就是輪胎與地面相互的作用力,也稱輪胎抓地力。抓地力越好,汽車的加速、煞車、轉彎的動態性能相對越好。我們再從物理常識來看,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F),取決於輪胎-地面間的摩擦係數(μ)與輪胎的荷重(N),都是成正比關係:F=μN。」
假如f=抓地力 有成立,那抓地力就不可能是指靜磨擦力
因為f只跟磨擦系數和垂直力有關,與靜磨擦力(水平外力)完全無關。


根據物理學 摩擦力分靜摩擦力與動摩擦力.
如果抓地力不是指靜摩擦力,那請問上面說的抓地力是指什麼摩擦力?
還是摩擦力還有第三種摩擦力?

hughkk wrote:
因為f只跟磨擦系數和垂直力有關,與靜磨擦力(水平外力)完全無關。


請問 60km/h 與 40km/h 過彎,兩者抓地力會是一樣嗎?
如果不一樣
那你說的的F=μN是定值不是互相矛盾嗎?

你最大問題就是拿上圖中的B點(F=μN)來當作藍線來討論!!

抓地力圓的半徑就是F=μN (理論上是定值,但實際則否)

油門(牽引力,直向力)+過彎速度(橫向力)的向量合,只要小於F=μN 就能穩定行駛
hughkk wrote:
你這個說法才讓人感覺像文組的,一點思考推理能力都沒有

那你把F最大靜摩擦力代替摩擦力為Y軸(因為你堅持摩擦力=抓地力=F=uN),你將會得到一個最大靜摩擦力(Y軸)隨外部施力(X軸)一起增加的非常可笑的摩擦力圖。


hughkk wrote:awd的優勢只在加速階段


AWD的優勢只在加速?

hughkk wrote:
就是因為沒有任何一項操控安全配備與加速有關
所以「awd可以提升操控安全」這個說法就很難成立

hughkk wrote:
得到最後結論:awd與操控安全沒有直接關係。

同理可證:
因為無法證明有地球有外星人,所以全宇宙都沒有外星人......

你又在教幼稚園小朋友帶風向了
你真得很有政治人物的風範,你留在這裡真是太可惜了

hughkk wrote:
awd的優勢只在加速階段…(恕刪)


沒錯,所以當你過彎有持續輸出動力的時候 AWD 就有優勢了。
Kazama_R wrote:
你有沒有考慮到, 四驅過彎比較平穩, 所以 skidpad 測出的 g 值普遍比較低是因為速度在高上去輪胎抓不住了

你這邏輯還真的很難讓人理解
那許多fr的g值可以比awd高,不就代表fr可以承受更高的過彎極限,過彎更平穩嗎?

我一直都認為這些測試與傳動方式沒有非常絕對的關係(但就架構來講fr在skidpad的表現理論上會比較容易拿到好成績)
還要考慮到整體的設計
就像awd的porsche 918集所有好料於一身,在skidpad測試把自家的rr都打下去
但同樣採用awd的Porsche 911 Turbo S (991 facelift) , 卻又是所有送測的porsche中的最後一名

Kazama_R wrote:
所以 R35GTR 測出的 g 值比 corvette 低, 賽道成績卻比較快 ~ 駕駛也說到 R35GTR 穩很多 ~ 而且後面影片能清楚的看到 R35GTR 過彎速度高, g 值卻跟 corvette 差不多 ~ 這比較清楚的顯示出四驅的極限比兩驅高 ~

同上,賽道還要考慮到更多的因素
這又回到之前hsnu786兄所說的實驗邏輯精神
你沒辦法證明這樣的差異是傳動系統不同所造成的。

Dwing wrote:
是這個意思嗎?麻煩下圖再看清楚
這張圖,當外力=0時,請問摩擦力=?
這張同中的 B 值才是F=μN
難道藍線範圍都不是靜摩擦力

Verita1998 wrote:
那你把F最大靜摩擦力代替摩擦力為Y軸(因為你堅持摩擦力=抓地力=F=uN),你將會得到一個最大靜摩擦力(Y軸)隨外部施力(X軸)一起增加的非常可笑的摩擦力圖。


兩位不用糾結在這些文字的爭議上
總之,我所想表達的很簡單,廣義上所講的抓地力,與靜磨擦力的特性完全不相符
靜磨擦力有機會過大造成滑動,抓地力只與磨擦系數、垂直力有關,不會有過大造成滑動的問題。
抓地力愈大可以得到愈好的操控性
靜磨擦力則剛好相反。

Verita1998 wrote:
AWD的優勢只在加速?

是的,如果你想要把「脫困」單獨拉出來講,那也可以算是awd另一優勢
但我個人是覺得「脫困」也算是加速的一部份,幾乎每一種脫困的行為會有加速的動作。

dodow99 wrote:
同理可證:
因為無法證明有地球有外星人,所以全宇宙都沒有外星人......

題外話…
2011年獲得英國《沃金斯評論》評選百大精神人物之一的德隆瓦洛‧默基瑟德則指出外星文明存在的真實性
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曾幾度表示,在宇宙裡外星人是肯定存在的
一些可見且廣為人知的現象諸如麥田圈之謎,已被證實以人類的方法而言,幾乎不可能一夜之間在偌大的麥田當中有規律的壓出龐大、且麥稈互相交叉的圖騰


dodow99 wrote:
你又在教幼稚園小朋友帶風向了
你真得很有政治人物的風範,你留在這裡真是太可惜了

同理,各位在沒有任何科學證據的情況下,就說awd可以提高操控安全性
這跟政客選前亂開支票有什麼不同?
mikechang wrote:
所以當你過彎有持續輸出動力的時候 AWD 就有優勢了。

也沒有阿
在skidpad測試中,每輛車都是在300呎的圓內持續加速取得最大的g值,但第一名也不是awd。
前面講過了
awd的優勢是直線加速,但對於轉彎和煞車都沒有辦法提供有效的幫助。
hughkk wrote:
兩位不用糾結在這些文字的爭議上
總之,我所想表達的很簡單,廣義上所講的抓地力,與靜磨擦力的特性完全不相符
靜磨擦力有機會過大造成滑動,抓地力只與磨擦系數、垂直力有關,不會有過大造成滑動的問題。
抓地力愈大可以得到愈好的操控性
靜磨擦力則剛好相反。


hughkk wrote:
廣義上所講的抓地力,與靜磨擦力的特性完全不相符


麻煩指出資料來源!!什麼叫"廣義上所講的抓地力"
磨擦力 在這地球上,兩物體有接觸面的移動,都脫不了磨擦力(磨擦力=靜磨擦力,動磨擦力)
抓地力只是磨擦力的衍伸說法,不是獨樹一格

hughkk wrote:
同理,各位在沒有任何科學證據的情況下,就說awd可以提高操控安全性
這跟政客選前亂開支票有什麼不同?


牽引力(Traction)是指車輛在起步、加速、爬坡或較差的路況
(如雨天、泥濘、雪地等)行駛時,輪胎與地面能夠維持平穩的力量,即俗稱之抓地力。
牽引力對於汽車的行駛是非常重要的!換言之,牽引力較佳的車子也是較安全的車子,因為它也較不會有打滑的傾向。車子能夠安全地行駛是依據能否有持續平穩的牽引力而定,而牽引力的穩定性主要是由車子的驅動方法來決定的。將引擎動力的輸出,經由傳動系統分配到四個輪胎(4WD)與分配到兩個輪胎(FWD 或RWD)的比較下,其結果 4WD 可以在 2WD 無法安全行駛的路況中輕易地行駛。簡單的說,4WD 比 2WD 多了兩倍以上的牽引力

教課書可以跟你一樣亂掰嗎?

hughkk wrote:
在skidpad測試中,每輛車都是在300呎的圓內持續加速取得最大的g值,但第一名也不是awd。


不同車款的測試只能說每種車的性能不同,這能拿來當4WD與2WD的差異?
國中教的實驗概念跑到哪裡去了?

所有的報章對AWD,2WD分析 都是這樣說

雖然全天候駕駛和4(A)WD可以在天氣變得惡劣時提供一些好處,
但係統也會增加您的汽車的重量和復雜性。這意味著輪胎磨損增加,汽油里程減少

就如我前面說的,也是你一直拿來說嘴的2~3%的說法
AWD比2WD安全,但提昇的部分不多,卻要付出更多的成本,所以對一般人是有有其必要?
請注意,這個"不多"不是"沒有",已及這個"不多"不到"必要"的程度.(非及格,不及格之分)

你可說在日常使用2WD已足夠,但你不能否認有"AWD"更好,(除了要付出更多$以外)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