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onyang wrote:那大大在這未來十年有...(恕刪) 大大可以問Roger的學經歷.... 他是不簡單的人物喔....Roger大抱歉囉...提到你不得不在小惡魔向車友介紹你...這裡車廠牌眾多跟RFC不一樣....*更正
ARTC車測中心只是負責做車輛測試的單位,並不是做車輛設計,所以是滿大差別的啦....我的經歷上面已有稍微提到,說太多就離題了....我目前是在幫一家全新的台灣公司開發各國軍警訓練演習鎮暴用的無殺傷力槍枝,真的是完全不同的領域....,這樣一搞下來,我接下來真的是可以去應徵戰車設計師了....另外,小弟的名字是 Roger 才對啦....
Roger17Chen wrote:ARTC車測中心只是...(恕刪) 對車子設計夠清楚的人...才夠資格去設計規劃如何檢驗車子舉例子...要如何設計撞擊測試,來確保新車可以在台灣上市這可是對台灣用車人的貢獻啊
Roger17Chen大大:裕隆只打算動外觀鈑金卻不敢動結構鈑金是對國內人才信心不足嗎?還是對本身的技術沒有信心呢?或是擔心自己設計消費者不敢買?如果台灣有現成的人才而裕隆還不敢從頭設計一部新車,那裕隆開發自有品牌汽車的前途堪慮啊!!!Roger17Chen wrote:當初我也是看到這...(恕刪)
撞擊測試內容都是固定比照國外的,若是台灣自己設計一套跟國外不同的撞擊測試,那要如何讓國內外消費者憑斷這車到底有沒有比較安全呢??所以車測中心的工作只是純執行測試,並不需要懂結構....X隆其實並沒那個心(也沒那財力)去從零開發一套全新結構,因為那是沒有幾百甚至幾千億讓一大票像我這樣的人去搞個一二十年是不會有啥成績的....世界其他車廠過去半世紀都做過這樣的投資,不是嗎??所以他們只是想靠換換車皮來製造話題性,激發華人的民族意識,要大家願意購買"號稱"是"華人自行設計的車",以閃躲各國汽車入侵的局面....這就等於是買人家的舊款淘汰手機來改個外殼換個LOGO,就號稱是自行研發(比起以前只能改改按鍵,這是算稍有進步啦....),這樣的公司根本不需要應徵會研發機板寫程式的人啊....
要如何設計車 ? 還有 請問下 roger你們設計好 會使用 那些軟體 來模擬 如 車輛安全好像各行業都有 cad cam 軟 體想大概知道下autocad 是最入門 ..要如何設計車 想知道 流程THANK YOU
設計車的極粗略前段流程上面我已有稍微提到,真的要詳細說那可是好幾年的課程....大家都想說汽車設計是最頂尖的設計業,應該都是用最先進的設計軟體來設計才對吧??但是,事實是各大車廠設計前半段幾乎是不會用到電腦的,一切都是"遵循古法"仍是靠徒手繪與油土模型來設計,只有最後要量產開模時才會用到電腦,驚訝吧....為什麼呢??因為車子等於是"會跑的雕塑",每一個線條每一個曲面都是要靠眼睛去看用雙手去實際感受才能做到最好,在螢幕上看起來很讚的面實際做出來感覺會差很多,尤其是整車的比例更會差極多....人的眼睛是會有錯覺的,但螢幕是沒有的,若是用電腦來設計,在螢幕上看起來超完美的比例去實際做出1:1的車你會發現車寬會比在螢幕上看起來寬了10~15%,變成短短肥肥的超醜....但是各車廠為了營造"高科技"的形象,都會宣稱XX車款是用電腦設計(還會裝裝樣子),其實一切還都是"遵循古法"啦~~用電腦設計汽車就等於想用繪圖軟體去寫草書,沒有"流暢"與"神韻",要知道我們設計師在畫設計手稿時,是將A0甚至更大的紙貼在角度很大的繪圖桌或是牆上,然後拿著筆用全身的動作去畫每一個線條,我還見過有前輩偏好用油漆刷畫1:1大小的設計手稿,然後要退到10公尺外的地方去檢視每個線條的力道(很多日本車廠設計師直到近十年才知道"畫大圖"與"退遠看"的重要....)也就是說除非有250吋(比一輛車還大)的超高感度手繪螢幕問世,不然不太可能可以做出接近"古法"品質的設計....