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微型車的生存空間嗎?


OceanYang wrote:
開放日本的K car...(恕刪)


微型車有算日本那種K car嗎???

價錢夠低
總比機車安全
有人說上高速公路........
但是
遇到卡車夾擊
沒幾台轎車可以....
或許可以限定不上高速
但是
台灣法律沒那麼快修(立)








asoma wrote:
微型車有算日本那種K...(恕刪)

http://auto.ltn.com.tw/news/4335/44

K-car在3米5以下, 其實不算微型車,要在3米以下,類似toyota IQ或smart這樣的小車才算是(3米其實已經無法橫停機車格,勉強一車位可停兩部)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icrocar
(這是單人座的Peel P50)

設計microcar並不簡單, 側風穩定性很重要, 我一個人開1.8的日系房車遇到颱風雨, 車身還會晃動, 要是在颱風天開小型車上五楊高架, 可能不是很輕鬆的事情..更何況是微型小車.

如果我是中華三菱的設計師, 直接把Veryca縮短車身應該是不可行的, 更安全的辦法是新設計降低底盤高度, 但模具開發成本肯定賺不回來, 以車友觀點來說, 以台灣機車工業來發展應該比較適合..



joseph18352002 wrote:
日本的微型車應該也...(恕刪)




日本的微型車上國道阿
日本機車真正排氣量有125cc就可以上國道了
汽車也都可以上喔
我覺得這個不錯,
這在路上開是違法的嗎?

http://www.daci.com/goods.php?id=6351

價格決定市場的接受度
1515151515
youuyouu wrote:
臨時用菱利做了一張效果圖, 感覺也不太差..
除了Smart之外, Toyota的iq好像不是很成功, 但我很欣賞iq的3+1人座, 只可惜不論是smart或iq, 價格都不太親民, 如果台灣想自己搞這種車, 中華用現有的零組件有可能做得出來嗎?
我想技術上應該是可行, 但是肯定不好賣, 以大陸的國情可能就簡單些, 他們好像連smart都有山寨版的, 台灣地狹人稠. 如果有這種便宜小車, 在小巷臨停或是短距離都會通勤應該都很方便吧!

不知樓主的微形車是要多小台?

Smart Fortwo: 2695mm x 1663mm
Toyota IQ: 2985mm x 1680mm

中華多利800:3195mm x 1395mm

日本k car: 3.4m x 1.48m 以內

Matiz 800: 3495mm x 1495mm

要推廣, 很簡單
學日本, K car以下的, 買車不用車位證明
以上的, 沒車位證明, 請不到車牌

擔心安全性?
嚴抓違規, 提高罰則
肇事就一輩子不翻身
57f+1

積分制,嚴格取締剔除不良駕駛。
我家小妞蛀牙了~

花米吉 wrote:
我覺得這個不錯,
這在路上開是違法的嗎?

http://www.daci.com/goods.php?id=6351...(恕刪)


台灣這種的.叫做電動代步車
給中風或不良於行的老人代步用的
請願取消林鄭家族的英國護照.https://reurl.cc/VaWZqQ
台灣的國情,
買一台車,最好要兼顧多功能,
所以性能、空間,不能太差,
因為要能上山下海,
全家旅遊或是偶爾搬搬貨,
因爲多數家庭只養得起一部車,
所以實用性不廣的就容易捨去。
再說買車在台灣,
也具有身份地位表徵,
買太小面子掛不住,
寧可買中古大車也不要新的小車。
所以小車大多是小情侶、
有個性的人在買,
或是家中的第二台車。


然後台灣人其實算有錢,
或者是油價還算便宜,
所以不在乎手排車,
售價、省油、養護上的優勢,
延伸來說,小排量的省油車賣不動, 大發、鈴木部分車款算K CAR,
但是來台引擎排氣量就要翻倍,
日規原版僅1000cc甚至700cc,
國人接受度根本不高,
可見國人對性能的需求還是有,
再來就是空間需求也不能少。



多年前我也曾有類似的構想,
當時很喜歡三菱多利、福特嘉年華,
還有大發的Copen、Smart、Mini.......


但結果怎麼說呢,實際去駕駛後,
身高178的我駕駛多利顯得侷促,
小排量引擎要檔檔拉轉數才有力,
所以引擎聲吵的不得了,感覺很弱,
大發Copen甚至狹小到,
關閉敞篷後無法駕駛,
當時我才二十出頭歲,
還沒有家庭負擔,
就覺得不太實用了.....


其實台灣早年很多小排量微型車,
只是經濟好轉後,市場逐漸式微。


中國更是如此,記得有個順口溜,
在形容買鈴木Alto的人,很窮。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