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MP5 wrote:其實我不是討厭三菱~...(恕刪) 要是GALANT從新上市,只要油耗別跟人家差太多,我會買之前還沒車禍前改17吋框,好看是好看,就是油耗太大個人覺得外型算是很耐看,只要前後燈罩改一下就很讚了
你確定由日本三菱接手就會賣得比較好?攤開日本產品線來看扣掉k-Car系列,你覺得有哪幾輛可以適合台灣市場?Delica D:5?目前最適合台灣,但是三菱會為了台灣市場生出個左駕版嗎?你或許會提到Grandis,日本市場老早就黯然停產了,現在只提供海外市場所以SAVRIN只好繼續賣下去到天荒地老,但是進來我看又有人說拿過時貨來RVR?一進來馬上就會卡到Outlander的市場,而且要如何定價也是個難題所以只剩下一堆人擁護的鯊魚Lancer,那你認為真的進口會真的賣得好嗎?網路上的意見並不代表社會大眾的意見,再加上中華保守的風格鯊魚頭會進來才有鬼,不要像上次EVO8慘烈出清就不錯了有時候不要說別人只是進二手貨或次等貨親自去查你就會發現中華比起其他車廠算是誠意十足了要怪就怪三菱這幾年產品線大幅度縮編只剩下中型房車與RV車系而已還有對岸三菱的部份去查就知道東南Lancer EX目前也是賣得不怎麼樣其他車款也是賣得多&新不代表銷售量也會增加
jason0514 wrote:你確定由日本三菱接手...(恕刪) 但是美國跟中國都是左駕~鯊魚頭Sportback Ralliart~也是有現身在那些地方~難道台灣左駕方式比較特別= = ?今天是賣車的人~不會笨到說只賣右駕車巴~還是我們台灣海關很機車~還要多收一筆~或是運到台灣都是比較累~所以沒人要做~我倒是反方向想~今天不管哪家公司營運不好~產線降低~就應該拓展業務~哪有公司會有等死狀態~加上中華30哥如你說的保守形象~那更應該打下台灣市場押(老是卡關升不上去)~會壓抑自家豐富產品應該沒有多少人八~自古以來~產品的齊全~是可以提升購買的需求~小車~中型~大型~貨車~各有各的差異~再進階一點就是~家庭~工作~高容量~運輸~等等想了一下~還是貨車菱本身駝鳥心態~反正就算台灣30掛了~它也沒有啥損失~講到誠意= = ~我真得看不出來~新車~改版~假新車~比(輪迴道)還利害~賣法就是千篇一律~如大大你所說的~台灣老是賣的比別人久~那以後要買三菱古董車應該到台灣來買才會~因為我們有舊型新車~簡直跟強制中獎一樣~不要的車~外銷台灣就好~有人會買= =a~日本30車 VS 中華30車~~你不覺得中華引進的車是降階版~
MMMP5 wrote:但是美國跟中國都是左...(恕刪) 全部都是你自己在想 你自己在講所以~~你可以移民阿 住到日本去 要甚麼車款都有阿先去做做功課搞清楚什麼是大改款 什麼是小改款不要亂七八糟講一堆你自己想的東西把三菱和台灣車市各家車款 "古往今來" 全部都review一次再來發表你的高見拉哩拉雜你炮了一堆終究也就是因為Lancer Sportback Ralliart 不引進你怎麼不炮日本母廠要高額的權利金你怎麼不炮日本母廠不願意下放技術給台灣你只炮中華??而中華要不要考慮引進的成本??成本是甚麼??同級市場有多少??同級競爭有多少??後勤維修技術有沒有問題??從頭到尾你的說法 讓我感覺 就是百分百標準的"奧客"彷彿去一家自助餐 結果你要點烤鴨老闆說沒有 要從外面買 而且成本太高 所以沒賣結果你開始批這家自助餐 怎樣怎樣的一家自助餐擺了20樣菜 賣得七零八落還要它再多放個20樣菜出來賣??拓展業務??豐富的產品線??
秤子929 wrote:全部都是你自己在想 ...(恕刪) 秤子929大大請息怒押~是小弟不對押~太奧客了~沒看清日本三菱取經難~賣台灣車還要加一堆加權金~代理商走這條路~走的那麼辛苦~真是辛苦了台灣30哥~被日本30欺負~小弟~致上12萬分歉意~一切都是我的錯~在此跟各位說聲抱歉~對三菱系列的車子想發表太膚淺言論~導致不開心狀況~請多多包函~
回正哥,就只因為那位仁兄他是現任車款車主,所以一定要出來護航一下的啦!如果一下改回全世界通用款(鯊魚頭),只會讓之前等不到改款的人或是被逼接受現實的現任車主一下就覺得虧了,所以當然要跳出來大讚自己的好囉!!!
回929大大其實跟加盟店道理也一樣~今天總店有能力提供這樣服務~加盟應該也有這樣品質~除非加盟店只是想賺錢~那就另當別論~如果地點好~就算加盟店倒掉~總店也會想辦法弄起來~今天要是加盟在地方上只是掛名~沒有相對的服務~那也只是等收起來~吃過一次就知道難吃~應該不會有人再去吃巴~您說的烤鴨舉證~我不認同~並不是我奧客~如果我在30買車~卻是買Toyota旗下的車種或是Toyota才有的技術(引擎)~那才是奧客~變成說~今天加盟店說只是掛名~東西一不一樣或有沒有這樣東西~加盟店不管類似~那我們為何要到加盟店去吃~直接到總店或是讓總店營運是最好的~就算今天是日本30哥在台營運~應該不會引進車種後~置之不理~所謂的技術分享~頂多也是維修方面~台灣能引進新的維修技術~對台灣也是一種好呀~實際維修經驗遠大於理論~車子的製造方式技術~要日本30分享出來~我可沒有想過~頂多日本原料~台灣組裝~況且市場是會去反應技術~新的跟舊的差別~您說的同級車比較~講難聽一點~是好車別人會看不出來嗎~所謂的比較是指需求相近做出決定~買車時~會考慮很多~空間~耗油~馬力~內裝~配備~廠牌~車重~其實台灣車大部分~中型以上車~都是車太重~馬力與cc對中型車不成比例~看到的中型以上文章都是~要是能馬力多一些就好~那些名廠牌~中型以上不都是掛輕渦輪~要不然就是CC高~像LUXGEN MVP7 要是他沒有掛輕渦輪~我看也是2.2拖重車~如果在加車上滿人員~爬坡可能跟~聯結車有比~(感謝樓下大大指教)補充:小弟可能舉例不周~家裡那台幸福力2.0(印象不好)~之前爬山+6人座~爬坡方式只有~降至2檔+油門採到底(真的採到底)~就會發現變成三菱FUSO= =a~車快要解體了~聲音超大~可能車上有人假冒瘦子~似乎車子再對我控訴油門太大~不過這種狀況也只限於上坡狀態~
MMMP5 wrote:回929大大其實跟加...(恕刪) 抱歉以目前的材料學來說一般中型以上車體夠強壯的車種至少都1.5t以上的級別大型車種則至少1.7~1.8t以上而大量使用碳纖等輕量複合材的車則是成本遠高於使用普通車使用的緞鋁.高張力鋼等構成所以中大型車在1.5~1.9t內都是很正常的,美國撞擊測試機構甚至建議選擇中大型房車.休旅等應該盡量選擇車重1.8t以上的車種,理由是大部份這級別車重的車型都是結構上多重層次防撞設計是比較完整的,撞擊成績區間也明顯的比輕量級車種高而且使用大馬力驅動是必要的沒錯,但汽油引擎掛輕增壓TB最主要不是為了增加馬力,它是為了補正汽車引擎有效扭力區域過於狹窄與過於尖峰集中的問題,不論迷你車或是常見的中大型車種都是如此另外LUXGEN MVP7就算不掛tb上坡也不至於差到跟聯結車類似,他的na版馬力與車重的比例與Nissan Serena相近,以我坐過4AT版的來說座滿7人後上坡也都還算OK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