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lander二輪傳動跟四驅怎選?

hughkk wrote:
就在不久前,我才回應「我完全同意AWD的脫困能力」而已
從三年前開始蓋大樓時,我的立場就一直是「AWD與操控安全沒有絕對的關係」


A 車安全的把你送到目的地 vs B 車困在雪地動彈不得, A 車沒有 B 車安全 ~
Kazama's 350hp 370GT
Dwing wrote:
大師可能不知道 驅動輪 跟 循跡性的關係吧?

引用另一棟大樓的其中一段回覆
循跡性跟抓地力不一樣
抓地力(grip)
循跡性(traction)

抓地力是一個最高指標,如果你在某彎道的濕地側向G值能夠達到0.8G,那麼這就是整台汽車系統的最大抓地力上限。
從靜態分析走出來,進入動態中,當加(減)速力道進來以後,Traction才開始有用處,但此時因為輪胎的打滑,路線的偏移,實質上你的側向G值會下降,循跡能力強,在失控以後,比較有機會取回抓地力,但還是取決於失控時的狀況以及駕駛的反應能力。

AWD提供的是加速循跡性,不是抓地力。

因此安全性並沒有提升,駕駛的反應足夠才有辦法利用循跡性取回抓地力,但實務上來講只有少數的駕駛能夠利用這種特性取回抓地力,而這些駕駛就算用其他車輛也一樣能取回抓地力。

循跡性的取得通常利用減速的效果遠大於加速,這也是很多人談過了,不過是用英文,所以最後才得到循跡控制是標配,而不是四驅是標配。
抓地力是最大的重點,但是失去抓地力時,你必須要有循跡性才能取回抓地力,AWD的加速循跡性確實好過其他配置,但是
加速循跡性幾乎對安全無幫助,而減速循跡性得靠循跡控制系統來取得。
比賽的車手對於抓地力的掌握非常敏銳,所以後驅車就算在溼地中也有大過四驅車的抓地力狀況下,往往能拿出更好的成績。
就拿不知道誰貼出來的Autocar網站的資料來看,他們的wet handling track lap time
Mercedes SL 63 AMG 1:10.30
Bugatti Veyron 16.4 1:11.60

當然你如果換上一個一般人,SL63應該3分鐘都跑不完全程,開過的就會懂。

=====
我完全認同這位仁兄對於traction還有grip的解釋
不曉得你怎麼看?

Dwing wrote:
原來這輛車是用來 脫困、越野需求?

大馬力車型加裝AWD都是為了提升直線加速能力
對於過彎可以說是完全沒有幫助
以你舉的這個廠牌的AWD車型,其實也發生過在雨天打滑失控的案例
LP750-4打滑撞毀
也許你會說有AWD比較不容易發生失控
但這都僅止於「感覺」階段
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的測試可以證明AWD能避免雨天打滑

Dwing wrote:
大師連摩擦力圖都看不懂,還敢笑ARTC?
你知道 從(被)動輪 摩擦力是怎麼分析的嗎?
摩擦力圖 驅動輪 F 是引擎扭力的輸出,請問 從(被)動輪 的F是?
在同一台車 驅動輪 與 從(被)動輪 的抓地力會一樣嗎?
不知大師的程度是否能看得懂?
輪子與地面間摩擦力的探討

要討論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對幾個名詞先有共識
請問你對於抓地力的認知是什麼?
我所知道的抓地力,應該是愈大對於操控愈有幫助
例如抓地指數1.2g的輪胎,絕對比1g的輪胎還要好

驅動力能不能產生抓地力?
我認為不行,驅動力頂多只能與地面之間產生F(摩擦力)

關於你問的問題,被動輪的F是什麼?
我認為被動輪的F只有輪胎轉彎時的橫向力與煞車時的縱向力

在同一台車 驅動輪 與 從(被)動輪 的抓地力會一樣嗎?
驅動輪的橫向抓地力會比較小
hughkk wrote:
循跡性跟抓地力不一樣
抓地力(grip)
循跡性(traction)


那麼請教一下 hughkk 大師, 輪胎上標的 traction 等級到底是什麼?

提高抓地力等級會不會提高循跡性?

hughkk wrote: 驅動力能不能產生抓地力?
我認為不行,驅動力頂多只能與地面之間產生F(摩擦力)


我建議 hughkk 大師您做個簡單的實驗, 一手捏住砂紙, 另一手拉砂紙, 看看是否拉的力量 (驅動力) 越大摩擦力 / 抓力越大 ~
Kazama's 350hp 370GT
Kazama_R wrote:
那麼請教一下 hughkk 大師, 輪胎上標的 traction 等級到底是什麼?
提高抓地力等級會不會提高循跡性?

這裡有你要的答案
輪胎標示
Traction溼地牽引力
溼地牽引力是根據在特定路面的溼地直線煞車所取得的牽引力係數來分類


Kazama_R wrote:
我建議 hughkk 大師您做個簡單的實驗, 一手捏住砂紙, 另一手拉砂紙, 看看是否拉的力量 (驅動力) 越大摩擦力 / 抓力越大 ~

這麼多樓了你還是沒長進

輪胎與地面之間產生的是摩擦力F(不是抓地力µN),是因為加速、轉彎、煞車而產生
這些都是消耗輪胎抓地力的力
0 ≦ F ≦ µN

抓地力決定在輪胎, 路面和下壓力... 等等
重點是胎面和路面的接觸
同樣的條件下它給你的抓地力就是這麼多
你要用來轉向, 煞車, 加速或以上皆是, 是你的自由
但超過了它就是抓不住

當輪胎抓地力本身就勉強提供轉向的時候
你再補個油, 這時輪胎抓地力就神奇的上昇了?
怎麼可能, 它只會來跟你瓜分那個本來就快撐不住的抓地力
hughkk wrote: 當輪胎抓地力本身就勉強提供轉向的時候
你再補個油, 這時輪胎抓地力就神奇的上昇了?
怎麼可能, 它只會來跟你瓜分那個本來就快撐不住的抓地力


如果沒有抓地力車子會往前走嗎? 就像那些去爬雪山的前驅車一樣, 大家輪胎最大抓地力也不至於有那麼大差距吧, 那些很一般的 SUV 都爬得很輕鬆, 前驅卻在原地打滑 ~

為什麼 AWD 能脫困, 減少打滑, 因為 AWD 能把抓力分配到有抓力的驅動輪上, 而且有四個驅動輪可以分配, 一輪打滑還有其他三輪能分配 ~ 2WD 的動力只有兩個驅動輪能分配, 尤其是前驅的車, 如果一輪打滑了, 另一輪要驅動還要負責轉向, 你再補個油更容易用盡輪胎的抓地力 / 超出最大靜摩擦力.
Kazama's 350hp 370GT
Kazama_R wrote:
如果沒有抓地力車子會往前走嗎?

只要有輪胎一定都有抓地力,或大或小而已
這時讓車子動的關鍵就是引擎動力,而不是輪胎
輪胎俱有抓地力(摩擦係數),但本身不會產生「力」,力是來自於引擎

Kazama_R wrote:
就像那些去爬雪山的前驅車一樣, 大家輪胎最大抓地力也不至於有那麼大差距吧, 那些很一般的 SUV 都爬得很輕鬆, 前驅卻在原地打滑 ~

四驅的優勢是可以充份利用四顆輪胎的抓地力,產生比2WD更大的牽引力
這個優勢對於車子的幫助就只侷限於「脫困」、「加速」
但這優勢與大家在講的操控安全,基本上是扯不上關係的

Kazama_R wrote:
為什麼 AWD 能脫困, 減少打滑, 因為 AWD 能把抓力分配到有抓力的驅動輪上, 而且有四個驅動輪可以分配, 一輪打滑還有其他三輪能分配 ~ 2WD 的動力只有兩個驅動輪能分配, 尤其是前驅的車, 如果一輪打滑了, 另一輪要驅動還要負責轉向, 你再補個油更容易用盡輪胎的抓地力 / 超出最大靜摩擦力.

如果是在高速轉彎的狀態,四驅補油同樣會超出輪胎的抓地力,而且還會因為車重較2WD重的關係,過彎時更容易推頭出去
請參考我之前貼的grip king排名
porsche擠進前十名的是2WD的gt2 rs和gt3 rs,不是價格更貴而且配備AWD的918

grip kings
hughkk wrote:
這裡有你要的答案
輪胎標示
Traction溼地牽引力
溼地牽引力是根據在特定路面的溼地直線煞車所取得的牽引力係數來分類


不知道 只有驅動輪才有牽引力可言?

機械工程中,牽引力是指包括汽車、鐵路機車、自行車等輪式車輛載具的傳動系統對車輪產生以旋轉力矩,通過動輪與地面或鋼軌之間的相互作用而產生。 力的作用方向與車輛運動方向相同,力的大小取決於原動機的功率和車輛的運動速度,可由車輛使用者根據需要而控制。
hughkk wrote:
只要有輪胎一定都有抓地力,或大或小而已
這時讓車子動的關鍵就是引擎動力,而不是輪胎
輪胎俱有抓地力(摩擦係數),但本身不會產生「力」,力是來自於引擎


摩擦係數得配合上力才能形成抓力啊 ~ 大師是不是背書背到自己都亂了 ~ 好比我之前說的實驗, 當你一手捏住砂紙, 若另一手沒用力拉砂紙, 形成的抓力小, 拉的力量堤上去, 抓力大 ~

hughkk wrote: 四驅的優勢是可以充份利用四顆輪胎的抓地力,產生比2WD更大的牽引力
這個優勢對於車子的幫助就只侷限於「脫困」、「加速」
但這優勢與大家在講的操控安全,基本上是扯不上關係的


四驅產生比2WD更大的牽引力, 沒有足夠的牽引力車子怎麼走? 你可能不懂分配牽引力降速也有擋煞的效果 ~ 能平均分配車子會更穩, 要不就像上雪山的前驅車一樣輪胎在原地打轉, 或是下坡滑出去撞護欄上, 這會與大家在講的操控安全,扯不上關係?
Kazama's 350hp 370GT
hughkk wrote:
輪胎與地面之間產生的是摩擦力F(不是抓地力µN)



輪胎的 摩擦力F 不是抓地力µN

又來了....
hughkk wrote:
如果是在高速轉彎的狀態,四驅補油同樣會超出輪胎的抓地力,而且還會因為車重較2WD重的關係,過彎時更容易推頭出去
請參考我之前貼的grip king排名
porsche擠進前十名的是2WD的gt2 rs和gt3 rs,不是價格更貴而且配備AWD的918


請問 porsche擠進前十名的是2WD的gt2 rs和gt3 rs 在測試時,都沒發出輪胎 嘰嘰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