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lander二輪傳動跟四驅怎選?


hughkk wrote:
在一般道路行駛,有哪些行車遇到的危險狀況是需要靠加速來解決的?...(恕刪)


這邊有同一台車 AWC On/Off 的比較,
當 2WD 已經滑到對向車道了 AWC 的車子還穩穩地在過彎。
已經拿那麼多影片給你看了怎麼還不懂?

同一台車 AWC On/Off 的差異

hughkk wrote:
在一般道路行駛,有哪些行車遇到的危險狀況是需要靠加速來解決的?


當然有,而且原理還跟AWD的特性有點關係(或類似)。
或許你有在開車,但你真的不懂開車才會以為所有危險狀況都是要減速來處理。

Verita1998 wrote:
當然有,而且原理還跟AWD的特性有點關係(或類似)。
或許你有在開車,但你真的不懂開車才會以為所有危險狀況都是要減速來處理。

因為他都是用PS手把來開車的啊
當然不懂要怎麼開實車
hughkk wrote:
撇開電子輔助不看的話,awd和2wd的安全性就半斤八兩阿
在thatcham的測試中,沒有任何一台awd可以在關閉esc時不打滑
跟2wd一樣


AWD 在沒開 ESC 的狀態下並沒有分配動力啊 ~ 你這樣比較好比撇開 APP 不看的話, 智慧型手機跟傳統手機的功能就半斤八兩阿 ~ 大濕真有你的, 這樣也能把智慧型手機比下去, 我相信諾基亞需要你這樣的人才, 這樣傳統手機的市場就有救了 ~
Kazama's 350hp 370GT
mikechang wrote:



這邊有同一台車...(恕刪)



可以問他!


你聽過蘇東坡與佛印的故事嗎?



  有一次,蘇東坡學禪有所領悟,覺得心智洞明,了無雜念,不覺喜從中來。遂按捺不住激情,舖箋揮筆,寫了一首詩:


「稽首天外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由詩中看來,自己已儼然成佛,不僅佛光普照大地,而且佛性堅定如磐石,連八風(得、失、謗、揚、讚、嘲、憂、喜)也吹不動了。


  東坡當下就差人過江去金山寺,將這首詩面交佛印禪師。佛印禪師再詩上批了「放屁」兩字,交給來人帶回。東坡氣急如焚,遂乘船度江前往金山寺找佛印理論。船到了岸邊,佛印早已佇立等待。


蘇東坡劈頭便責問佛印:「我寫的詩,你為何說是放屁!」


  佛印雙手合十,輕描淡寫地回答:「你不是已經『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了嗎?」怎麼還會被『放屁』兩字吹過將來呢!」


又有一次,東坡到金山賜予佛印一起坐禪。


  坐了一個時辰,東坡覺得身心通暢,內外舒泰,便忍不住問禪印:「禪師,你看我坐禪的樣子如何?」


  佛印看了一下東坡,點頭讚道:「像一尊佛。」東坡非常高興,佛印隨口也問東坡:「你看我的坐姿如何?」蘇東坡揶揄地說:「像一堆糞!」。佛印聽了,並不動氣,只是置之一笑。


  東坡高興的回家,告訴蘇小妹說:「我今天贏了佛印禪師!」蘇小妹頗不以為然的說:「哥哥,其實今天輸的是你。禪師的心中有佛,所以才看你如佛;你心中有糞,所以才視禪師為糞。」


-END-


感言:


  親愛的朋友,一個人的成熟完美,不端看他除了「知道」自己之外,還要了解到他是否「知道」別人。所謂「知道」,是指知道別人的感受與思想。
Kazama_R wrote:
你提供的數據中有不少的變數 ~ 倒是我提供一個毫無其它變數, 差別只在驅動模式的影片 ~ 影片呈現出 AWD 的極限較高, 不過我早料到你會選擇看不懂 ~

到底極限高多少,沒有任何的數據說明
頂多只能說ff和awd的動態不太一樣,但仍無法證明這樣的差異就是代表awd比較安全。
這影片就我看來就是awd模式在雪地比較可以持續保持足夠的牽引力而已

Kazama_R wrote:
如果你懂就不會貼這影片了 ~ 這影片中前輪根本沒有空轉, 而且人家影片都註明說拉手煞了 ~

youtube找一下還蠻多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6K9-B546n8


Kazama_R wrote:
既然你懂這個, 那你回答一下 ~ 把負重減半是否能減少斷裂的狀況? AWD 把施力分為 4, 2WD 分為 2, 哪一種驅動方式比較不容易讓輪胎進入打滑狀態?

這個問題我之前也回答過了,答案是awd
造成的差異就是awd在不良路面可以有比較好的加速力
但是別忘了,在一般抓地力良好的柏油路面,awd幾乎沒有任何優勢
反而會因為多出來的車重而在過彎和煞車時處於劣勢。
就像我之前貼的fk8 vs wrx sti
fk8在彎道時的車速其實比awd的wrx sti還要快的

如果要從安全的角度討論
請問彎道中可以承受極限較高的車比較安全,還是彎道極限較低的車比較安全?

Kazama_R wrote:
問題 1. 在車有速度的情況下, 把油門鬆開, 掛 N 檔, 跟掛 2 檔哪一個車子比較容易慢下來?

2檔

Kazama_R wrote:
問題 2. 兩個 (2WD) , 跟四個 (AWD) 相同大小的水桶, 哪一個水比較容易加滿 (超出輪胎抓地力範圍)?

這就是我在說的,awd只能在加速時充份利用四顆輪胎的加速力
減速狀態時,2wd和awd幾乎沒有差別,因為2wd同樣四顆輪胎都有煞車力
awd還有可能會因為多了那組四驅傳動系統的重量而造成煞車距離變長,過彎慣性變大。

Kazama_R wrote:
不過你看看, 第一名 corvette Z06, 高速過彎的極限卻比 R35 GTR 低 ~ 試駕的車手也不敢放手開, 除此之外還說到開這輛車要特別專注, 要不就甩出去了 ~

實際上路開起來感覺不同,主要是因為車輛設計理念的不同,不能用來當作車子安全的指標
skidpad 測試則是一個非常客觀的標準,值愈大就代表過彎抓地力愈強。
Dwing wrote:
問你一個問題
用你的數據及理論來看
如果 最大抓地力為一定值 F=uN
那不管是 AWD 或 2WD 其最大抓地力應該才對
怎會有不一樣的情況發生?


這個我前面也有解釋過
過彎狀態時,外側前輪會需要承受最大的橫向力
如果又有縱向力(動力)介入,會影響到輪胎承受橫向力的極限
後驅車的前輪沒有縱向力的介入,所以前幾名才會都是後驅車包下來
porsche的抓地力王也是911 gt2 rs,而不是awd的918(porsche旗艦車型)

Dwing wrote:
打滑30度與打滑90度叫一樣?

你如何看出打滑角度分別是90度和30度?
依我看只是失控的姿態不一樣,也不能斷定哪一種姿態的失控就是比較安全
而且這樣的差異也看不出是不是因為傳動系統不同造成的
畢竟還有很多參數沒有固定(尤其是輪胎)。

Dwing wrote:
你會mail去ARTC 表示沒看我貼的摩擦力教學.
在物體未移動時 靜摩擦力=水平外力 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最大靜摩擦力 F=uN
摩擦力 = 阻止物體移動的力量 所以你不施外力讓物體移動,當然沒有麼擦力.

你講這些都是廢話
靜磨擦力根本不可能為輪胎帶來抓地力,車子真正與地面接觸的就只有輪胎
也只有輪胎能提供抓地力(grip),何必一直強調靜磨擦力?
Verita1998 wrote:
會提出那麼多跟AWD特性無關的影片,然後來堅持AWD與安全無關(好比用撞擊測試來證明ABS無效一樣);真的與AWD特性有關的影片又看不懂的人,當然問題應該不是出在眼睛了!

因為我提出的資料(moose test、thatcham、skidpad test)都是與操控安全性有關的
結果awd在這些項目上都沒能拿下高分,當然可以說awd與安全性無關
awd是功能性產品,不是安全性產品,它只能為車子帶來更好的牽引力
除了consumer reports,還有另一個百年媒體popular mechanics也是抱持這樣的看法

https://www.popularmechanics.com/cars/a3091/the-myth-of-the-all-powerful-all-wheel-drive-15202862/

↑這篇文章發佈的時間甚至比consumer reports還更早

Verita1998 wrote:
你叫ARTC怎麼跟一個連摩擦力圖都看不懂的人解釋抓地力呢!其實你問ARTC的問題,在他那篇文章後面都有解釋有答案,問題是你看不懂。

我猜連你自己都無法解釋我所提出的問題

「根據artc的說法,影響輪胎抓地力的就只有µ和N,為什麼施加愈多的水平外力(煞車、加速、轉彎)會讓輪胎抓地力變大?
車輛靜止時,µ和N都沒有消失下,為何抓地力會是零?」

hughkk wrote:
這個我前面也有解釋過
過彎狀態時,外側前輪會需要承受最大的橫向力
如果又有縱向力(動力)介入,會影響到輪胎承受橫向力的極限
後驅車的前輪沒有縱向力的介入,所以前幾名才會都是後驅車包下來


是這樣嗎?你能確認車手沒甩尾技巧過彎?
抓地力圓就已告訴你,在同樣過彎速度下, 與同樣的油門深度下
因2WD驅動輪分配到的驅動力比的AWD大
所以 2WD 會比 AWD 容易失控 (這不只是實際理論,也是一些車手的心得)

hughkk wrote:
靜磨擦力根本不可能為輪胎帶來抓地力,車子真正與地面接觸的就只有輪胎
也只有輪胎能提供抓地力(grip),何必一直強調靜磨擦力?


不知道車子正常行駛是靠輪胎的靜摩擦力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