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ota密封膠事件,中華汽車說雖用同一家廠商,但配方不同?

依T牌的說法,密封膠國內大廠都是同一廠商供貨.
也就是T牌的品質沒有比較好.跟大家都一樣.這不是搬石頭砸自己腳.
T牌一向強調品質的嗎?
希望更圓融更自在...
我的是半年內的新車耶,
平時都放在車庫,
要生鏽也有點困難,

就像一堆FORTIS車主後行李箱漏水,
也不見三菱召回處理,
據我所知,已經有人想串連起來找蘋果了,

但~~我的車庫車,要在外淋到雨有點難耶...
尤其又要行李箱到發霉的程度.....

三菱阿~有問題你就召回吧,
車主不會生氣的,等到問題出來,
車主是會抓狂的...


chanismo wrote:
平平是肝藥,處方相同,提煉作法不同,成本效果就不同。...(恕刪)


哈哈哈~~~(狂笑)
大大您這句說法還真是經典呀!
Darcy.~ 有壓力才會成長;有競爭才會進步!
配方不同......


讓我想到了電視上某牌保肝藥的廣告台詞......


太瞎了~~~
chanismo wrote:

平平是肝藥,處方相同,提煉作法不同,成本效果就不同


我笑了

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
我的沒有我的沒有
中華不會中獎的
因為不是T牌
我不會有的
風中傳奇 wrote:
看倌~你相信嗎?我個...(恕刪)


不要不相信,就正是這樣
因為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家車廠的規範會是一模一樣
即使是同個集團,規範還是完全不一樣
端看各廠牌的重點在哪
既然規範不一樣,使用的物料當然完全不一樣

汽車是非常專門的行業
大概除了螺絲與輪胎
每一家車廠都不會有共用與同樣的東西
所以你可以從任何一家店家買各式各樣的零件組成一台電腦
但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到處去買零件組成一台車
所以這個世界上還存在有那麼多的車廠
以各式各樣的差異化讓顧客選擇

如果照你的邏輯
以前所有人的媽媽應該都是使用金蘭醬油、味全味精、台鹽的鹽巴
那所有的媽媽煮出來的菜味道都一樣囉?

只能說TOYOTA這招夠狠,一魚多吃
一吃形象挽回
二吃掩蓋之前的暴衝事件
三吃可能把真正的問題修正
四吃順便拖其他廠商下水

有個大大說的真好:
“TOYOTA巨大的矛盾在
即使是同一型車(例如Camry)的同一零組件(例如踏板),
在美國,加拿大,日本,大陸,韓國,臺灣,
只要是產地不同,東西就會不同,
所以當其他地方召回時,
臺灣都沒有相關召回問題.
(多容易不相關啊)

但當發生膠條這種自己的瑕疵問題時,
話術卻變成,
只要是臺灣生產的車子,
甚至是別家車廠的不同車型,
東西都相同,都會受影響.
(多容易相關啊)”

至於TOYOTA的真正目的
如果有人持續追蹤照個話題
最後看看實際需要整修密封膠的比例
就會發現這次的召回到底是不是跟密封膠有那麼大的關係



召回後...

天然植物提煉,T牌保固,服用後,到大醫院檢驗,就知效果

##########################################################

四:順便拖其他廠商下水
^^^^^^^^^^^ 有事才拖得下水,車廠被拖下水,消費者才上的了岸...
管他什麼廠牌,偷料事後召回~理所當然!!
這是有可能的!

台灣的車廠所有設計的圖面都是日本的

依據我會中華汽車的了解! 他們是怕事一族, 除非得到原設計廠的允許, 基本上, 大部份的台灣的車廠没有那個膽子敢自行修改材質變更!

橡膠基本上有分多種材料, 根據使用所在地環境不同, 會有所選擇!

當然要求愈高, 價格會愈貴!

我個人猜想, 應該是t大自己更改了材質, 為降低成本, 才導致這個後果!
這不應該是供應商製程上的問題! 因為這方面的技術在台灣已經是非常成熟了.

rons wrote:
我的沒有我的沒有中華...(恕刪)


有招回.人生是彩色的.

沒招回.人生是黑白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