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2&t=673043&p=8#6849908
可以確定出廠時是沒裂縫的,可以麻煩這位車友確認一下接合處的材質嗎?,
如果是焊接的話,那應該會很硬,也可以證明原廠說謊
而如果是膠合的,應該是偏軟,但也可以證明原廠設計不良,因為這是機構零件,不是消耗零件,
才一兩年就脫膠,說明這種設計不良,此車種已生產多年,原廠應該早就發現,並且要有短期跟長期對策,
*短期對策看是要定期幫各輛車檢查並補膠
*長期對策則是研究更改設計的可能,
畢竟一台車是要開五年,十年的,
常常要去檢查並補膠,你不煩,我都覺得煩,總要想個永久解決的方法,
讓車主賺到品質跟(奇檬子),廠商贏得好名聲
這才是品質改善應有的態度
奇怪,三菱的品質單位跟高層沒有這樣的Sense嗎?
此文此問題 6/26 第一篇PO上網. 當天白天我決定把車賣給中古車. 隔天車遷走
當時並不知道這種問題. 因此這跟我已經沒有直接利害關係
只是用了幾年車. 居然三菱是這樣的設計~ 說沒有問題 ... ???


去看看其他車款會不會這樣? 如果也差不多. 這案也不用扯了. 大家自己認了
如果不會這樣? 為何同樣花錢買車. 為何買三菱的會這樣???
我還是抱持以後不會再考慮這類老是有品質疑慮的車款
用4年車一天到晚傳聞方向盤問題. CVT問題. 怠速抖動...
也就算了... 連底盤都這樣 ... 幸虧我預先賣掉了

抗爭這種事情
從來就是你愈強. 人家才會重視你. 給足你100分的要求
你冷靜點. 就變成80分. 再小聲點 ... 變成60分
別忘了~ 就像剛開始... 大家回原廠詢問時 ~ "都是你的錯! "
原廠可不承認 ... 這種態度. 能賴就賴...正是令人最度濫的
你們去處理時. 要用嚴苛的態度監工
重點是看你能不能接受. 否則屆時沒弄好. 吃虧的還是有車的人
... 我的車6/27已經賣掉
話說到這裡. 不再多說. 喜歡冷處理的人 ... 好自為之!
祝福你們吧!
alvin.chou wrote:
膠的作用在於固定..吸震防止異音..
焊接強度就會比塗夠??I don't think so..
玩過焊接的人就知道..(小弟唸研究所的時候自己做設備..用過焊接)
過薄的物件容易焊穿..如果用點焊..焊點附近也容易裂開..
這時結構膠的出現..就彌補這個缺點了..
就好像兩片紙部分重疊貼起來..你用訂書針固定幾處..跟用膠水在重疊處整片貼起來..
哪個強度強??Try it.
...(恕刪)
果然是讀書人... 你說的部分對
但是最後比喻卻不大適用
太薄的地方不能焊 ... 這是對的
不過你比喻釘書針 VS 膠水在重疊處整片貼起來
你知道一焊點的力量多強嗎?
膠粘一整片~ 目的是防水可接受
但是它的黏合力跟焊接相比 ... 可也差太遠了吧!?
alec56 wrote:
看了這位車友的狀況h...(恕刪)
"這才是品質改善應有的態度
奇怪,三菱的品質單位跟高層沒有這樣的Sense嗎?"
這段話,讓我心有戚戚焉..
危機也可以是轉機...
這件事到目前看來,
從 他們的 聲明稿,我看不出他們的歉意.
絲毫沒 有提 到他們 會主動發"召回"的 信.
哪沒有看到這個聲明的 車主,怎麼 辦?
地毯的損失?沒有提.砂子都進得 來,哪水呢?
品管沒做好,還不承認.
車車我不懂,用焊的或用膠,哪種比較好.我不知道.
但當中華汽車選擇了用"膠'的 方式,他就必須為以後的狀況負責.
決不是說句"I am soorry"就可以.
我只能 說"Bye ! Bye! My Dear Colt Plus!!"
重點來了, 車主要的是招回(Recall), 車廠給的是說明, 這其間的落差又會造成雙方奇蒙子的不爽. 招回(Recall)對車廠來說茲事體大, 一個地區性的車輛招回, 一樣會被列入全球的回報記錄裡, 然後又要對原廠以及相關單位提出一連串的報告, 搞起來沒完沒了. 對於招回, 台灣的車廠當然是能免則免.
車主希望的招回是希望能夠盡量的通知到所有L/V車主, 立意良善. 但是如果按照一般以雙掛號方式寄出招回信函加上專人電聯, 也僅能對保有車主資料進行通知, 對於買中古車又未回原廠登錄資料的車主也是一樣聯絡不到. 要豋報招回嗎!? 想太多, 除非法院判決如此. 其實如果能夠順利把未登錄或是長期沒再原廠保養的車主找回來做這一次的動作, 這樣不也算是刺激回廠量, 服務好的話, 不就可以長期培養回廠忠誠度, 增加服務廠業績?
如果車主回廠處理了, 然後咧? 最少給個小禮物吧, 好歹之前Yamaha招回事件可是送了兩瓶到四瓶不等的原廠機油更換服務, 雙田也都是贈送小禮物居多, 頭又大很像還送過Lexus的精品哩. 如果是折價卷就不用了, 用不到又不環保. 就好比這碗湯有根毛, 這次不收錢再送你一張八張優待卷, 還有人會想去嗎?
事件的最終其實是卡在雙方的奇蒙子, 一方要的更多, 一方總是給的太少. 會怎麻落幕, It takes time.......車子繼續開, 日子繼續過, 然後中古車價繼續跌, 車廠繼續裁員和廠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