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g690721 wrote:不要將國外那套方法...(恕刪) 是沒錯啊, 因為在台灣打方向燈是叫側邊後車加速用的, 然後保持安全距離, 後車會嫌太慢而逼車....這也是為何我每次討論這件事情, 下的結論就是 "這也是為何別人可以列名先進國家, 我們不是的原因" 不是說要引國外的來講, 而是這本來就是開車該有的知識, 上駕訓課的時候, 我相信所有的教官都有講過, 開車要眼觀四方耳聽八方..如果開車注意力只能侷限在前方, 跟後照鏡, 那就違背了基本技能, 考照根本就不應該過的, 因為只會造成自己跟別人的危險...
"天氣熱或流汗時,請拿扇子搧一下,這是很基本的,不要都只靠冷氣或隔熱紙"每次討論這個就會有人要出來說不要都只靠電子輔助產品真不知道每間世界大車廠都在開發這些東西是白癡嗎?還是台灣人的駕駛技術獨步全球,只要一顆引擎配四個輪胎加方向盤就可以了,其他輔助安全配備都不要。但是卻一定要皮椅,多合一影音系統,後座冷氣出風口。
Sony DSC-V3 wrote:'天氣熱或流汗時,...(恕刪) 開發這東西沒有不好, 多一層輔助就多一層安全, 但是駕駛的基本技能還是需要有, 機器只是輔助人更方便, 不是用來取代該有的技能的..
熟記燈桿位置,地上標線,後照鏡標線幾成,方向盤轉幾圈,光記這些對初學者來說就夠受的了,哪來還有時間教你基本駕駛準則,甚至男性考者,教練在你旁邊的時間還不到全時數的十分之一,唯一待最久的時候,可能是考試當天。台灣嘛
20年前從手排小嘉年華開始到現在我買車都買便宜的(現在開FOCUSS 5D手排)因為很多電子產品都是噱頭當然方便但我相信自己..眼觀四面,耳聽八方還有~~~勤勞點不要啥都懶的想靠電子裝置......相對的你也不需多付出好幾萬的價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